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张怡盺

  • 但耶稣知道自己是谁。他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阅读全文…

  • 罪虽然污染了世界,但相信上帝愿意我们能够享受祂本来所要我们享受的。受苦有时,享受有时。真到了我们受苦的时候,也逃不过。在上帝所赐给我们安舒的日子,更是要珍惜,踏实地过,好好对待身边人。不仅自己享受,还要帮人享受,向身边的朋友们和有需要的人“行各样的善”。

    阅读全文…

  • 做子女的,很容易忽略父母。也不一定是故意的,因为自己也面对很多压力。当我们在外面忙碌的时候,父母好像总在那里等我们。但孝敬父母,实在是值得专门花心思去做的。

    阅读全文…

  • 自由与限制 琴弦若是被按死,再拨也发不出乐音。 然而若是不按规矩固定,或者松松垮垮,也是出不了好声音的。 人是需要自由的。读汤川秀树(194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的自传《旅人》,他也感到自己中学时代,校风自由的好处。自由是思想鲜活,行动有力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但自由并不是说毫无约束。 事实上,人生有种种约束。 比如,人所处的历史时代,国家地区,家庭出身,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定下来了。 某种意义上,人身上加著这些限制,就好像一根琴弦被固定了,可以看作是一种章法。适当固定了的琴弦,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的。 她需要跃动的自由。还需要有技巧的抚动琴弦的手。 我们是否愿意被上帝的手拨动呢?

    阅读全文…

  • 其实我是信了主之后开始读博士的。照理说,应该是,靠主做研究,靠主喜乐。但我不得不承认,我虽然有靠主喜乐,靠主做研究的时候,但同样有很多低落与埋怨的时候。

    阅读全文…

  • 故事情节蛮简单,资质一般的相原琴子喜欢上了天才入江直树。本来两人悬殊太大,没有任何可能发展恋情。但是因为家里房子被毁,琴子住进了爸爸的中学好友入江夫妇家里,和直树成了一个屋簷下抬头不见点头见的朋友。后来就是两人更多了解彼此,特别是直树发现琴子身上很多闪光的品质,逐渐喜欢上这个女孩子,并且从自私学霸变得更懂得关心人的故事。

    阅读全文…

  •       怎么接纳?先得看见 最近读柴静的《看见》,得到很多启发。柴静在中央电视台的《时空连线》,《新闻调查》做过主持人和记者。《看见》这本书,记录了一些她采访经历中没能放进央视节目中的东西,还有一些她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感受。 书的第11章,叫“只求了解与认识而已”。这章记录了一次关于对虐猫事件几位主人公的采访。在一段网络热播视频中,一位穿着高跟鞋的女子,脸上带着笑,将一只小猫踩死。 这位女士曾经是护士,发生了这件事后,她离开了医院。柴静他们争取了很久,通过院长联系上了她。一开始,这位女士拒绝采访。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宾馆房间的电视里正播放一个关于虐猫事件的节目,主持人评论她,“没有人性”。 接下来还有很多互动,这里我只摘录书中的两段话。 “她说这些年,心里真是痛苦的时候,没人说,房子边上都是邻居。她就把音响开得很大,在音乐掩盖下大声尖叫……我问过她的同事,知道她婚姻有多年的问题,但她从不向人说起。她的同事说:‘她太可怜了,连个说的人都没有。’” (p. 204) “她忽然说起踩猫当天的事,李是怎么找的她,怎么说的。她根本不在乎钱,一口就答应了。他们怎么找的地方,怎么开始的。说得又多,又乱,又碎,像喷出来的,我和老范都没有问的间隙。又说起22年的婚姻,她弄不明白的感情,她的仇恨……她强调说,是仇恨,还有对未来的绝望。”(p. 205) 这些,是虐猫视频里所没有的。 柴静可能不是基督徒,但是我觉得她有很深刻的看见。她在接触真实的生活,她在花时间去了解被采访者,她把他们当作活生生的人,立体的人,不是一个贴上“罪人”标签的纸片人。 对别人的接纳,可能需要有两个基础。第一是了解别人。 他/她经历了某些事情,才成为现在这样。第二是认识自己。原来我也是这样的软弱。人各有弱点。深刻认识自己软弱的人,也更容易体谅别人的挣扎。 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时间去真正了解别人,也没有时间真正去了解自己。 于是,论断来得太快,挤走了接纳与怜恤。 注: 《看见》这本书目前排在Amazon.cn图书销量第一,豆瓣上有39500用户评价,得分8.9(最高分是10). http://www.amazon.cn/%E7%9C%8B%E8%A7%81-%E6%9F%B4%E9%9D%99/dp/B00AH6OXP0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0427187/

