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潘霍华
-
这首诗写于 1944 年的 12 月,世界历史上最黑暗时刻之一。但诗作却带着满满的盼望和力量。写下这首诗的,正是因参与谋刺希特勒而被下狱的神学家、牧者潘霍华,这也是一首写给他所爱之人–他的母亲与未婚妻的诗作。
-
人类真正的自由,来自于能使人称义的道。称义之道中,从起初到末了,基督全然都是为了信徒。
-
面对北美日益升温的族群对立,以及令台湾社会分化的同性婚姻等议题,教会需要回到“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来察验和回应。“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揭示了上帝如何进入破碎的世界中,承担人的罪,以及自以为义之人的指责,最终在十字架上彰显祂对世人的爱,暴露罪恶的权势,并以复活作为一切的新起点。
-
潘霍华在时代的冲击面前,所作出的信仰反思和行动,对当前华人信徒面对的境况,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启示、参考意义。在有关潘霍华神学思想中文著作中,本书称得上是最具深度的一本,不容错过!
-
在这样一个纪念宗教改革的主日、国会大选的日子,潘霍华会怎样宣讲呢? 潘霍华当日宣讲的经文是《启示录》2章4-5、7节: 然而,有一件事我要敌对你(But I have this against you, NRSV),就是你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所以应当回想你是从哪里堕落的,并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临到你那里,把你的灯台从原处挪去…… 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我必将上帝乐园中生命树的果子赐给他吃。
-
基督新教的传统,是强调政教分离,但德国路德宗国家教会却对纳粹政权采取妥协。朋霍费尔对此做出反省,思考政权的源头,也提醒教会勿忘自己的身份,不要将新教伦理学缩限在个人的层面,也要在实在伦理上负起责任!
-
本书收录的潘霍华文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论默想”(共4章),另一类是“对《诗篇》的宣讲与默想”(共6章)。后者因“默想《诗篇》第119篇”篇幅较长被分别出来。
-
《耶稣的祈祷书》这本份量十足的小书,是希特勒全权统治时期容许他出版的最后一本著作。书中潘霍华遵循马丁路德从基督论角度诠释《诗篇》,赋予其神学性诠释的意义,并认为《诗篇》与主祷文之间有着紧密的相关性。
-
“团契”(Fellowship),在中文中是一个新词,并且主要在基督徒当中流行。 《团契生活》这本小书,主题就是探讨,对基督徒在基督的道中相处,圣经提供了什么样的原则。
-
那时我在教会中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令我最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基督徒?而《追随基督》一书,正好回答了我心头的困惑。读过这书的头两章后,我就信耶稣了,并立志一辈子跟随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