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王敏俐

  • 种族歧视!?一个亚裔母亲的省思(王敏俐)2017.5.29

    我们必须告诉自己,也告诉下一代:在种族的议题中,不只是既得利益者需要悔改,弱势的一方也需要悔改。

    阅读全文…

  • 谁是同性恋文化中失落的一代?(王敏俐)2017.02.05

    上帝的儿子来到这个世上,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这是一条耶稣所走的道路,也是一条每一个基督徒父母必须走上的道路。在同性恋文化中,我们的孩子在学校、电影、同侪的影响中,正在形塑着他们的价值观。 当他们面对性的挣扎与诱惑时,求主使我们不要因着工作、对世界的追求,甚至是教会的服事,而错过了对他们的引导与陪伴。愿我们的孩子在同性恋文化中,不要成为失落的一代。

    阅读全文…

  • 川普时代,基督徒该欢呼或警醒?(王敏俐)2016.11.09

    宗教在美国并不直接参与政府的运作,但是影响之大应被视为该国政治的第一机构….. 一个社会的治理松懈时,除非人民的道德相应加强,不然这个社会无法逃脱毁灭的命运。

    阅读全文…

  • 跨性别厕所能否带来真实的自我接纳?(王敏俐)2016.10.31

    一名躲在加州湾区某图书馆女厕里的男性,以手机进行偷拍。被当事人发现之后,男子大喊“I am a girl!I am a girl!”(我是女生!我是女生!)试图将自己进入女厕的行为正当化,引起许多家长的愤怒与恐慌……这引起许多人关注厕所法案……

    阅读全文…

  • 2016奥运,日前在里欧圆满落幕,奥运中许多新星兴起,话题不断。其中特别引起关注的,是里约奥运中所蕴含的跨性别运动(编注1)。 在开幕式的华丽舞台中,与超模吉赛儿∙邦臣(Gisele Bündchen)一起出场的Lea T.,是巴西籍的跨性别超模,同时也是奥运史上第一位参与开幕的跨性别者。另外5名带领其他国家代表队出场的志愿者也是跨性别者。

    阅读全文…

  • 比煽动性讲道更重要——回应《德国牧师因大胆传福音而受迫害》(王敏俐)2016.06.06

    直到半年后,从风暴中沉淀下来的欧拉弗,才厘清自己的立场:“我已经为我的用字遣词致歉。我所陈述的真理内涵是对的,但我使用的语气与态度是需要调整的。”

    阅读全文…

  • 在同志游行中呼喊爱?(王敏俐)2016.02.01

    2015年10月底,全亚洲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同志大游行在台北落幕。除了台湾之外,亦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泰国等亚洲国家的同志参与。主办方表示,挑战性别与年龄的藩篱,是今次的诉求。身为基督徒,我并不赞同该运动的许多概念。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我发现许多参与游行的人,其着眼点并非全是同志议题。

