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3
-
福音派主流喉舌《今日基督教》(Christianity Today)雜誌,在2011年6月的社論中宣告:“我們必須相信,有《創世記》所描述的原始祖宗,並信他們能與上帝有屬靈的交往,這是正統基督信仰的底線。” 這立場的根據究竟是什麼?科學上的最新發現,對這立場有何挑戰?讓我們來做一點探討。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王偉成 作為上帝的工人——傳道,基本職責是傳福音,訓練門徒,並成全聖徒,建立基督身體,擴展上帝的國。保羅一再提醒教會,要“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弗》2:20),有“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執事要“固守真理的奧秘”(《提前》2:9),長老要“堅守所教真實的道理”(《多》1:9),並命令提多,使信徒“在真理上純全無瑕疵”(《多》1:13),命令提摩太“作無愧的工人,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5),且在《猶大書》中奉勸聖徒,“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的爭辯。”(《猶》3) 最近聽聞一些極端或異端的教導:上帝是三名一位,耶和華等於天父……我心裡難過、焦急。真怕一點麵酵使全團發起來,基督教淪為摩門教、耶和華見證人等異端而不自知! (一)“三名一位”的錯誤 有位牧師在書中說:“上帝就是聖靈,主就是聖靈;這就好比說:上帝就是主,主就是上帝一樣。不要把上帝與主分開,也不要把聖靈與上帝或主分開。我們稱上帝為主,稱耶穌為主,稱主為耶穌,和稱主為上帝,都是在稱呼同一位上帝。因為上帝只有一位,除祂以外,再沒有別的上帝(參《林前》8:4-7)…… “那麼聖經為什麼有父、子、聖靈3種稱呼呢?我們所信的上帝,到底是3位,還是一位呢?按照傳統的說法,我們所信的是父、子、聖靈三位一體,是3位,也是一位。聖經並沒有用‘三位一體’這個名詞,聖經只有父、子、聖靈3種稱呼…… “那麼聖經為什麼對這位獨一的真神有3種不同的稱呼呢?按照傳統的說法,上帝有父、子、聖靈3個位格,卻是一體,因此稱為‘三位一體’。但聖經稱上帝為父、子、聖靈,均各有其屬靈的意義,以表明上帝的所是、所作、所為,以及祂與我們的關係……子神是父神的化身。”(《認識聖靈》p. 16-17) 很明顯,他是說一上帝、一位格,卻有3種稱呼,而3種稱呼是為了表明上帝與人的3種關係,不是“三位一體”,乃是“三名一位”。這正是第3世紀異端撒伯流(Sabellius)的“形態論”(Modalism)的錯誤,是與今天“獨一神格五旬節派”(Oneness Pentecostalism)一樣的錯誤。 我曾經與“獨一神格五旬節派”的一位中國女牧師辯論,她堅持上帝只有一個位格(One Person),舊約稱為天父,在顯能力時稱聖靈,在今天新約時代,祂顯明是耶穌。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所謂 saving name),只有耶穌的名。她強調一定要奉耶穌的名施洗,不可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施洗。已經奉父、子、聖靈的名受洗的人,要奉主耶穌的名“重洗”! 的確,聖經裡沒有出現“三位一體”(Trinity)一詞,但這個詞卻歸納了整本聖經對上帝屬性與本質的啟示。“三位”是指聖父、聖子、聖靈,3位格永存、並存(three eternal co-existing divine persons)。“一體”是一個本體(Being),一個本首(Godhead),並屬同一神性本質(one divine nature: homoousios)。 