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生活与信仰

  • 把“罐子”放在耶稣那里(如小果)2024.09.25

    我曾经想过,要在这家店里长久地干下去。可是在这一刻,不干也行!

    阅读全文…

  • 面对站在“风口”的他们,我能做什么?(恩岩)2024.08.24

    在如今的逼迫环境,面对很多问题,有限的人很难给出“耶稣式”的完美答案。

    阅读全文…

  • 一身浓浓的“班味儿”,怎么办?(小旭)2024.08.19

    在社交媒体上,“班味儿很重”、“如何去掉班味儿”,成了年轻人们集体吐槽、自嘲与互助攻略为一体的热议话题。

    阅读全文…

  • 心灵深处也有一个大自然——如何面对“负面情绪”(孙基立)2024.06.12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6.12 孙基立 最近几年,疾病,战乱,大国间的政治博弈,波及太多人。几乎整个世界都陷入了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氛围,沮丧、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在人心中游荡。 我自己也曾生活在不健康的教会和工作环境中,这给我带来许多迷茫和痛苦。现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我非常感谢上帝送来及时的帮助,让我度过艰难的岁月。 疗愈手段 那时给我最大安慰的是大自然。 就是在那段时间,我开始对园艺感兴趣,在院子里种了不少花草。我故意选择那些生命力最旺盛的植物,看它们出土、长叶、开花、结果,就是一种自我疗愈。我看到大自然的生生不息,不因人类世界的纷扰而停止。 那些树上奔跑的松鼠,从小花栗鼠般大小的体型,长成硕大的成年松鼠,飘逸的大尾巴在树上飞动。看着它们长大,我觉得也分享了它们的童年、少年、青年时光。 它们在树上争抢食物的萌样,让我的注意力有了一个生动的转移点。同时,从动物世界的冲突,我也会想到人类是否也和它们一样,为一点点有限的食物彼此攻击。 家务劳动也是一种疗愈。家务事需要亲自动手,可以将思绪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防止陷入空中楼阁的世界。 我记得在研究所写论文很艰苦的时候,也有朋友建议我要从事一些手工劳作,这样可以从抽象领域暂时解脱出来。因为思维有时无法找到通道,会让人陷入空转的状态,让人沮丧疯狂。这也是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的一大隐患。我们时不时会听说有些人做研究陷入“走火入魔”,就是这个危害的具体表现。 另外,写作和阅读也有益身心健康。写作会帮助一个人整理思路,往往写完也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我的许多文章其实就是这样写出来的。通过写作梳理思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基督徒不必“佛系” 另外,我了解到人的负面情绪需要诚实地承认面对。真正健康的教会不会要求信徒每时每刻都乐观快乐,仿佛负面情绪是灵性不好,需要忏悔。 人有喜怒哀乐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当负面情绪开始越过它正常的比例,影响自己的生活时,要及时寻求帮助,而且要找对人——千万别找那些喜欢八卦的亲友,因为这样不仅帮不上忙,还有可能变本加厉地增加自己的烦恼。 华人教会对于隐私的保护意识常常很淡薄,随意分享会让许多人任意消费别人的烦恼。 我处境艰难时,寻找的帮助者,是和我的生活环境不产生直接联系的几个德高望重的属灵长辈,而且我信任他们会为我保密。他们后来给出的意见都大同小异,这样能让我心中有了底:即使一个长辈的意见可能有偏颇,几个彼此并不认识的长辈如果给出类似的意见,出错的机率就大大降低。 我很庆幸自己当时诚实地面对了负面情绪,并且及时和人交流。我知道许多人选择了隐忍不言,由于负担过重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 我曾参加过一次心理健康讲座,讲员讲述了用祈祷和读经的方法疏解负面情绪。 第一步就是要承认自己有负面情绪,然后才能进入疗愈的阶段。疗愈的方法包括读经,思考耶稣对类似的问题会有什么反应,在内心不断重审上帝的爱和宽恕,直到自己真正体会到属天的平安。 大家都发现,耶稣也有非常强烈的喜怒哀乐,所以基督徒也不必“佛系”。我们的喜怒哀乐本身的表达,就自带疗愈的成分。上帝接纳我们真实地表达自己情绪,并愿意提供及时的安慰和帮助,这样的表达在上帝面前是永远安全的。 另外,圣经历史,或者整个人类历史,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个人的不公正待遇。