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成
一个有新生命的人,一定常常经历圣灵的感动。但是,如何分辨“圣灵的感动”和“自己的冲动”呢?
“圣灵的感动”或简称“感动”,是在教会圈子中常被滥用和误用的用语。一厢情愿的单恋,却认为是圣灵的感动;不喜欢参与教会事奉,便说:“没有圣灵的感动!”
到底什么是“圣灵的感动”?
笔者尝试把圣经中有关圣灵感动的经文都找出来,特别新约部份,因为新约教会时代又称圣灵时代,在这方面的教导比较清楚。经过分析整理,发觉圣灵一般是在下列几方面感动人:
一.感动人认识耶稣基督,让人知道祂就是主,是救主。因为圣灵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为耶稣作见証。见《约》15:26,《太》22:43-44,《路》2:27-30,《林前》12:3。
二.感动人悔改以致得救、成圣。见《约》16:7-8,《帖后》2:13。
三.感动人明白圣经真理。见《约》16:13。
四.感动人想起主的话,而得安慰、激励。见《约》14:26。
五.感动人去关怀别人,去传福音。见《罗》9:1-3,《徒》8:26-30。
六.感动人见异象,看见上帝的荣耀,看见传福音的需要。见《徒》16:6-10,《启》4:2,《启》21:10。
七.感动人传达上帝的心意,写下上帝的预言,特别是指圣经。见《彼后》1:20-21,《启》1:9-11。
概括来说,按圣经记载,圣灵的感动通常与下列三方面有密切关系:
1.耶稣基督。 2.圣经。 3.传福音。
圣灵似乎没有感动人去处理日常起居饮食的惯例。我相信是因为不需要特别感动(指示),人也该知道怎样处理这些问题。倘若圣灵在人的日常起居生活中给予特殊的 感动(启示),必定是有不寻常的原因和目的,如彼得在约帕的经历(《徒》10:9-16)。那只能视为神蹟、特例,不能当作一般性的原则。
赖在床上,等圣灵有感动才起来,可能会睡到永远!
呆在家里,等圣灵感动才去买菜,可能会饿死!
常把“圣灵的感动”挂在口边的人并不就表示尊重上帝。相反的,很可能是蔑视了上帝创造的智慧和大能。上帝所创造的不是一些要上发条才能走动的机械人,乃是有 能力在多方面可以独立处理事情的人。上帝并不是把人扣得死死的暴君,祂是仁爱的天父。人只要遵从圣经的原则,就该知道怎样处理生活,并不需要凡事都靠赖圣 灵的感动。
交男女朋友不需要等圣灵的感动,选对象更不要凭“圣灵的感动”,因为那很可能是一厢情愿的冲动。
在交友恋爱的过程中,基督徒应该祷告。祷告求圣灵帮助你更认识自己,更认识对方;祷告求圣灵帮助你有勇气往前走,也有勇气往后退;祷告求圣灵帮助你能够凡事谨慎慢慢走。你也可以祷告求圣灵感动你,让你能常常想起主的话,以免走上不该走的路,做了不该做的事。
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若自己有能力,就不必等圣灵的感动才行动。有感动当然要动,没有感动也应该动。
圣经说:“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辞,就当向那应得的人施行。”(《箴》3:27)“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加》6:10)
邀请弟兄姊妹参加祷告会,常遇到的答复是:“没有感动。”
主耶稣对一群没有感动的门徒说:“起来,祷告!”(《路》22:45-46)祷告就有感动,不是等到有感动才祷告。门徒在祷告后,地都震动(《徒》4:31)。人当然也受感动了!
协助教会推动圣工,关怀主内的弟兄姊妹,不必圣灵感动也应该有所行动。因为这是我们应该尽的本份。假如有困难,真的不能参与事奉或不能帮忙别人,就不必勉 强,更不必用“没有感动”来作搪塞的理由。倘若身体软弱,当然需要休息;工作(功课)忙碌,无法抽身,大家可以谅解;情绪不好,也是可以体谅的。总而言 之,不要轻易地说:“有感动”或“没有感动”。要正视自己的责任,要探讨困难的原因。随便把“圣灵的感动”搬出来,诉诸终极的权威,就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人若真是渴望得到圣灵的感动,先决条件是要有顺从圣灵的心,没有顺从圣灵的心,得到感动也不会动。顺从圣灵(上帝)由顺从人开始。圣经说:“不爱他所看见的 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约壹》4:20-21)同理,顺从圣灵的,也当顺从人。倘若人的吩咐与上帝的吩咐有冲突,基 督徒当然应该顺从上帝不顺从人(《徒》5:29)。但假如人的吩咐并没有违背圣经真理,我们就应该顺从人。一个基督徒在家里不听从父母,在学校不听从老 师,在团契不听从辅导,在教会不听从牧师,在社会不守规矩,他若说:“我听从圣灵的感动”,就是自欺欺人!
撒母耳仍是孩童的时候,有 一天晚上,他已经睡了,上帝呼唤他,他以为是老祭司以利叫他,他便立刻起来跑到以利那里。以利说没有什么事,就打发他回去睡觉。不久撒母耳又听到呼唤,他 立刻又起来,结果仍是空跑一场。如是者三次。半夜被吵醒多次,是顶不愉快的事。撒母耳虽然是孩童,却没有一句怨言。当时以利虽然年老糊涂,撒母耳还是尊重 他,顺从他,于是上帝的启示就临到撒母耳,圣灵的感动就临到他。
我盼望弟兄姊妹都有顺从圣灵的心志,盼望弟兄姊妹都常得圣灵的感动,以致我们更多认识主,更诚实悔改,更明白圣经真理,更多想起主的话,更热心传福音,使生命更成长。
作者是檀香山华人信义会的牧师。
本文原刊于《进深特刊》第三期,1998年。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