綜而言之,“三位一體”是指,聖父、聖子、聖靈是3個神性位格(屬同一神性本質),永存、並存於一本首,是獨一上帝(One Being God:monotheism),不是3個上帝(tritheism)(參圖1)。 聖經啟示天父是上帝(《申》32:6,《賽》63:16、64:8,《瑪》1:6,《太》6:9,《約》6:27、8:18)。聖子主耶穌是上帝(《賽》9:6,《約》1:1、14、34,20:28,《提前》3:16,4:10,《多》2:13,《西》1:16、2:9,《來》1:2-3)。聖靈是上帝(《創》1:1,《詩》33:6,《林前》2:10、3:16,《徒》5:3-4)。然而,卻不是3個獨立的上帝,乃是一體(One Being God)獨一真神(《申》5:7,《林前》8:4)。 因為是三而一(Three in One Godhead,《約》10:30、38,14:10,17:21,14:16-20),即父在子裡,子在父裡,聖靈在子裡(《約》3:34),這就是教父Hilary of Poitiers 論三位一體所說的“彼此內住(mutual indwelling)”(圖2)──“三一神各位格相互彼此含有對方,就是一位格永遠包含對方,並被對方包含。” (註1) 奧古斯丁清楚強調父、子、聖靈的一體性與上帝的獨一性:“聖父、聖子、聖靈連結於神性的合一(divine unity),並屬同一本質(one…
-
本文原刊于《举目》63期 明道 美國著名女作家哈麗特‧比徹‧斯托所著《湯姆叔叔的小屋》(Uncle Tom’s Cabin,又譯作《黑奴籲天錄》),被林肯譽為“引發南北戰爭的導火索”。該書有兩個貫穿始終的主題:一是廢奴,一是信仰。而第二個主題,讀者往往誤解。 宣揚的不是宗教,是信仰 斯托夫人(1811─1896)出生在牧師家庭,做過教師。她在辛辛那提市住了18年,與南部蓄奴的村鎮僅一河之隔,這使她有機會接觸到逃亡的黑奴。她本人也去過南方,親自瞭解那裡的情況。奴隸的悲慘遭遇,引起了她深深的同情。《湯姆叔叔的小屋》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寫出來的。 此書於1852年首次在《民族時代》刊物上連載,立即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受到無與倫比的歡迎。林肯總統後來接見斯托夫人時,稱她是“一本書釀成一場大戰的小婦人”。 凡是讀過《湯姆叔叔的小屋》的人,都深深體會到美國黑奴制度的血腥、殘暴。該書廢奴觀點明確,呼籲社會變革,呼籲解放黑奴。對於讀者而言,社會政治的改變,可以帶來人權的保障、各方面的進步提高,是很好理解的。 特別作為中國讀者,我們早就學會了階級鬥爭的分析方法——《水滸傳》,是農民階級反抗地主階級;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揭露了資本主義的虛偽、黑暗;甚至《西遊記》,也是歌頌人民的反抗精神……那麼《湯姆叔叔的小屋》,當然反抗的是奴隸主階級的殘暴惡行! 所以,在閱讀《湯姆叔叔的小屋》時,我們很容易先入為主,以既有的思維模式,解構這篇名著,將其豐富內涵,簡單歸納為呼籲解放黑奴、揭露和譴責奴隸主暴行,然而,卻忽略或誤解了該書的另一個主題——宣揚“真正的信仰”──信仰耶穌基督! 斯托夫人此書常被詬病,認為她塑造的湯姆叔叔的形象,太有宗教氣息,缺乏反抗精神等等。其實這是對斯托夫人的誤會。斯托夫人不僅僅是“激進”的廢奴主義者,更是“激進”的宣揚福音、反對“虛偽的教會”的基督徒。如果能夠仔細、客觀地通讀本書,會發現,作者對“基督教”有很多批判——有時直接描寫或評論,有時則藉著書中人(主要是聖克雷爾)的口進行。其批評很深、很透徹,甚至超過了許多教外人士對基督教的批判。 斯托夫人沒有宣揚基督教的外在形式,她宣揚的是:人,要信仰耶穌基督,要遵行聖經的教訓,真實認罪、悔改、信上帝! 斯托夫人的信仰觀,在書中一貫體現 ×信仰的作用──改變人和社會 斯托夫人並沒有把人物簡單地按照所屬階級貼上標籤。人的行為,除了受到自身地位的影響,也受到信仰的影響。有像瑪麗那樣雖然參加教會的聚會,卻刻薄、自私,也有像菲尼亞斯那樣,雖然不參加聚會,卻正直、善良幫助奴隸逃脫。 奴隸主中也有心地善良的,奴隸中也有殘暴的。