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舒适圈

  • 北美华人教会危机中的17个契机(张远来)2024.05.04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5.04 张远来 就像上帝在使徒时代的工作,教会每一次的复兴,都产生于一场危机。换句话说,每一次使徒教会遵循上帝的旨意、顺服圣灵的带领,就会转危为机,从而引发教会的大复兴。同样,纵观今日教会面临的种种危机,我们也看到17个可以抓住的契机。 一、学子事工抢先一步 北美华人教会的发展与增长,向来得益于新到访者,比如学生。因此,学生事工一直是华人教会拓展的重点。教会越早接触学生,越能与他们稳定地建立关系,也越容易向他们见证福音。 在笔者服事的教会,几年前,随着本地区留学生的减少,加上教会中学生领袖青黄不接,学生组基本上已经没有在校的学生了。就在那个时候,有一位弟兄介绍了他非信徒的女友与我们认识。于是,我和师母开始在每周五晚,带领他们学习新生命课程。差不多一年以后,女孩接受了洗礼。 我们为她俩代祷,恳求父神预备他们,重新开始我们的学生工作。 那时,我已经发现,由教师直接负责和带领学生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认为,学生工作最好由学生自己领导。于是,我们决定训练小牧者。当这对年轻人有志于带领学生小组时,我们尽力支持。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虽然本地中国留学生少,但学生小组仍有16位学生稳定地参加。 随着学生小组的重启,我们发现另一个问题:这些学生单单喜欢参加学生团契的活动。两年下来,只有一个人决志信主。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赴美以前,我们就系统性地帮助过、保持着稳定关系的学生,来美国后,几乎都能稳定地来教会。而到美国以后才和教会有联系的学生,信主的比例极低。 虽然我不能就此归纳出一条定律,但我们确实看到一个现象:时机很重要。抢先一步做好学子工作,是我们赢得他们的好方法。 也许,随着政局的改变,留学生的人数会进一步恢复。但如果我们抢先一步联系他们,稳定接触他们,真诚爱他们,切实帮助他们,适时地将基督的爱告诉他们,勇敢地将救恩之道传给他们,留学生依旧会是美国华人教会增长的一个来源。 二、餐服团契接纳配合 餐服(餐饮服务)业者是一个很容易被教会忽略,却能比学生更长期、更稳定地聚会的群体。伴随着走线“润”(run)来的华人越来越多(注),这类信众可能成为某些教会主要服事的对象。 笔者牧养的教会,自一年前,餐服信徒的比例,就已经超过了知识分子。然而由于餐服从业者周末工作更忙,多半无法参加主日礼拜,这让我们对餐服信徒的牧养变得更加困难了。不过可以断定的是,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以往我们教会里没有餐服工作者,名义上的餐服信徒也几乎不来教会。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陪同一位探亲的老者去湖边钓鱼。那个时候,对我而言,钓鱼是极其无聊的事,因此,我把老人开车送到湖边后,便沿着湖边,寻找可以传福音的对象。 恰好,我看到一位中国男士,遂开始向他传道。他说他去过教会,我告诉他我是牧师……我们相谈甚欢,也互相留了电话号码。不久,这位餐馆的老板开始给我打电话。我就向他传福音。后来他们一家都信主了。接下来,我开始逐个走访餐馆,一个一个地向他们传道,从此有接二连三的餐服人士信主。 牧养他们,有很大的困难,因为他们非常忙,周日是他们生意最好的时候,很难去教会做礼拜。另外,他们与知识分子基督徒沟通不太通畅。这让他们对知识分子多的华人教会,产生了一定的疏离感。而知识分子基督徒有时候也有潜在的、不自知、不自觉的排他性,增加了餐服信徒融入教会的困难。 在对餐服弟兄姐妹用心牧养3年后,我开始鼓励他们把上帝放在第一位。感谢主,有两间餐馆的餐服人员,愿意在主日先参加礼拜,再回去工作。而我们教会的会友,也愿意为了他们,提前半个小时礼拜。 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知识分子华人来到美国,我们需要加大对知识分子以外华人的传道、牧养、栽培,以及委任事奉职分。我相信,如果教会能谦卑地拆断隔离的墙,华人教会就会有大的突破。 三、走出围墙,本地宣教 教会要走出去,积极开展各种活动。