    阅读全文…

  • 本文原刊于《举目》71期。 王敏俐 为了完成我先生的梦想,在2012年底,我们拜访了维也纳,以及维也纳大学附近的弗洛伊德故居。 说到弗洛伊德故居,你心中想到什么?或许你和我一样,渴望在这里,窥见心理学大师的内心世界。 有人将弗洛伊德定为影响世界历史的三位犹太人之一。他的魅力何在?他的魅力在于:在看得见的现象里,发现看不见的事实;在看似松散的随机事件里,发现互为因果的逻辑——我们的意念、欲望、梦境、行为模式、心理状态……都与个人成长经历紧密连结。 三种焦虑 一个好医生,有两个必备的专业素养:第一,能根据病患的病征,做出正确的诊断。第二,为病情找到最合适的治愈之道。 从第一点看,弗氏是好医生,因为他致力研究、分析、归纳出人焦虑、恐惧的来源,以及呈现方式。他发表过《抑制、症状与焦虑》一文,提出人所面临的3种焦虑: 1. 现实性焦虑。现实生活中有无法掌控的事物,人因此产生恐惧。这样的焦虑是真实存在的。因为无论人有多大能耐,能以解决多少难题,最终逃脱不了死亡。面对现实生活,人存在着本能性的恐惧。 2. 神经质的焦虑。人对于未知世界,会产生一种夸大的恐惧与无助感。其反应出人类的所知、所做、所见的有限。面对人生的局限感,人类会本能性地产生焦虑、恐惧与无助。 3. 道德上的焦虑。当人的心思与行为违背自己的良知,人会听到心里的自我责备,会感到深深的羞耻与罪恶。焦虑的存在,是因为我想做的善,我做不到。我不想做的坏,我偏去做。 的确,我们越检视自己,就越发现,有太多的时候,我们所说、所做的,正反应着我们内心的恐惧——对于失业的恐惧,驱使我们不断地自我剥削;对于失去所爱的恐惧,驱使我们不顾一切占有;对于受伤害的恐惧,使我们裹足不前…… 困局依然 除了病情诊断正确,一个好的医生,也知道该怎么带领病人走向康复之路。这一点,却是弗洛伊德的可争议之处。 弗氏故居,在一幢公寓的二楼。一进去,先是弗洛伊德的病人候诊室——当年弗氏的病人即是在此,等候生命的重整,期待灵魂跨越瓶颈、破茧而出——其实,这不是所有现代人的渴望吗?即便过了近一个世纪,人的焦虑与恐惧不减反增,人类的灵魂困局依然。 走过候诊室,是弗氏看诊处。弗洛伊德鼓励病人说出经历过的、困扰内心深处的伤害、恐惧与痛苦——无论事件是否年代久远,是否不堪启齿。他的理论是:一种疾病的后面,往往隐藏着另一种疾病。要治疗任何一种现存的精神创伤,都必须首先追寻出那个很可能发生于多年前的根源性创伤,然后对其进行疏导。 弗氏为人类焦虑起源的3种分类,对基督徒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圣经就是一本陈明人类心灵困局的书。人的身体、精神官能的失序,的确反映出其心灵世界的破碎。我们背离创造我们的上帝,也摆脱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罪行。自我为中心,使得我们的理性、意志与情感都扭曲。我们在罪恶中找快乐、不当笑而笑、无视自私行动对自己及他人身心可能产生的巨大伤害…… 两种回答    弗氏以“人间为何有苦难”为理由,否定上帝的存在。其实,苦难不是上帝造成的,是人执意远离上帝,导致的必然终局。 圣经中提到一个妇女,在行淫时被逮个正著。按著犹太人的法律,她应该被群众当场用石头打死。有人把她带到耶稣的面前,要看看耶稣怎么处置。 从表面看来,这个妇女最真实感受到的,是死亡的恐惧。但是,如果更深一层地剖析,我们更看见女人心中的无奈与挣扎:谁愿意陷入一段不正当的感情呢?很可能,她在婚姻之外,爱上了另一个男人。很可能,她是别人婚姻里的小三……她何尝不想走出情欲的困境,坦然地活着?然而欲火吞蚀了她的良知与理性。她铤而走险,不顾一切地享受罪中之乐。 最可恶的是那个男人,在这个女人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时候,不但没有站出来承担责任,反而背叛了她,把她独自一人留在审判台前。两个人的罪孽与羞耻,全由她一人承担! 若众人将这妇女带到弗洛伊德面前,他会怎么回应? 弗氏的回应可能是:人生就是一连串的苦难,是一场本我(原始情欲)、超我(道德意识)与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过程中的人格呈现)的拉锯战。妇人的痛苦来自于,民俗、规范与社会权威所施加的控告与压力。社会的单一道德标准,压抑了人类的原有面貌、真实倾向、身心需要。 弗氏,乃至整个当代心理学,都怀抱这一个巨大的野心,就是以心理学模糊罪的定义,纾缓人心中良知的谴责;将上帝所定义的道德绝对标准相对化。 为躲避形式主义的愚昧框架,他们以后现代的视野高举解放旗帜,如性解放。殊不知,没有道德保护的解放运动,带来的是家庭的破裂、社会的瓦解、无可逆转的心灵浩劫。 那一日,犯奸淫的妇女被带到耶稣的面前。耶稣说,在你们当中,谁是没有罪的,可以先拿石头打她。当时在场的人,由老到少,每一个人都放下了手中的石头,一个一个离开。耶稣转而对妇人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不要再犯罪了。 在整个过程中,耶稣没有否定、没有模糊上帝所设立的绝对道德标准。祂提醒每一个以权威之名拿起石头、准备惩罚别人的人:我们在罪恶面前,都是无药可救的失败者! 耶稣是唯一有权柄、有权威去审判那妇女的人。然而祂不是要叫人在审判中灭亡,乃是要人认识自己的软弱与局限,回到祂的面前,接受祂的救赎,经历祂的恩典。唯有祂有权柄赦免那个妇女,因为祂在十字架上,为所有人承受了死的刑罚。 然而耶稣给那妇女的,不只是赦免,而是整个生命的更新。唯有祂有能力、有资格对妇女说:去吧,不要再犯罪了!祂是生命的光。跟从祂的,就不在黑暗里走。 耶稣直接挑战人类面对死亡的无奈、面对自身局限的无助、面对罪恶引诱的无能。因为祂,人类从罪的捆绑中释放,有了永生。 雪茄气味 弗洛伊德架构出来的心理学理论,是以无神论与唯物主义为思想根据的。 然而当我们真实、全面地去探索他的心灵世界时,我们会发现,人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体。一个人的文字世界与真实自我,往往有着令人无法理解的差异与断层——根据弗氏女儿安娜的引述,弗氏与友人书信往来时,常引用圣经。他致力剖析人的性心理,却过著清教徒般的生活,一生对妻子忠贞。 走进弗洛伊德的书房,那是当代心理学的启始点、揭开潜意识奥秘的发祥地。100年前的此刻,弗洛伊德可能正坐在这里,沉思、著书,或者激动地辩论。漫步在他的故居,晚了100年,只能对着墙上的老照片,低吟时空递转中的自白。 午后的阳光从窗口探入。传说,老菸枪弗洛伊德一天要抽一盒雪茄。现在的书房,少了雪茄的气味,也显得特别寂寞。 作者来自台湾,留学德国,现居美国。

    阅读全文…

  • 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成长的记忆。艺人赵薇在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感叹青春的美好与易逝。然而年轻的生命与耶稣基督相遇,青春便有了意义,不再只是一声叹息,而成为向标竿直跑的无悔青春。

    阅读全文…

  • 不可否认,同性恋已成为一种文化标志,而不只是一个社会现象。过去我们可以忽略,可以漠视,可以模糊表态,但今日,我们已无法逃避,我们必须选定立场。这个立场,或者是文化的、伦理的、哲学的,也或者如欧巴马,是政治的。基督徒该如何站在一个最合适、最温柔,且带着爱与真理的立场,面对这个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