例如,湯姆的第二個主人,奴隸主聖克雷爾,待奴隸很優厚。這除了天性使然,也與母親從小給他的信仰教育有關。聖克雷爾的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以聖經為人生指導。 在書中有一個場景:聖克雷爾的妻子瑪麗聚會回來,告訴聖克雷爾,講道的博士引用聖經,論證奴隸制度是合理的,有的人生來就是伺候人的,等等。這種講道,顯然很合瑪麗口味。 瑪麗批評聖克雷爾一天到晚在外跑,就是由於他不喜歡宗教。聖克雷爾反駁:“宗教!你們在禮拜堂裡聽到的那套玩意兒,就算是宗教嗎?那種拐彎抹角、可上可下,以便迎合自私自利的世俗社會中,各種歪門邪道的玩意兒,也算是宗教嗎?我這個人生來不敬神明、庸俗而愚昧,那種比我的本性更可恥、更狹隘、更不公正、更不顧他人死活的玩意兒,也算是宗教嗎?不!如果我要尋找一種宗派的話,它只能高於我自己的本性,絕不能比它低。” 這段話,說得真夠痛快。虛偽的信仰,只是人為自己罪行辯護的藉口、牟利的工具。在與堂姐奧菲利亞小姐的一次對話中,聖克雷爾說,黑奴中很多人沒有正常的道德觀念,偷竊、醉酒十分普遍,沒有正當的謀生技能。當然,這不能怪他們,他們的肉體、靈魂,已經被佔有、剝奪,沒有指望。如果把這樣的人,一下子解放,推出莊園、推向社會,不知道會成什麼樣子? 通讀全書,我們可以肯定,這絕不是聖克雷爾的藉口,不是他想保住自己的奴隸主地位。他知道:“這是一個絕對遭天譴的制度。”“全國人民都對奴隸制度感到不滿。奴隸制度不僅對奴隸不利,對奴隸主也沒什麼好處。” 他認為,某種意義上,改變人比解放人重要,比改變社會結構重要。難度更大。解放可以用戰爭,用法律,但改變人“太費事”。不過“費事”卻很有效。這個“改變”,其實就是使大家成為虔誠的信徒(不是“教徒”)。 ×信仰的表現──愛 斯托夫人認為,真正信仰耶穌的人,心中一定生發出對別人的愛。此觀點,在奧菲利亞小姐教育托蒲賽時,生動地體現。 聖克雷爾戲謔堂姐奧菲利亞小姐,給她買了一個小黑奴托蒲賽(Topsy),讓堂姐和小黑奴同住,教育她。托蒲賽是一名不知來自何方、“衣衫襤褸”的小女奴。她認為既不是上帝造了她,不是她的母親造了她,“我想我是自己長出來的。我不相信有誰造了我。”(英語因此有了成語“grew like Topsy”,像托蒲賽一樣成長,比喻一種自生自長、放任自流的生存方式)。 托蒲賽沒有任何是非觀念,很難教育。奧菲利亞和顏悅色地教育她,全然無效。奧菲利亞問她:為何不好好做人?她回答:“哦,小姐,恐怕我是挨揍挨慣了。挨揍對我很管用。”她被打後,向其他小黑奴炫耀:“哈哈!菲利小姐還揍人呢,她連一隻蚊子都打不死!我原來的主人才叫會揍人呢,直打得我皮開肉綻,真是厲害,那才真叫會揍人呢!” 奧菲利亞小姐在托蒲賽的教育上(知識、生活、信仰各方面)費盡心血,但收效甚微。我們不能否認,奧菲利亞小姐有愛,她所做的,例如為托蒲賽洗澡,實在讓人佩服。“描述一個沒人理睬、邋遢的孩子第一次浴洗的具體過程,對文雅人來說實在有些不堪入耳。事實上,世界上有成千上萬的人,迫不得已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和死亡……奧菲利亞小姐真可以算得上是心誠志堅,言出必行。她勇敢地擔負起為托蒲賽擦洗之責任,沒放過任何一處令人作嘔的髒地方。” 然而,奧菲利亞小姐的這種愛,還不能算是斯托夫人提倡的,超越性的來自上帝的愛。雖然奧菲利亞是虔誠的基督徒,做事極其認真,為人極其正直,但她對托蒲賽有偏見,有時候甚至有些厭惡。儘管她儘量掩飾、克制,但“孩子們總是很敏感的,別想瞞住他們什麼。只要心中稍微有點嫌惡他們的想法,就算你想盡辦法用物質籠絡他們都沒用,他們是一點都不買帳的。這些事看來很奇怪,但就是這個樣子。” 而小女孩伊娃,真正地用基督的愛來愛托蒲賽,終於感動了頑石一樣的孩子。當伊娃熱切、動情地撫摸著托蒲賽說: “噢,托蒲賽,可憐的孩子!誰說沒人愛你呢?我就愛你!托蒲賽,我愛你,因為你無父無母,孤單一人,可憐無依,受盡欺負。托蒲賽,我愛你。” 瞬時,“一道真誠信任的光芒,一道聖潔無私的愛的光芒,竟穿透了那孩子蒙昧、黑暗的心!”…
-
