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的大教堂(陆加) 2014.05.19

陆加

本文原刊于《举目》网站言与思専栏 2014.05.19

五百年的大教堂

因工作机会,我第一次踏上了欧洲大陆,下榻在比利时的小镇,代勒河畔(Dijle)的梅赫伦(Mechelen)。这里浓厚的文化气息果然名不虚传:无论是狭长的碎石小路,两旁历史悠久的建筑,橱窗里的物品,游人们骑的自行车,餐馆的功能表,河边、桥头摆放的鲜花,似乎都凝聚著几百年的文化积淀,有着风吹雨打的磨损和不断的更新与复苏。再加上比利时有三种官方语言(法语、荷兰语和佛兰德语),更显得这里文化的厚实和悠长。

我们的旅馆里也随处陈列著估计是卡特蒸汽机时代的铁器,房间里、走廊上虽早已是现代化的布置和装饰,设计者仍然特意把这座古老建筑曾有的古旧的、残破的砖墙留下一部分,涂上了白漆与现代化的结构交融在一起,像是与匆匆过往的游客们讲述著从历史到今天的演变。

然而,梅赫伦最醒目的还是在这一排排的建筑群当中高耸的大教堂。教堂的前面是个铺满石砖的广场,教堂的一端是个钟楼,在上面可以俯瞰全城。如同篮球中锋站在一群幼稚园的孩子当中,这个教堂有着统管、保护全城的气势。

在濛濛细雨当中,我和同事一起走进了这座圣朗博尔德大教堂(St. