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隱性文化
-
盧潔香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24.12.23 蘇軾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編註:宋代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宣道者,如登山者,腳蹤絕佳美。 奔逸絕塵先驅者 “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侖、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創》13:17-18) 這個時候的亞伯蘭回應了上帝的召喚,毅然離開了吾珥。他將約旦河全平原的滋潤之地讓給了侄兒羅得,同時順從上帝的指示遷徙到希伯倫幔利的橡樹,表明自己確信上帝一直帶領他走向一個充滿力量、肥沃、美麗之地,更確信在上帝裡面有永恆安息之處。他在這裡築壇與敬拜,烙下與上帝盟誓的記號。 也許亞伯拉吸取了父親他拉半途而廢的教訓。本來他拉當日攜家帶口離開吾珥要往迦南地去。但他走到哈蘭,就住在那裡。他拉名字寓意是“駐紮地”與“延遲”,從他的經歷中不難看出,他以“延宕的行為”為自己的人生劃上了句號,最終死在哈蘭。(參《創》11:31-32) 然而,亞伯拉罕有別於自己的老父,他以一往無前之勢,如風檣陣馬之勇跟隨上帝走向未知之地。 有學者對亞伯拉罕這一遷徙行動感到費解的一點是,絕大多數人通常是從貧困地向富庶地遷徙,而他的遷徙則與之相反,是因為他看到了更崇高,更為完美的應許,才離開自己的家園。(註1) 這不正是宣教士的眼界與行動嗎?宣教士欣然離開舒適之家園走向未得之地,正是因為看到天國福音永恆榮美的價值。 相見無語灼灼火俱燃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到了他從前站在耶和華面前的地方,向所多瑪和蛾摩拉與平原的全地觀看,不料,那地方煙氣上騰,如同燒窯一般”。(《創》19:27-28) 這場火光燭天,上帝用天火審判所多瑪和蛾摩拉,動魄驚心的熊熊烈火,使已從亞伯拉改名為亞伯拉罕的他越趨爐火純青。羅得一家受盡虧損,亞伯拉罕黎明即起,肅然起敬站立在上帝面前,相對無語卻盡在不言中。忠誠與坦誠是福音使者最寶貴的品格和最有效的策略,主的公義永遠長存。 宣教工廠的屬靈爭戰從未消停,而最嚴峻的爭戰往往來自內部。在宣教團體內部有天使也有魔鬼,有公義也有邪惡,有正氣也有陰謀,有光明也有黑暗,有忠誠也有偽善,有殷勤也有懶惰 ,有建造也有毀壞。不過,最明顯的,宣教士必是撒但攻擊的對象,但也是上帝最貴重的器皿。上帝的光必照亮黑暗中隱秘的事,上帝的烈焰必燒盡一切邪惡勢力,上帝的主權也必保護祂所愛的僕人。 坐言起行丹心一片 “亞伯拉罕清早起來,備上驢,帶著兩個僕人和他兒子以撒,也劈好了燔祭的柴,就起身往上帝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創》22:3) 這是上帝給亞伯拉罕的一個考驗,命令他將自己的獨生愛子以撒在所指定之地獻為燔祭。常言道父愛如山,但上帝卻偏偏讓為父者偕子登山葬送愛子。 聖經用3 次“起來”描述亞伯拉罕的行動,每一次都表明他在信仰中的成長:第一次“起來”是他在離鄉上順服上帝的指示走遍縱橫之地(參《創》13:17);第二次“起來”是在生死瞬間敬拜、親近上帝(參《創》19:27-28);第三次“起來”是在考驗中主動行動(參《創》22:3)。可以說一次比一次難度更高、也更具挑戰性。在這一次次行動中我們看到,亞伯拉罕對上帝堅定不移的信心與深愛的熱情所激發起來信仰的行動,是一種渴望滿足上帝旨意的行動,甚至甘心樂意漠視死亡,付出犧牲的行動。 有學者形容亞伯拉罕為“信仰的騎士”,他為了上帝不僅可以放棄自己的兒子,還可以放棄他的倫理觀念。(註2)而上帝也以永恆的盟約來回報亞伯拉罕信心的行動。 “耶和華說:‘你既行了這事,不留下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我便指著自己起誓說:論福,我必賜大福給你;論子孫,我必叫你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你子孫必得著仇敵的城門,並且地上萬國都必因你的後裔得福,因為你聽從了我的話。’”(《創》22:16-18) 亞伯拉罕知行合一,在聽與行上帝話語中淬煉出活潑和老練的生命。 宣教是信仰行動的一個具體詮釋。但一直以來受傳統教育影響,單方面偏重及固守在從裡到外的改變,注重在靜態中學習宣教課程,而缺乏在實際宣教工廠上操練。加上中國隱性文化含蓄內斂的特點,很容易在宣教上傾向於去做那些所謂擅長的事,並不假思索去做,形成宣教事工和人際關係以自我為中心的概念模式。在不知不覺沉溺在假宣教的陷阱裡,走不出原有生活和服事模式的溫床,在屬靈上故步自封,畫地為牢,或陶醉在神學知識的象牙塔中,教會生活也多停留在靜態式的讀經、禱告、默想,信仰難以落地生根。 宣道與生命的能力在於坐言起行知行並存,既需要“由內而外”的生命更新,同時也需要“由外而內”的行動與能力表現,在新的宣教經歷中活出恒忍之愛與舍己謙卑的生命,見證出信仰的行動。 註: 1. 徐新,《犹太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電子版。 2. 保罗·约翰逊,《犹太人四千年》,(世界图书出版社 ,2021),電子版。 作者為宣教士,現任加神•國際使命學院院長,創建金邊基督教會恩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