在旧约和新约的历史中,很多人都经历过疾病、家人的逝去或者至亲的背叛欺骗,甚至自己也犯了很大的罪,比如大卫。但是他们相信上帝的公义怜悯和宽恕,请求上帝公义的彰显,或者诚恳地悔改。即使环境让人绝望,但是他们不觉得孤立无援。 不要掉进烂泥塘 我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决心不屈服,除了祈祷依靠上帝的帮助之外,我也寻求环境以外的援助,包括请立场中性的人帮助自己分析情况,找相关的机构申诉。 有时周围的环境已经毒化,小环境内所有人都试图劝说受害者感觉有误,或者使用权威和人脉,利用教会讲台来指桑骂槐,施展群众暴力,冷暴力,甚至诽谤造谣去损害我们的个人名誉。这样的时候,示弱屈服其实会更加助长这样的不健康气氛,选择智慧地抗争不但保护自己,也有效地阻止恶势力的蔓延,这也是基督徒是对教会、社会应尽的一份责任。 不过这样的过程有可能很艰苦,无论对身体还是心灵,都是一种考验。 我的经验是,需要有真心爱你、保护你的家人朋友同事的支持,同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确认自己的行为的确无可指摘,而且千万不要在情绪激动时付诸行动,因为这样很有可能自己的言行也出现瑕疵,被心怀恶意的对方抓住把柄,将我们扯入“双方都有错”的烂泥塘里。 我思考过为什么会有这个“烂泥塘”的存在? 一方面很多人缺乏客观分析事物的系统训练,以至于知识和能力方面有欠缺,无法看清真相;另一方面有些人即使看得清真相,也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怯懦做法。人们更愿意看到一种表面上的和谐,而不愿意面对真正的问题,检讨改正,因为后一种选择明显要求更大精力的投入。 检讨错误也代表要查清事实,意味着会触及一些权威人士“偶像地位”。一旦有错的是“权威人士”,大部分人都会噤若寒蝉,不敢作声,深怕引火焚身,甚至出于各种私利,逼迫受害者妥协,以保全领袖或者教会的面子。这样的做法其实也是一种变形的偶像崇拜,因为他们将教会声誉,或者某些个人的面子看得比真理更重要。 避免受持续的伤害 必须指出的是,这样的情况不限于华人。在二战的初期,敢于反抗纳粹暴行的人也是少数。只有当灾难已经蔓延到自己身上,才清醒过来。 德国信义宗牧师马丁•尼莫拉(Friedrich Gustav Emil Martin Niemöller, 1892-1984。编注),于二战结束后,写了一首著名的忏悔诗《起初他们》,叙述德国的知识份子和牧师,怎样屈服于纳粹党的势力。 在他们的暴行初期,不断清洗异己群体时,德国教会因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维,没有及时发声反抗,最后等到厄运降临在自己身上的那一天,而那时不再有人为他们发声抗议。  我们也可能会经历这样的情况:被人霸凌伤害却没有人支持你;有些人出于私利甚至助纣为虐。这时孤独有时会压垮一个正常人的心智。 不少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迫屈服。但是我们必须记得一点,和谐不能以牺牲公义为代价,宽恕也不是被胁迫的结果。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是非,只有模模糊糊的“和谐”社会中,任何人的尊严和基本权利,都将无法得到保障。这不是上帝所喜悦的社会环境。耶稣在祂的时代,也没有容忍这样的社会氛围。 如果经历这样的情况,而且孤立无援,保护自己的一个有效的做法,就是至少暂时脱离这种有毒的环境,不让自己受持续的伤害,而且选择言说、发声,而不是沉默;以祈祷、咨询、向真正关爱自己的人倾诉,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用运动、艺术活动(绘画、编织、插花……)、亲近大自然等,为自己打开更广阔的空间。让自己看到,这些烦恼是万千世界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永远的依靠和盼望 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美和爱的存在;上帝也一直在那里看着我们,保护我们。 我自己就曾经从这样的迷雾中走过,并很感谢上帝的保护,让我没有沉溺于此不能自拔,也没有对上帝和这个世界失去信心——虽然世界不完美,但是我们不应该被沮丧吞没,因上帝永远是我们的依靠和盼望。 上帝在大自然中创造了丰富的生命状态和风景,人类心灵的世界也如此,它是一个如同大自然般的存在,有花草树木和四季轮替;有动物和谐相处的温馨,也有彼此争斗的激烈;有暴风骤雨、愁云惨雾,也有明媚的清晨、壮观的晚霞。 学会有智慧地看心灵世界中不同的律动和风景,就可以帮助我们以放松和随缘的心态去生活。当我们懂得上帝的慈爱和大能,我们就可以接纳我们内心世界的不同风景,并在危难的时候安心地依靠祂。 作者留学法国,语言学博士。现任教于芝加哥的西北大学。

