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海外校园机构
-
2006年,[海外校园机构]同工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确定我们机构所要传扬的信息是:“跟随基督──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2007年,4月、7月和9月的海外校园通讯,分别以问答的方式说明此中心信息的重点。
-
这是一个“冷门”的事工。好比:在北美广大的福音禾场中,华人事工是很小的一块;而在华人事工中,针对学生、学者的事工又是更小的一块。在这个“小豆腐块”中,海归基督徒的事工又是小之又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小豆腐干”了。
-
如果说时间是我们最好的朋友,那么过去30年“海外校园”成为我生命成长中最深交的灵友。她一直陪伴着我,与我一同欢笑一同流泪,接纳我的限制,理解我的软弱,倾听我心语,带我走出一段段坎坷不平的生命历练,也一同在流泪撒种竭力耕耘中欢呼收割。
-
在自己这些年的坚忍和脆弱中,有幸都有OCM相伴。往事并不如烟,因这些往事常常浮在眼前,那些OCM前辈们的谆谆教导常在耳畔,他们正如不语的玫瑰,温暖下一程芬芳。30年很短暂,30年又很漫长,若焰晨星,不惧寂寥。
-
本文列举了海外校园30年来发展历程中的一些里程碑事件……
-
这十几年,我的人生经历了很多悲欢离合,辗转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生活;而我在机构的角色也发生著不同的转变——从最初的作者通讯员,逐渐成为微信公众号的运营编辑、杂志的执行编辑。
-
有许多读者写信来说,他/她因为《海外校园》而信主。 有牧者来信说,《举目》提醒他们举目看天,举目看田,激励他们负起神所托付的使命,作无愧的工人……
-
华欣牧师,曾当面赞许后面这篇力作,具有苏牧师一直倡导的情理灵兼备的文风特质,让我倍感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的广阅深思,与笔耕不缀的功夫没有白花,也格外感恩来自“海外校园”同工们的持续鼓励。
-
记得有一回期英姐告诉我,我过去写的稿子常有“说教”的意味。期英姐说得客气,用“过去”形容,但我心知天父透过她来指正我。
-
在过去10年中,除苏牧师外,[海外校园机构]的华欣牧师、基甸弟兄、Daniel弟兄,都曾多次到多伦多作讲员,和校园同工见面,给我们许多的鼓励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