Tag: 审判
-
也许世上的爱,包括父母之爱,都不完全,但天父的爱,却比父母的爱更真挚、更深沉、更厚重,也更打动你我,我们为之动容吗?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2025.01.01 受教舌 读经:《诗》96 背诵:人在列邦中要说:“耶和华作王!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祂要按公正审判众民。”(《诗》96:10) 爱德华·韦尔契在《亲爱的,别把上帝缩小了》中,提到了同侪和环境压力。千万别小看这些外在的种种压力,很多人有意无意中,会因别人看法或环境压力而放弃真理。这方面,扫罗王的例子就是一个典型。《撒母耳记上》记载了这个悲情故事: 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命令。(《撒上》13:8-13) 看到没?百姓一旦有动摇和逃散,环境一旦有压力,扫罗作为王,竟不顾上帝禁令,等不及撒母耳来献祭,自己僭越祭司职分,染指献祭事宜。 撒母耳指责他,扫罗还为自己狡辩,振振有词地说,因为百姓都散了,而你撒母耳也来迟了,敌人又已聚集在密抹,所以,自己根本就是迫不得已,才“勉强献上燔祭”(参《撒上》13:12)。 这种恐惧同侪和环境压力的心理,说到底,就是因为扫罗心目中的上帝太小了。在他心里,这位元上帝虚弱到需要扫罗在关键时刻来取而替代。别忘了,以色列真正的王是耶和华,而不是他扫罗。扫罗不过是上帝的仆人。但扫罗却以为自己是“上帝”。这就是他一生悲剧的总根源。 《诗篇》96篇却展示“扩展性王权”这一观念。诗人强调上帝借着救恩作王,借着敬拜作王,也借着审判作王。这位上帝不只是以色列的上帝,也是全地的主。诗人充满激情地宣告:“人在列邦中要说:‘耶和华作王!世界就坚定,不得动摇;祂要按公正审判众民。’”(《诗》96:10) 这一观念在《旧约》显得毫不违和。耶和华固然是以色列的上帝,同样也是全地的主宰。从《创世记》1:1宣布说“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到《诗篇》96:10高呼“耶和华作王,世界就坚定”,全本旧约早已牢牢地把全宇宙都纳入上帝的治理范围之内。 但这世界不是充满了罪恶和混乱吗?如何能说耶和华在全地为主为王呢?《诗篇》96篇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祂来了,祂来要审判全地。祂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祂的信实审判万民。”(《诗》96:13)换句话说,目前还不是最终审判的时候。到了时候,主要按公义和信实审判世界和万民! 如此看来,目前岂不正是我们赶紧认罪悔改和信靠顺服的最好机会? 默想:基督徒如同潜入一座已经被天使层层包围之城的特遣部队,不用刀枪,而用福音、口舌和生命,劝服城内百姓在总攻发起前赶紧弃暗投明。一旦天使入城,一切都来不及了。 祷告:天父,求你使我的同胞都说:‘耶和华作王,这国就坚定,不得动摇。因为耶和华要按公正审判这民。’愿这地现在就充满了公义和福音,充满了归正和复兴。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
这似乎是个无解的灾祸,亚伯拉罕的子孙自相残杀,以实玛利的后代与以撒的后代,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已经流了太多的鲜血。难道这真是圣经预言中世界末日的来临?
-
世道炎凉、世风日下,容易让人有诗人般愤世嫉俗的沮丧
-
能够手洁心清地站在主的面前,并不是说我们完美无缺,而是我们曾尽心爱上帝爱人、尽意遵行上帝的话语、尽力追求上帝的公义圣洁。
-
对以色列民众心肠刚硬、颈项顽梗的罪性,上帝早就知道。
-
一个全然依靠外界资讯和上界标准的“我思”,自身还摇来晃去,怎么可能成为安身立命的前提和根基?
-
本文刊于举目官网牧者恩言专栏,原刊于2019.09.27 王申得 经文:“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这样的人,你岂睁眼看他吗?又叫我来受审吗?”(《伯》14:1-3) 一般来说,人们在顺利平安时,容易浮躁,在困难或苦难中反而容易静下心来,去想一些事情。 圣经中的约伯曾经是一个成功的农场主,其家族经营著庞大的畜牧业帝国。然而,一连串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使他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跌到人生的最低谷。从那时起,约伯开始严肃地思考人生,甚至怀疑上帝。 约伯经历苦难,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相。原来,人的一生有许多患难,无法摆脱。圣经学者推测,约伯是亚伯拉罕同时代的人,当约伯出生时,世界上长寿记录保持者玛土撒拉才刚刚去世350年左右。人类的寿命在玛土撒拉去世后,也就是在大洪水之后骤减,“人活七十古来稀”。但即使七八十年的生命,掐指算一算,其中的好日子也并不多。所以,约伯说,“人为妇人所生,日子短少,多有患难。” 人的一生也有许多遗憾。人们常把人比作花朵,年轻时含苞欲放,亭亭玉立,但时间一过就枯萎凋谢了,只带来无限惆怅。 美国有一个名叫茱莉亚•罗伯茨的电影明星,是出名的大美女,一双明眸顾盼生辉,楚楚动人。她退休后,一家杂志社前来采访,要把她的近照刊登在封面上。拍照时,茱莉亚·罗伯茨坚决不让摄影师给她化妆,因为她希望人们看到她带着皱纹的脸的真实模样。这种豁达的精神,实属罕见。 年纪越大的人越会发现,时间不是在跑,而是在飞!它像一个短跑冠军,你从后面怎么追也追不上,怎么抓也抓不住。人生就在飞跑中度过,令人唏嘘伤感。 笔者有一个习惯,买一本书回来,都会在扉页上写下买书的日子和地点,作为纪念。现在查阅一些书,真不敢相信十几年,几十年已经过去了,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书还没有怎么看,日子已经“翻篇”了。真的是“飞去如影,不能存留”啊! 现在,问题来了:这样一个充满了患难,遗憾和伤感的人生,值得劳驾上帝看一眼吗?就算看了一眼,还值得他花功夫过问,甚至审判吗?人们是否可以像一首流行歌所唱的那样,对上帝说“烦着呢,别理我”? 上帝若不存在,当然就不存在上帝的审判了。但如果圣经所记载的上帝真实地存在着,那么他对我们是什么态度呢?不闻,不问,不理,不睬?还是关心,爱护,引导,眷顾呢?如果是前一种情况,为什么有时人们巴不得上帝“介入”,“插手管一管”我们的人生?如果是后一种情况,为何还会有许多苦难?上帝到底在哪里呢? 我们是否像约伯一样,想过这些问题? 祷告:主啊!求你将智慧和启示的灵赐给我,使我真知道你。阿们! 欢迎您上网 behold.oc.org 阅读更多好文。《OC举目》面对当代挑战,与教会同行,和跟随基督的您一起成长。
-
还有谁的选择比耶利米更智慧呢?他没有路,耶和华的路就成了他的路。
-
约翰通过“末世双城”呼吁:不要选错!因为在上帝永恒的计划中,在通往永恒的道路上,人的选择决定了自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