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移民
-
其实青少年教育的困境,并不仅存于华人教会和家庭。美国本土的青少年,在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经历挑战 。
-
旅居泰国将近两年,两年以来,作为一名“润潮”的亲身经历者,我见证了人间的许多悲喜离合,挣扎与迷茫,不免有些感慨万千。
-
人生总会有遇见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决定,是让苦难毁灭我们,还是靠着主重新站立?
-
古往今来,山总能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我见过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山,唯有两座让我终生难忘。一座位于我童年时的老家,另一座位于南半球的新西兰。我初次见它们时,都是身陷困境之中。可惜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天地山水间有位神奇的造物主,更不知道可以“向山举目”,可以向祂祷告、呼求。我以为只是在不经意间看见了两座山。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文/吴蔓玲。我听说,难民不见得都想移民加拿大,除非他们有亲戚住在加拿大。这是可理解的,离乡背景大迁移要面对的挑战,对没经历过的人是很难想像的。前些日子,我看到一则对一位来自中东难民的访问,他原是医师,但为自己能够在学校找到工友的工作欢喜,认为自己算是幸运的,他打算再读点书。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5.12.02。文/临风。我们姑且不讨论政客们的意见,他们不过反映选民的心态。我们要探讨,基督教界对接纳叙利亚难民这件事怎么看?我们发现,看法非常分歧。
-
惟诚接过来一看,是美国移民局对因受宗教迫害而申请移民的人,提出的与信仰有关的常见问题。“你如果帮助我把问题翻译出来,并写上答案,我可以付你报酬。”女士补充道。
-
亚裔移民的下一代很少留在原来的亚裔教会,成年后多数选择多族群、多文化的新型教会,例如Mosaic,Newsong,等等。这类新型教会没有传统教会“文化战争”的包袱,与文化接轨良好,充满活力。近年来有更多亚裔领导的新型教会出现。他们更能满足亚裔下一代的需要。这批领袖都是三、四十岁的亚裔新生代。
-
1979年复活节,我12岁,在以移民为主的教会受了洗。就在这之前的几个月,我所知的世界塌陷了,到现在,我还在想如何将它一块块补回来。
-
我见识过教会因英语事工而引发的诸多纷争,自己也曾受伤累累。不过,以前我看为严重的事,现不再介怀,因为我对英语事工的想法已有了改变。新的观念渐成雏形,姑且名之为“融合观”(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