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伯拉糾(賀宗寧)2017.04.28

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教會歷史這一週2017.04.28

 

公元418年4月30日,羅馬皇帝昂諾里烏(Honorius)下令,將伯拉糾一黨驅離羅馬城。因為他們教導人不需要恩典就可得救,因此對羅馬的治安造成威脅。

次日,公元418年5月1日,超過兩百位主教在北非迦太基召開大會。大會對伯拉糾主義作出一系列的決定。

伯拉糾(Pelagius)是英格蘭人,生於354年,卒於420或440年。他是一位嚴格的苦行修士,反對預定的觀念,強調人的自由意志與責任。公元380年,他搬到羅馬後,看到羅馬城道德敗壞。他認為社會道德敗壞的原因之一是,奧古斯丁的神學教導過於強調上帝的恩典,而完全忽略人的責任。他開始教導非常嚴格的道德標準,強調人的內在有自然的能力,因而可以靠自己得救。

奧古斯丁指控他,認為他的教導帶領人靠自己,而不需要上帝的恩典就可以行善。

反對伯拉糾的人相信他曾經說過,上帝頒給世人律法就是人唯一需要的恩典。世人並沒有因為亞當犯罪而受到損傷。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人完全有能力只要靠自己就可以完成律法的要求。伯拉糾否定奧古斯丁的原罪論。他不認為亞當的罪會傳給後裔。並且認為奧古斯丁的教導使世人對罪不需負責,因而阻礙了靈命增長。他用《申命記》24:16:“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凡被殺的,都為本身的罪”來支持這個論點。

他認為基督只是人的榜樣,他在十字架上的受死並沒有代贖性。下面的表格將奧古斯丁與伯拉糾的信念列出作為對比。

奧古斯丁 伯拉糾
原罪 亞當犯罪墮落後,人因原罪的緣故,無法選擇義(人不能不犯罪)。 人出生時没有道德與邪惡的分辨力。人没有原罪,亞當所犯的罪由他一人承擔。
自由意志 人有自由意志,可作多种选择。但由於原罪的緣故,人無法選擇義。 人自己可以决定行善或行惡。神若對人有道德責任的要求,那麼,人在道德上就會有能力承擔責任。
人的得救 人的意志唯有受神的带领才能朝義的方向行。

 

無法接受人需要神的恩典才能達到神對人的要求。律法與恩典都能帶人進入神的國。
神的恩典 神的恩典人無法抗拒,神預定揀選的人一定會得救。 人因自己的自由可以决定是否信神。

 

在與伯拉糾爭辯中,奥古斯丁對自由意志做出更清晰的解釋:

  • 由於摩尼教認為“所有的事完全都是預定”的信念,奥古斯丁強調人類是有自由意志的。
  • 只有一位神,祂的良善是無限的。
  • 人類的自由意志是神所創造的。自由意志本身是好的,雖然有自由意志就意味人在做自己的决定時,可能會選擇邪惡。
  • 邪惡的起源是出於人類以及天使所做的錯誤决定。
  • 邪惡不是物質,而是一種决定、一個方向、一個對良善的否定。

此外,奧古斯丁按照人的四種狀況,來解釋罪對“自由意志的捆綁”:

奧古斯丁

墮落以前的人

Pre-Fall Man

墮落以後的人

Post-Fall Man

重生的人

Reborn Man

得榮耀的人

Glorified Man

有能力犯罪

able to sin

(posse peccare)

有能力犯罪

able to sin

(posse peccare)

有能力犯罪

able to sin

(posse peccare)

有能力不犯罪

able to not sin

(posse non peccare)

有能力不犯罪

able to not sin

(posse non peccare)

沒有能力不犯罪

unable to not sin

(non posse non peccare)

有能力不犯罪

able to not sin

(posse non peccare)

沒有能力犯罪

unable to sin

(non posse peccare)

公元410年,羅馬被哥德人攻破時,伯拉糾與他的跟從者逃到北非的迦太基。在那裡繼續他的教導。415年,他搬到耶路撒冷。

417年,教皇左思母斯(Zosimus)就任。次年,羅馬皇帝昂諾里烏在4月30日宣佈將伯拉糾黨的所有徒人驅逐出羅馬城。次日,北非200餘名主教在迦太基召開大會。主要討論當時在北非教會分裂出去的多納圖派的問題,以及伯拉糾的教義。

迦太基與意大利的相對地理位置

 

迦太基大會首先決定,他們相信亞當若沒有犯罪,他可以不死,一直活到永遠。其次,他們決議亞當的罪傳給所有人類,因此,嬰兒需要接受洗禮。大會還宣佈,我們需要基督的恩典才能過聖潔的生活。

關於伯拉糾的信念,迦太基大會達成八點共識。他們認定伯拉糾否定以下的正統信仰:

  1. 死亡不是人本來生命的自然結局,而是由於犯罪所導致的結果。嬰兒必須接受洗禮,從原罪中得到潔淨。
  2. 稱義的恩典赦免過去的罪,並幫助信徒免於在未來犯罪。
  3. 基督的恩典賜給信徒有能力與意志去遵行上帝的誡命。
  4. 若沒有上帝的恩典,人不可能有善行。
  5. 我們承認是罪人乃是因為確實如此,而不是出於謙卑。
  6. 聖徒為自己的罪祈求赦免。
  7. 聖徒承認自己是罪人,因為他們確實是罪人。
  8. 尚未接受洗禮的孩童,將被拒於天國及永生之外。

在非洲主教及羅馬皇帝昂諾里烏的壓力下,教皇左思母斯將伯拉糾驅逐出教。之後,伯拉糾被趕出耶路撒冷城。亞歷山大城的主教區利羅(Cyril)允許他到埃及居住。後來就不再有他的音訊。

公元431年以弗所公會正式宣佈伯拉糾的說法是異端。

雖然伯拉糾被判為異端,但是,伯拉糾主義以及半伯拉糾主義在後來的數個世紀裡仍然流行,尤其是在英格蘭及羅馬教廷。所謂半伯拉糾主義的重點是:

  • 承認人有原罪
  • 承認神的恩典是人得救所需的條件
  • 一個人有能力接受或拒絕神的救恩

其實,天主教的信仰與半伯拉糾主義非常接近。
“教會歷史這一週”已經制作成3-5分鐘的視頻(蘇文峰主講),在橄欖社區網站(http://ocochome.info/)播出,《教會歷史這一周》的頁面短鏈接: http://wp.me/P5KG8P-7dW

或點擊后面網址觀看本期視頻: http://pan.baidu.com/s/1pKQXuER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