“北風啊,興起。南風啊,吹來。吹在我的園內,使其中的香氣發出來。” (《歌》4:16) 有時候,神用猛烈的狂風來試煉他的孩子們,為的是要開發隱伏的恩典。火把將它投在火中焚燒的時候;照樣,一個基督徒最豐富的靈命,也是在各種苦難和試煉下掙扎出來的。一個壓傷的心,才會發出神所愛聞的芬芳來。
-
“我的恩典是夠你用的。”(《林後》12:9,) 總當將神的事實看為事實,千萬不要將事實當作希望、懇求;甚麽時候你相信一個事實,你就會發現這個事實是有能力的。
-
埃及需要什麼? 上周,埃及軍方控制的政府與莫爾西(Mohamed Morsi)支持者之間的衝突和流血,引起普遍的關注。迅速飆升的死亡數字,示威者被殺傷的圖片和報導,令人震驚。一直作為局外人的埃及“少數民族”– 科普特基督徒(Coptic Christians)也被捲入其中,不少教堂被焚燒。有傳言說是因為他們支持軍方政府而遭報復。 埃及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突如其來的事件讓我們發現我們都太不瞭解埃及了。有多大的矛盾可以導致要動刀兵?“科普特基督徒”又是誰? 據說地處大沙漠的埃及,面臨著巨大的人口過度增長和耕地遠遠不夠的困境,一半的糧食靠進口。埃及需要麵包,但政府可以用來進口麵包的錢越來越吃緊。莫爾西上臺時給國民所保證的生計改善無法兌現。僅執政一年就喪失民心。動盪的埃及進一步打擊埃及的經濟,高漲的失業率驅使年輕人走上街頭。 埃及需要廉潔的政府,以及民意在國家治理中的體現。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推翻了獨裁的穆巴拉克統治,希望有更合理的利益分配。然而在僧多粥少、為利益不惜劍拔弩張的亂局中,民主的機制又顯得弱不經風。 我想埃及不僅需要建立良性的民主機制,還需要有超越利益之爭、勝過民族冤仇的崇高理念。不知道科普特基督徒們,能不能從他們古老的信仰中重新找回這一寶藏呢? 科普特基督徒早在西元500多年的時候就從當時的“主流”基督教會中分離了出來。遠比後來天主教和東正教的分裂早500年。以我有限的神學和教會歷史知識,我搞不太懂那導致他們分裂的神學之爭。粗粗看他們教堂的樣式,我也只能說曾似相識。 埃及也曾經是基督信仰最普及的地區,也擁有對基督教信仰影響深遠的亞歷山大港。然而分離後的科普特基督徒未能持續信仰的影響力,反而他們多數的後代昄依了伊斯蘭教。他們自己變成了只占10%人口的少數民族。 聖經在這些存留的科普特基督徒中應該還被宣讀和高舉吧?那位為罪人而死的耶穌,以及祂那在仇恨中播灑愛與饒恕的生命應該還被傳遞吧?他們能不能發出哪怕是微弱,但卻是超越利益和仇恨,帶來和解和和平的聲音?一個被冤仇充斥的屬靈沙漠,需要注入公平、公義的生命的清泉。
-
“他們就把石頭挪開。耶穌舉目說,父啊,我感謝你,因為你已經聽我。”(約11:41) 這真是一個奇怪的,反常的秩序:拉撒路還在墳墓裡,可是感謝已經先有了。但是我們的主耶穌卻為著那尚未成就的事情感謝!感謝發生在恩典到臨之前,深信恩典已經在半途了。
-
“要作大丈夫,要剛強。”(《林前》16:34) 不要求安樂的生活,要求作剛強的大丈夫。在一個安樂的,放縱的生活中,神不能引領我們前進。安樂的生活不能引領我們向上,只會帶領我們向下。偉大不是從一條為你開好的現成的青草路上來的,乃是從一條要你親手去鑿的道路來的。
-
請為埃及的基督徒禱告 8月14日,埃及軍政府以武力鎮壓前總統穆爾希(Mohammed Morsi)的支持者,造成5百多人的死亡,3,000多人受傷。 自前總統穆爾希下台以來,他的支持者穆斯林兄弟會(the Muslim Brotherhood),就指控基督徒有分於穆爾希下台,因此開始對基督徒的攻擊和迫害。隨著週三的鎮壓,對基督徒的迫害更加劇。 Erick Stakelbeck,一位CBN(Christian Broadcasting Network)的反恐分析師預測,穆斯林兄弟會絕不可能因鎮壓而屈服,情況只會更糟,因為他們原是回教的一個恐怖組織,深信暴力和聖戰,他們很可能會號召一場聖戰來對抗埃及軍政府。 請為埃及境內的少數基督徒代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