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亂神(艾暮思)

艾暮思

       儒家的聖人孔子是不大相信鬼神的存在,並且告誡人們要“不語怪力亂神。”歷代中國人,都以儒家思想為正統的指導方針。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中國人離孔子的教導相去實在甚遠。不信,只要看一下中國亂神之多就一目了然。

       中國人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狀元。我卻要說,七十二行,行行出神。只要你能數得出一個行業,就一定數得出那一行業的神仙,有的神仙還是你無法想像的。

       中國人最喜歡發財,因此財神最為普遍。走進中國人的公司,餐廳,你會發現有一位財神爺,兩邊一幅對聯,曰:“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能否發 財,就看主人與財神爺的關係了。民以食為天,灶神,民間俗稱“灶王爺”,上至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無不供奉。灶神的神位自然是設在廚房。古書《准南 子》說,“黃帝作灶,死為灶神。”我們中國人都自認是黃帝子孫。中國人善吃,看來具有淵源。灶王爺的職責很重要,那就是要將一家人的善惡在每年臘月24向 玉皇大帝彙報,玉皇大帝以此來決定這家來年的凶吉。為了吉利,人們便儘力收買灶王爺。逢臘月24,便舉家對灶神虔誠祭祀。神像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 降吉祥”。祭品不外乎是酒肉、蜜糖之類。吃人嘴軟,灶王爺當然是只好在玉皇大帝面前去替主家美言美言了。中國官僚下基層考察,一般都會受到殷勤招待。報 載,中國去年集體購物消耗是幾千個億。看來賄賂性請客也是大有淵源。

         中國人處事歷來心細。因此不僅要祭祀灶神,還要祭廁神,一個管進,一個管出,非常周到。廁神名叫“坑三娘娘”,又名國姑、茅姑。以前及現在的農村稱廁所為 茅坑,其典出於此。城市人多不再用“茅坑”一詞,視為不雅。其實是城市人淺薄而不自知也。顯然在中國人面前並不是神神平等。這從人們對灶神與廁神的態度可 看出來。拜灶神時,舉家送迎,隆重非凡,拜廁神就只是正月間由家裡的婦女去拜一拜,男人們一般不大拜廁神的。這一點就是在世俗的生活中也很有體現。中國餐 廳做出的飯菜一定是美味可口,但中國餐廳的洗手間一般都很難恭維。我在中國餐廳吃飯的經驗是:最好不要飯前去洗手間,免得倒了你的胃口。

        發了財,酒醉飯飽後,下一步就要求長壽了。因此壽神也是大為受歡迎的一位。壽神又名壽星,指位於船底座的南極老人星。古代政府正式下令建“壽星壇,直祭老 人星”(《通典禮四》)。許多華人家庭仍高高懸掛“壽星圖”或“百壽圖”即出於此。中國人對壽神分得較細,男人有男人的壽神,女人則有女人的壽神。“壽星 圖”中的壽神是一白髮老人,腦門又高又大,滿臉堆笑。《西遊記》中戲稱此壽神為“肉頭老兒”。女性壽神名叫麻姑,傳說中相信,她“見東海三為桑田”。大海 變桑田,不知要費多少萬年,而麻姑竟三歷此境,可見她的壽長。江西產一種酒,就叫“麻姑酒”,廣告詞說,多喝此酒可長壽,早喝早長壽。

        說到壽神,不能不提一下呂洞賓。如果你去湖南名勝岳陽樓旅遊,就會聽到許多關於呂洞賓的故事。記得1976年我高中畢業時與一同學同游岳陽樓,就見有石 碑,刻着有關呂洞賓的故事,印象十分深刻。呂洞賓為唐朝間人物(公元798年生),飽讀四書五經,善詩文,《全唐詩》錄其詩達200餘首。青年時,他也想 走“學而優則仕”的道路。無奈,他考場不順,屢考屢敗,名落孫山。他感到絕望,於是皈依道教,走上求仙之路。他當時吟詩一訣,首二句是:“摔碎葫蘆搗碎 琴,飄然拂袖出儒門。”有人說道場是為儒門失意人而設的,看來有一定道理。呂洞賓入道教後,轉攻煉丹術,終成仙人,成為道教中“八仙”之一。自唐以後,每 個朝代都有他生活的記錄。據《呂祖志》記載,呂洞賓曾與南宋官吏王倫下棋,果如此,呂洞賓當有500多歲了。清朝筆記小說里也談到他在社會上的善功。這與 他出生的時差長達一千餘年。因此呂洞賓是名符其實的壽神。現在全國各地仍有成萬的呂祖廟呂祖殿呂祖祠,供人朝拜。呂洞賓的長壽術,據他自己說是口服以鉛汞 為原料燒煉而成的丹藥。他寫有《外丹百字吟》曰:“鉛汞鼎中居,煉成無價珠”。不過我們現代人怕是不敢去食鉛汞了吧!汞是劇毒,自不必多說。鉛的危害性, 人們認識也越來越多。

