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节制
-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1.11.05 张赞美 在真正懂得节制的好处之前,我想要的东西很多很多:豪宅,钜款,名声,地位…… 北美灵修作家傅士德(Richard J.Foster),曾经对此一语道破:“现代人的通病是热衷于拥有一切。”(注) 没有节制的欲望像一群小小的野马,在我心中东奔西跑。后来,随着“买买买”的购物欲望不断膨胀,我又成为手机、网络的奴隶。内心里那群欲望的小野马,被我的贪婪喂养得膘肥体壮。终于有一天,它们脱离缰绳,狂奔起来,使我不堪重负,痛苦至极! 幸而终于有一天,我得到了一根叫做“节制”的套马杆,结实而有效……我勒住了心中脱缰的野马,重新回归到清心丰盈、平静安稳的生活中。以下是我走过的心路历程,愿与你共享: 在漩涡中打转转 2005年,我成为新闻记者,有很多外出采访的机会。因为喜欢民族风的衣饰,只要我看到,就必定买。少则一两件,多的时候,就像批发商进货一般。 有一次出差到广西桂林,满大街的民族服饰让我心动不已。先后买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包包,又对琳琅满目的耳环、手链,心心念念……最终花掉3000多块钱,满载而归。十几年过去了,那些东西,我只用了很少的一部分。剩下的原封未动,至今还陈列在衣柜的角落里。 后来,手机网购悄然流行起来。足不出户,只要动一动手指,即刻下单,坐等第二天快递小哥送上门来。如此方便的“爽购”,越发促使我那些贪欲的小野马随性狂奔。 再后来,经不住商家“多买多送”的促销诱惑,我常常抱着手机,不停地“喜刷刷”。不知不觉,四五个钟头就在跳转的购物页面当中,流失掉了。等我发觉时,悔之晚矣! 我无数次地想从这种无形的控制中脱离出来。后来渐渐发现,我只是喊喊口号,流于形式,自欺欺人罢了。无论我如何挣扎,还是在漩涡中打转转。 一直到2015年,我辞职去读神学以后,才算是真正从源头上遏制住了。 平生首次经历到 说实在的,起初我的节制是被动的,也是无奈的。我去读神学院,辞了工作,断了收入;瞒着亲人,没有接济;自费求学,也没有教会的任何供应。几年下来,手里不多的积蓄,很快就花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我也不好意思跟别人借钱,就只能省吃俭用。 那几年里,我几乎没有买过新衣服,没有添置任何首饰,更不用提什么奢侈品了。有时,一起学习的姐妹,会把旧衣物送给我。我也从一开始的心有嫌隙,到后来学会感恩接受。我明白:接受也是一种能力。因为只有除去心里隐藏的骄傲和自义,才能欣然接受别人的馈赠。而一旦接受,就会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防御之心,和对方建立起一种联系,减少内心的社交恐惧。 我渐渐体会到,人需要的其实并不多。神学院的大锅饭很好吃,大家围坐在一起,热闹、开心的气氛,总是让我感到家的温馨。偶尔谁生病了,还会得到一份“病号饭”的特别关照。老师、同学轮流嘘寒问暖、端水送药,直到病体康复。 神学院的生活很有规律。我和一个同样爱好运动的姐妹结伴,每天早晚定时外出跑步,呼吸新鲜空气,从不间断。学习期间,我俩从未生过病。虽说断了收入,可一年算下来,除去学杂费和一些生活必需品(几千块)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开销。我平生第一次经历到,原来不用花费很多钱财,也可以活得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 简朴而自律的生活 初尝“节制操练”的甘甜果子之后,我便开始有意识地在实际生活中练习起来。第一步,先从“自律”开始。每天起床后,我会趁著神清气爽,记忆力好,先祷告、读圣经(用的是麦琴读经法)。一边读,一边写灵修笔记,尽力吸收神话语的养分,喂养我的灵命。 接着我去跑步锻炼身体。回来开始阅读和写作。每天坚持按著提前制定好的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有节奏、有规律地生活。 