    阅读全文…

  • 我最近经历了一些“求,却不得”的痛苦。这一类的痛苦人们都有,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感觉特别深刻。难受到一个地步,我的脑袋里冒出这样的想法:“上帝就是这样冷漠”,“上帝不在乎我。

    阅读全文…

  • 悲剧与公义 最近发生了一些悲剧。波士顿马拉松爆炸袭击,德州化肥厂爆炸,MIT校园枪击。 还有一件让我非常难过和气愤的事情,就是复旦大学投毒案。 被害人黄洋,4月16日15:23去世了。他只有28岁。他学医,据说他选这个专业,是因为母亲身体不好。他家里条件很一般,但他很懂事。读书期间他成绩优异,拿奖学金。他很热心助人,本科时两次去支教,一次是去安徽颍上,另一次是去西藏墨脱支教。本来今年暑假他还要带队去墨脱支教。 4月1日他在寝室喝了饮水机里的水,觉得味道不对,担心室友也受影响,他还专门清洗了水桶。之后他觉得不舒服,去了医院。一开始他和医生都以为是食物中毒。很快,他的肝脏就受到严重损伤,其他器官也受到损伤,呼吸时还有血泡。他很快陷入昏迷,死前没能清醒地和父亲说上话。 现在还没有找出凶手,只是说他的室友是嫌疑人。 这不是第一起发生在校园的投毒案。1995年,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保住了命,失去了健康,失去了智慧。她年迈的父母一直在照顾她。当时的嫌疑人是朱令的室友,后来就不了了之,这起投毒案一直没有找到真凶,到现在18年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恨能够让人投毒?可怕的是,投毒案发生在大学校园里,发生在寝室里,是一个本该气氛友好,或者至少是安全的地方。但住过宿舍的人也知道,那种近距离的接触,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很微妙。当朱令病情不能确诊时,一些北大同学热心帮助翻译她的病历并且寻求外国医生的帮助,可朱令清华的室友们却表现出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 人的内心,多么复杂。复杂的,不仅是投毒者。还有知道真相却沉默的人。 曾经,对于信仰,潜意识中我有一种心态,就是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就是爱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团和气!这实在是人的自欺! 审判是必要的,公义需要被彰显。上帝绝对不会和稀泥,不会以有罪的为无罪。“公义”这个字,在圣经全文中出现了263次(我不太了解圣经原文,只是在中文和合本中搜索“公义”)。 这是个神圣的词。 “饶恕”,不是轻易说的。这是只有受害人和上帝才有权利说的。 审判要建基于真相。旁观者当克制,知情者当出声。我们要谨慎不去论断,但是这不是说我们可以不作为。 投毒案可能离我们很远,但其他的罪恶可能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否做了该做的,是否曝光了罪恶,是否抵挡了罪恶,是否替不能发声的人发声,是否尝试彰显公义? 沉默和冷漠都很容易,但是出于公义的热心和清洁的智慧,却难得。让我们祈求上帝的帮助。 黄洋,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6922.htm 朱令事件,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3741528.htm

    阅读全文…

  • 去年底,美国康州的枪击惨案让人痛心。这个事件也引起了关于禁枪的讨论。在我有限的知识中,记得美国的国父们特意保有了私人持枪的权利,因为担心政府走上错误的道路后,群众没有办法抵抗。我觉得这个原则是有意义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