    阅读全文…

  • 金继与复活——面对生命中的伤疤(陈世贤)2024.5.27

    家中的盘子摔破了,我试着将碎片拼揍起来,只见聚合的碎块间尚留着狭小缝隙——黏起来的容器疤痕依旧,像是我们生命中的伤疤。

    阅读全文…

  • 重塑预期,管理情绪 (杨坚)2024.05.01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24.05.01 杨坚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对人的情绪影响都很大。 圣经上说:“好信息,使骨滋润”(《箴》15:30),“有好消息从远方来,就如拿凉水给口渴的人喝”(《箴》25:25),都表明好消息会带来好的情绪感受。同样地,坏消息自然会带来糟糕的情绪感受:“人心忧虑,屈而不伸”(《箴》 12:25)。 有意思的是,不仅世间智慧告诉我们,人的预期会对情绪、感受起显著作用,耶稣基督的生平和圣经的经文,更早已蕴含这样的智慧。 下调今世的预期 美国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例如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在发布日,对股票市场走势有显著影响。它们或被认为是好消息,导致市场上涨;或被认为是坏消息,导致市场下跌。 而这些指数到底算好还是算坏,端看该指数是否符合市场的共识预期。如果指数本身不错,但仍差于市场的预期,那就算是令人沮丧的坏消息。相反,如果指数虽不佳,却好于预期,市场会认为这是令人愉快的好消息。 可见,金融市场如何决定消息好坏,由此产生怎样的市场情绪感受,“预期”是非常重要的! 投资界智者查理•芒格,把这个道理,推广到人生哲学。他对生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时代里的年轻人说:“我最好的建议是……降低你的预期, 你(人生)会更幸福。”(注1) 英国《金融时报》以标题的形式,把这个建议称为“查理•芒格认为的福音”(The gospel according to Charlie Munger: lower your expectations)。 有意思的是,芒格认为的“福音”虽不是真福音,圣经的真福音确实也早已蕴含了类似的道理,并由“福音的起头”耶稣体现出来(参《可》1:1)。 圣经记载(参《路》2:10-12),耶稣从所在的至高荣耀的天上,降卑生在又臭又嘈杂的客栈马槽里。祂不仅安然自若地出生在卑微之处,并且在世过了简朴的一生。 耶稣这种极致的“自己卑微”,从人的角度看,就体现了祂主动的巨大的当前预期下调。如圣经写的:“(耶稣)祂本有上帝的形象……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 (参《腓》2:6-8)。 耶稣降卑所展现的主动下调当前预期,极大地帮助我这个原本相当骄傲的人,去应对生活中不顺己意,甚至明显不公的情形——那都是让我糟心、窝火、情绪不好的事情。 有些事情很小。比如,我和本学院教授和工作人员参加全校活动。其中唯有我一个是华人,更是唯一担任系主任的。活动结束后,其他所有人都领到学校提供的午餐票,我却一直无人理睬——即便我和另一个同事,特意去和负责活动的人说明了情况。 我本能地感到被歧视的难受! 有的事就更大些。多年前,为了成立一个重要的研究中心,我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帮助学院成功获得巨额捐款,学院领导因而应许给我研究中心的研究主任职位,还让我继续设计此中心的发展蓝图。 结果,这个职位和我的发展计划,以及其他成果,被全盘转让给与领导关系密切、但没有多少相关专长的同事! 遇到这些事情,我真的是只有靠着思想耶稣在世上时如何忍受种种不公,才能迅速地调低自己的当前预期,尽快恢复心平气和。即便有时不能完全想开,至少我能先忍下那口气,不过于受糟糕情绪的影响,直到上帝引领我,化解所有心结。 乐观的未来预期 美国的金融市场,不仅与预期相比较,判断消息的好坏,而且也高度关注美联储的“前瞻指引”,即对未来利率可能走势的表述。 换句话说,利率的未来预期,也对金融市场起显著影响。 圣经清晰地揭示,乐观的未来预期,就是基督里拥有的荣耀盼望,能够让有属天智慧的人,不再局限于当前预期和实际发生的,而是能够超越当前的困境,和由此而来的糟糕情绪,活出不同的生活。 再以耶稣为例:“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便坐在上帝宝座的右边。”《来》 12:2)。 “那摆在前面的喜乐”,是耶稣离世才发生的,从人的角度看,这就是乐观的未来预期。 “十字架的苦难”和“羞辱”,则是耶稣当时就要承受的。 尽管耶稣早已知晓,并准备好上十字架,但真正要发生时,祂依然面临巨大的试探。在客西马尼园,“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如大血点滴在地上”(参《路》22:44)。 