特别是利用传统节期、生日聚会、运动小组、兴趣小组的活动,吸引本地华人参与,凝聚他们,跟他们传道。 许多时候,教会无意之间,禁锢了自己的潜能,局限了自己的境界。我们很享受教会既有的团契亲密关系,往往会形成不自觉的内聚,让外人难以融入。久而久之就让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形成了完全不同的群体,谈不上有矛盾,但也说不上有亲密感。 我们需要走出教会的舒适圈,走出自己的围城,走进社区,见证福音。在真理上,我们必须保守,但在牧养和事工上,我们必须灵活。凡是有利于教会拓展、灵魂得救的,我们都可以做。 过去的几年,我几乎走访过本地每一个华人商店和饭店,甚至亚洲人的超市,建立了一定的关系。走出去,迎进来,从隔离到接纳,是我们可以拓展的路。 四、培养本堂牧者传道 作为直接空降北美的华人牧师,我亲身经历了在北美牧会的艰难。我的深刻感触是,如果可以从本地信徒中,培养出牧师、传道,会比外来者事奉容易得多的。 基于这样的认知,我尽所能地鼓励本教会的信徒读神学、参与事奉,从带领小组祷告、查经,到至讲道。为了帮助刚刚开始带领查经的弟兄姐妹,我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查经材料…… 教会要有意识地培养本地的传道牧者,从一般服事、带领小组、讲道、领导、奉献传道开始,鼓励本地信徒最终成为传道人。 五、引进牧师,带来热情 作为直接从大陆到北美就开始牧会的传道人,我经历了巨大的挑战,甚至在做牧师20年以后,我都会质疑:上帝,你是不是真的呼召了我做牧师?然而,真实面对北美华人教会的光景,我依旧深信,俯就卑微地引进外地,特别是大陆有牧会经验和使命感的牧者做传道人,让他们把热情带过来,正是不冷不热的北美华人教会所需要的。 大陆教会的复兴,并非自然条件使然。对比已经在北美生活多年的传道人,我的总体感觉是,大陆传道人更加拼命,更有单纯的奉献精神和信仰情怀。他们在困境中亲身经历上帝的宝贵属灵经历,是北美许多本地传道人所没有的。 如果北美华人教会能引进大陆经历了实际牧会考验的中年传道人,也许能在北美华人教会所缺乏的属灵品质上,起到补足的作用。 六、家庭门训,二代牧养 为应对欧美等左派教育对孩子的毒害,需要家庭门训,培养我们的下一代从小认识上帝,并带领他们进入事奉。我们不仅要帮助孩子进入大学,更要预备他们在大学里牧养上的对接。 七、二代信徒,青年传道 毫无疑问,我们与下一代存在着看不见的代沟。教会对华二代信徒的牧养语言和方式,需要能贴近他们的生活。因此,培养年轻人的牧师,不要总是引进、外包。教会需要自己努力。 八、家庭团契划归片区 这种方式,能吸引慕道友,有益于组建家庭小组。 九、圣经栽培持守真理 小组查经和有系统的讲道,能帮助信徒建立完整的信仰教义体系。 十、破釜沉舟迫切祷告 相对我过去在大陆教会牧养所经历的,我认为北美华人教会的祈祷力度,委实太弱。 我们吟唱的《中国的早晨五点钟》,并非一种理想,而是大陆信徒实际的经历。我在国内的教会的祷告深度和长度,都远远超过北美华人教会——如今北美教会的祷告会,跪下来似乎都很难。 当然,我们可以说祈祷不在乎形式,但祷告至少需要迫切。我们需要危机意识,需要对上帝真诚的爱,才能有迫切的祈祷。 十一、教会宣教人人传道 鼓励会众承担大使命,人人传道,人人牧养。 十二、走出汉语,拓展多语 就华人教会的拓展而言,我们需要从“华人”的特色和“院墙”(自我定位和设限)中走出去,成为社区型的教会,为将来建立多语种的教会做预备。 十三、查经祈祷,领袖合一 教会的危机,多半是领袖的危机;教会的撕裂,多半是领袖的分裂。因此,需要竭力保守合而为一的心。而保守领袖合一的最好方法,不是经常在一起吃饭、闲聊——小心那会成为论断、结伙、纷争的温床。 领袖合一最好的途径之一,就是:消除误会,达成共识。 最好的方法,就是:教会领袖每周至少两次,一起查经、祈祷和交通,以保持认知、教义和事工上的互相理解,互通而合一。有沟通才有心通,心通才能灵通,灵通才能事通,事通才有复兴。 十四、管理团队健全民主 教会的管理团队,需要能体现教会的整体意志和需要。换句话说,需要给小组事工负责人机会,参与教会的管理。长执会应该是具体参与事奉者担任的,而不是看威望和地位。…

    阅读全文…

  • 适应(许万常)2023.08.22

    西人有句话说:“人人都在谈论天气,对天气却是无能为力。”或许吧,我们无法改变加诸在我们身上的里外景况,但是,我们能尽其所能地改变自己去适应它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