        亂神的起源大致有兩種情形,一種是純粹源於傳說,經附會演變而成。一種是歷史上確有其人,以後慢慢進化成神。現以兩位武神為例,加以闡述。一是石敢當,二是關公。

        先說石敢當。在人類進入銅器時代前,許多的工具、武器和原材料都是石頭,或源於石頭。因此古人對石頭有一種特別敬畏的心理。《淮南子》中“女媧鍊石補 天”,就反映了這種心理。古人又相信,石頭可以鎮邪。漢魏六朝就有這樣的說法:“丸石於宅四隅,則鬼無能殃也。”後來興建房屋,都要立一塊石頭。中國人又 喜在石頭上刻字,於是有人在石頭上刻下“石敢當”三字。“敢當”,所向無敵也。意即本石頭威力神奇,連鬼也不是對手。漸漸地,人們已不滿足於“石敢當”為 一四四方方的石塊,於是加以改進,將石塊雕成一將軍模樣。於是石敢當就成了一位武聖或武神,能禦侮防危。石敢當也不再光守護房屋,凡橋路衝要處、城門處都 有“石敢當”碑或像,以捍衛君民。石將軍不但名震華夏,還波及海外。在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館,珍藏着一塊沖繩島掘出的刻有“石敢當”銘文的鎮山石。

       另一位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關公。關公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不過在三國時代,並不是什麼顯赫名人。歷史《三國志》對他只有兩三頁介紹。“關羽字雲長,亡命奔涿 郡。”也就是投奔了劉備。在一次作戰中,曹操的部下將關羽活捉。曹操沒有殺他,反而“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但關羽身在曹營,心在漢。後來脫離曹操返回 到劉備處。不久關羽又率部迎戰孫權,結果,在江陵全軍覆沒。“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父子同時陣亡,想必確也夠慘。然而就是這位敗軍之將,隨着歷史的 推移,竟不可思議地成為了神,不要說曹操,就連劉備諸葛亮都不能望其背項。清朝乾隆年間,僅北京城內就有關廟200多個。全國之多就無法計算了。

       其實,關公死後七、八百年都不過是一默默無名的人物,他的突然發跡是自宋哲宗開始的。宋哲宗封其為“顯烈王”,宋徽宗封其為“忠直公”,後意猶未盡,再加 封為“義勇武安王”。以後宋朝許多皇帝對他也有封號。這有點像今天的情形。一位領袖大筆一揮,向XX同志學習,下面的諸大員也紛紛效法:這個寫一句要學 XX的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那個提一句要學他聽領袖的話,做領袖的好戰士,於是一場造神運動便轟轟烈烈地展開來。

        到了元末,小說《三國演義》成書,關公便由統治階層一下子普及到了民間。關公這時便成了與“文聖”孔子齊名的“武聖”,而且奉祀的規格,頂禮膜拜的程度, 其廟宇的遍布廣度都遠遠超過文聖孔子。關公被官方破格提撥為神後,佛、道二家也不敢落後,都聘他入各自教門作神祗。道教將關公列入其神仙系列,如北京白雲 觀,成都青年宮等都有關公神像或神位。

      佛教則把關公列為護法伽藍,以壯聲勢。有的廟甚至將關公與觀音菩薩平起平坐,分庭抗禮。一對聯如此說:三教盡皈依, 正真聰明,心似田懸天上;九州隆享祀,莫靈昭格,神如永在地中。這對聯甚贊關公真正聰明人,因為他儒、釋、道三教都入。

        中國所拜神之多,想非一般人所能數算。華陀被稱為醫藥之神,後人建“華王廟”拜他;大詩人屈原因失望投江自殺,後被封為江神。當代學者劉小楓稱,屈原的自 殺正表明儒家致命的弱點,連屈原這樣的人都看不到儒家的希望,一般人又如何能信服呢?劉三姐是歌神,鍾馗是門神,能吃鬼、捉鬼。要將中國的神寫盡,非得上百卷書不可。最後,我們可以將中國的眾神與聖經的一神略作比較,看是否能從中獲些啟示:

       1.中國人拜的神中沒一位是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的,最多是單項冠軍。而聖經中的神是全能的。

       2.中國的神做的多是消災--應付一種外在的不幸,而不去管也沒法管到罪的問題--一種內在的不幸。聖經中的神首先要對付人的罪性。

       3.中國的神大多是由人變的,有一個“神”化的過程。聖經中的神是“自有永有”,祂就是宇宙的源頭,也是宇宙的終結,沒有“過程”。

       4.中國的神功利色彩較濃,你求我,我便保佑你豐收,等等。聖經中的神是愛,是公義,是一種超越時空的道,而又能深入人間的靈。

       5.中國的神都有像,可住在廟、寺,神壇等。聖經中的神無所不在,不住在人手所造的建築,更無神像供人膜拜。

       6.《辭海》中對神的另一個解釋是:異乎尋常。如神速、神槍手、神童、神奇。也就是說超過一般水平就可為神。而聖經中,神是神,人是人;以利亞、施洗約翰、保羅非常了不起,而始終是人。在教會中,關公要成為神是件無法想像的事。□

作者來自湖南省,在美國東岸研究生院畢業後,現全時間從事傳福音的工作。

本文原刊於舉目前身《進深特刊》第二期,1997年。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