然而,为遵循天父的旨意, “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 耶稣“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   同样地,敬虔的基督徒,“都是存著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又承认自己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来》11:13)。借着信心,这些人拥抱乐观的未来预期,并“欢喜迎接”, 因为这是上帝“所应许的”赏赐和荣耀。虽然他们仍生活“在世上”,“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但仅仅是“从远处望见”,就让他们在今世的生活不同。 我认识几位弟兄姐妹,有婚姻和家庭生活的痛苦。为什么基督徒还要经历这些痛苦呢?按照宗教改革先驱约翰·加尔文的看法,上帝其实并没有应许每个基督徒,能得到今世的种种幸福。上帝这样做的理由,恰恰是为了让基督徒能够更好地定睛于永恒。 加尔文在《基督徒生活手册》中,如此写道:“总之,我们整个的人都为物质的引诱所迷惑,只知道寻求世界的幸福。为对抗这种邪恶,上帝以苦难继续不断地使祂的儿女知道,现世生活是空虚的。”(注2) 这些苦难包括,“为使人们不致过分沉浸于享乐的婚姻生活,祂或使他们因配偶不良而感痛苦,或使他们因子孙不肖而自觉卑下,或因子嗣缺乏或夭折而悲痛。”(同注2) 清教徒领袖理查·巴克斯特,在《圣徒永恒的安息》中持有类似观点,并特别指出,基督徒不应该错误地认为,在世上的生活能够享受到真正的安息。 加尔文的话提醒基督徒,在沮丧时,不仅要下调对婚姻和生活幸福的当前预期,不要怨天尤人,更要有意识地去思想永恒中,美好的未来预期。 我切身体会到,这会有效地带来情绪上很大的宽慰,让人不再那么难受。 很不完美的我们,必须更努力,去克服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自身的软弱不足。上帝很大可能会,但也有可能不会,让我们的婚姻和家庭更幸福美满。最重要的是,既然存著未来的盼望,我们就不应该让今世的挫折、失望,过分影响自己的情绪,将自己击倒。 错误的预期模式 在形成预期时,正确的思维模式很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尽可能避免形成严重的预期错误、情绪上受到不必要的困扰。 我们有许多思维的误区。以一个最常见的线性思维模式为例:当人一段时间内,生活比较平顺,线性思维模式就会引人形成“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应该也会好”的预期。很多人基于这样不切实际的乐观预期,做出错误的影响长期生活的决定。待到生活的风浪突然袭来,就惊恐不已,情绪跌到谷底。 其实,圣经早就明言:“人生在世必遇患难,如同火星飞腾。”(《伯》5:7)。查理•芒格持有类似的观点:“降低你的预期,也就是让你的预期更符合现实。”(注3) 另一方面,当人最近遇到公司裁员等坏消息,线性思维模式会让很多人不由自主地预测,后面要发生的事情八成也是糟糕的。不少人甚至极端地认为,这辈子估计没有什么翻身的机会了。这种绝望的情绪,常常可能让人不堪重负,以致崩溃。 在现实世界中,尽管线性思维模式在短期和局部范围内,是有一定证据支持的,但查理•芒格以他的投资经验证实,非线性思维模式,才是更符合世界运行规律的正确思维方法。 更重要的是,按照“讲道王子“司布真的解释,上帝作为世界的创造者和护理者,祂恩典的工作方式,更清楚地表明了非线性思维模式的普适性。 司布真指出, 许多人处在艰难状况时,会祈求上帝赐给恩典,让事情峰回路转,有个出路。他写到: “(上帝)不会在星期天就有星期一的恩典赐给你,或在星期一就有星期二的恩典。在星期一早上,你一起床,需要的时候就有恩典赐给你,不会在(上个)星期六晚上就(提前)赐给你;你要 ‘每一日’ 得到这恩典——不会超过你需要的,不会少于你需要的。”(注4) 这些话告诉我们,上帝的恩典,常常在最需要的最后那刻,才突然来到。换句话说,前面一直不顺利而形成的悲观预期,是基于线性思维,并没有考虑到上帝恩典的奇妙作为。 结语 圣经告诉我们,人乃是上帝创造的。人的情绪感受,和其他一切,其实都按照上帝所立的规律,运作不息。…

    阅读全文…

  • 润潮中的扁舟(美歌)2024.04.29

    旅居泰国将近两年,两年以来,作为一名“润潮”的亲身经历者,我见证了人间的许多悲喜离合,挣扎与迷茫,不免有些感慨万千。

    阅读全文…

  • 鸡尾酒会效应(赞美)2024.04.06

    就在我软弱和灰心中,上帝借着好友的“鸡尾酒效应”,让我心中一亮——我可以调整耳朵去筛选、摒弃杂音,只接收来自主的声音。这是可以做到的! 

    阅读全文…

  • “鸡娃”父母,为谁辛苦为谁忙?(廖启宏)2024.04.01

    研究者发现,令人一生幸福的关键不在乎收入、地位、财富,甚至不是健康,而是关系(relationship)。

    阅读全文…

  • 卖了房子跟随耶稣才属灵吗?(冯欣)2024.02.26

    跟随耶稣的价值观却恰恰相反:耶稣多次讲,跟随祂的人,必须要付代价。而且是要付出自己核心价值的代价,远远超出房子、职业、金钱……耶稣要的是我的全人,甚至全然的生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