另外,作为一个文字事奉工人,我还学习和实践《文字人的基本功》课程里提到的“七每运动”:每天携带灵感笔记,每天勤跑勤问,每周至少要抄写一篇好文章,每月至少投稿一篇,每月至少看一本好书,每季至少修一门神学、专业课程,或教一门成人主日学课程……如此每天过简朴而有纪律的生活。 这样努力进取的生活状态和实际行动,我已经坚持一年多了,真的受益匪浅。感觉已经彻底告别了之前那种忙、茫、盲的混沌状态,正向着清心开朗,一步步地迈进! 从容度过2020年 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自我操练,在不寻常的2020年,我如鱼得水一般,从容度过了。 我还清晰记得,突然地被“留守”在家中时,我并没有惊慌失措。我把厨房里所有的食物清点了一遍,巧妙搭配,既节省,又保持色香味俱全。最终撑过了最艰难的3个月。 如果没有之前操练节制,不知我会慌乱到什么程度! 除此之外,我这个花钱向来大手大脚的人,开始学习理财了。我没有大钱去炒股、买卖基金,只是通过每天记帐,开源节流。比如,在超市打烊之前,去买要过期的食品,尽快食用;在网上购置可以用优惠券的物品,而且货比三家、按需消费、不冲动购买——任凭商家广告宣扬得天花乱坠,我也丝毫不动心。 拓展到亲子关系 这种“节制”,还从我的消费、学习、理财等方面,拓展到亲子关系等层面。 比如有一段时间,我和儿子的关系充满了张力。我希望儿子能主动与我交流,我想知道他学习上有什么压力,和老师、同学相处得怎样,是不是谈恋爱啦?天气突然变了,我会发个信息提醒他增减衣服。一旦看到网上的励志好文、有趣的消息,我都会随手转发给他。如果他没有及时回复,我就会抓狂,开始胡思乱想…… 有一天,儿子实在忍受不住了,非常郑重地告诉我:“妈妈,我已经是成年人了。请您不要再把我当小孩子,可以吗?” 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关心,其实是在变相的遥控他,满足我自己的“控制欲望”。 从那时候起,我开始学习放手,把所有的思念和挂虑都放在祷告里,交托给神。我发现,越是这样放手、节制自己,我们的母子关系就越发亲近。他一改常态,会主动问候我,也时不常地报告他的近况,好使我安心。 就这样,透过节制的操练,我摆脱了金钱的束缚,看清了什么是想要的,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才是真正必要的。这种节制,更扩展到我的整个生活,使我受益。为此,我满心感恩! 注:《简朴生活真谛》第7页,南方出版社,2012。
-
《过犹不及》一书从身体、心理、情绪和属灵4个层面,探讨界线对信徒生活的影响。为绝对放任的现代家庭伦理,以及随便的爱与性关系,重新立定规范。这是人类迈向21世纪极其重要的课题。
-
作个孕妇,因为爱孩子,我愿意节制自己的饮食,好让腹中婴孩能健康出生;作个妻子,因为爱丈夫,我愿意节制自己的冲动言语,不让他被自己的情绪乱箭射伤;作个老师,为了爱学生,我愿意节制自己眼前轻而易举的介入,允许学生有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当我把眼目从自己挪移到关切的人身上时,节制开始变得可能,可行,而且可以训练。
-
按照圣经上下文,圣灵的果子是与情欲的果子截然不同的。节制的反面就是欲壑难填,表现在种种无度的生活中:挥霍无度、纵欲无度、吃喝无度、玩乐无度、劳心无度、工作无度、运动无度、洁癖无度等等。 节制,是盼望里的耐心等候,是有界限保护的真自由,是适可而止,是谨言慎行。
-
那些绘画,严重地冲击着我的内心,勾起我内心澎湃的欲望,使我尚未建筑起来的精神堡垒坍塌。
-
什么是节制?节制与压抑有何关系?如何合理地控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和欲望,顺服圣灵的感动?实践节制要面对什么挑战?
-
节制不是修身养性的结果;节制也不同于禁欲主义,真正的节制是让圣灵作主。
-
节制,是与公义和将来的审判并列的! 此信息是昔日保罗在罗马监狱中,对巡抚腓力斯夫妇的讲道主题。这令他们感到非常恐惧。因为腓力斯既熟悉信耶稣之道,却为了想讨好当时的犹太人,刻意拖延对保罗控告的合法撤销,还希望收到保罗的贿赂。(参《徒》24:22-27) 显然,圣灵的果子节制,不仅是一种表面上的性格、行为,还有其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