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儀
本文原刊於《舉目》81期和官網2017.02.15
日前一位好友提到,她的父親雖不信主,卻一直很有修養。儘管父親個性不是很開朗、很陽光,但是不管遇到什麼事,總是態度溫和。父親在退休後,信了主。
然而奇怪的是,父親受洗前後的那一兩年時間,脾氣變得很不好,對家人及外人都如此。
已先信主的母親,詫異於父親上教會之後,怎麼反而難相處了?父親坦白:他對不滿的人和事,已經忍耐了一輩子。現在年紀一大把了,何需再忍耐下去?
感謝主,在聖靈的工作之下,父親的脾氣漸漸又好起來。而且他現在的溫和,不再是隱忍,不再是假裝,而是能用喜樂的心,去面對不滿意的人和事。
好友的分享,使我更深一層地體會了耶穌“登山寶訓”中的八福中的“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太》5:5)
這經文,有兩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其一,這是道德教導嗎?在華人文化的薰陶之下,我們很容易將耶穌講的八福理解為修身養性的要求。
其二,不符現實要如何解釋?上帝應許,溫柔的人會“承受地土”。然而現實中,全世界的“地主”(擁有大量土地的人),大部分不是基督徒,也未必溫柔。那麼,怎麼理解這節經文呢?
兩者有什麼不同?
也許不少基督徒認為,道德及修身的教訓沒有什麼不好,聖經不也充滿了以律法形式呈現的道德教訓嗎?
不過,改教家馬丁‧路德很清楚地指出了(在人類墮落之後)律法與福音的不同之處:律法是發現疾病,福音是治病的藥方——聖經裡的律法,叫人知罪,光照人,使人對自己徹底絕望,進而仰望並接受福音。
如果把聖經的律法內容當成道德及修身的教訓,那就是曲解了基督信仰的真理。人沒有能力活出道德教訓來,要麼自暴自棄,要麼就是戴著假面具,就如好友的父親隱忍一輩子,戴著一副溫和的面具一樣。
八福絕不是道德教訓
八福的第一福,若按著和合本的翻譯,“虛心的人有福了”,的確像道德修身的教訓。然而其真正的意思是:“靈裡貧窮的人有福了。”
所以八福一開頭,就開門見山,指出兩點:第一,這裡講的是屬靈生命——和上帝的關係。第二,這裡講的不是屬靈生命要達到什麼標準,而是人要認識自己的屬靈光景有多無藥可救(與路德所說的律法的功用一致)。
接下來的三福,都和第一福有關(在此只能簡單說明):一個人深切體會到靈裡的貧窮(和上帝有多遠),接下來就會為自己的光景哀慟(奥古斯丁在《講道集》說過:不要為死亡哀慟,要為罪哀慟)。為自己的屬靈光景哀慟的人,自然會對救恩及上帝的話語產生溫柔、馴良的心,會接受與降服,進而對上帝的義(法則)有饑渴的心。
奧古斯丁將八福理解為聖靈轉化人生命的7個的進程(註1),而且不斷循環(到了第八福,又因為面對逼迫而感受到靈裡貧窮,開始另一個循環)。
前四福講的是:對自己不好的屬靈光景的體會愈深,就對上帝救恩及話語愈發強烈渴求。我謂之“張力神學”——生命實際光景所帶來的痛苦越大,產生的張力愈大,愈使我們深切、迫切地渴慕上帝,對上帝的恩典感動與感謝,聖靈進而賞賜給我們更豐盛的生命(註2)。
因此,雖然前四福看起來,好像是向下負面的發展,但其實是要經歷保羅所說(基督也已經成就)的與基督同死同埋葬。到了谷底之後,就會浴火重生,經歷與基督同復活的向上轉化。
這樣的轉化,會帶來人的心態改變,就如同好友父親,後來的溫和是因為有喜樂的心。
下圖是費樂仁(Lauren Pfister)詮釋奧古斯丁對八福的理解,再加上他自己發現的對應式的轉化關係(如:體會到自己靈裡貧窮的人,會對別人產生憐憫)。由於篇幅有限,在此不詳述他的洞見。(註3)
(圖:八福的轉化結構)
因此,八福不是道德教訓,而是聖靈轉化人生命的循環過程。正如馬丁‧路德所說,上帝的義不是對人的要求(因為人沒有能力),而是賜給人的禮物(聖靈的能力轉化人的生命)(註4)。
前者是道德教訓,後者才是福音。
與“承受地土”何干?
八福中的應許,都不是物質性的。“承受地土”也和屬靈生命有關,而非成功神學式的理解:“渴慕信靠上帝,就會擁有土地”。
上帝按著祂的樣式造人之後,授予人治理全地的權柄及召命,所以人和土地,是治理(管理)和被治理(管理)的關係。人是“一神之下,萬物之上”。然而人犯罪、墮落之後,不但沒有成為萬物的管理者,反而成為被他物轄制的奴隸。
因此,承受地土,可以理解為人重歸“一神之下,萬物之上”的地位,不再受外物的影響及攪動。
在舊約,承受產業,主要的是指得到土地。而在屬靈層面,承受地土,可以理解為得人最好的產業,就是耶和華,也就是得享以耶和華為樂、為滿足的關係(參《民》18:20;《申》10:9;《詩》16:5)。
從“已然且未然”(already and not yet)的末世觀點來看,我們既已得救,就已進入上帝的國及永生。雖然還沒有進入新天新地,但我們已預嚐天國的美好,過著“在地如在天”的生活。這其實可以算綜合上述兩層面的意義。
用現在比較流行的用語來解釋,就是當人意識到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貧窮,因而對上帝的恩典及話語,渴望且柔順地接受時,聖靈就會轉化其生命,使其內心強大,不被外在的人、事、物影響與攪動。
這是因為他的內心有上帝不能被震動的國(參《來》12:28)。他在上帝裡面有滿足與安全感,就不再被外在所控制、激怒或傷害,反能影響環境。
因此,靈裡的貧窮與哀慟,對上帝及上帝話語的柔順與饑渴,不會使人懦弱、膽怯(當然更不會驕傲、自大),反而使人得到聖靈轉化生命的恩典,產生強大的內心,可以勝過任何困難。
這就是上帝應許的“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加拿大宣教士馬偕博士,在臺北的淡水逐家叩門傳福音時,一戶人家的主人開了門,卻是將一桶糞便往他的頭上澆下去。馬偕仍然溫柔、真誠地對那人說:“耶穌愛你!”這就是內心強大的例證。
註:
- Augustine of Hippo 2004 Our Lord’s Sermon on the MountThe Catholic Prime: http://tinyurl.com/jut3rad.
- 2. 可參見《約翰福音》7章37-39節,能得著聖靈所賜從腹中流出活水的江河的生命,是口渴的人。
- 費樂仁(Lauren Pfister),“全人修身的再思:以轉化模式重新理解儒耶對話”,《儒教研究》,總第一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1:367。
- 4. Luther, Martin 1545‘Preface to the Complete Edition of Luther’s Latin Works Trans. by A. Thornton’Internet Christian LibraryAvailable at: http://tinyurl.com/h6yc59h Accessed 7.5.2016
作者出生於台北,曾在台灣及北美牧會。目前為英國的神學博士候選人,並從事生命轉化事工。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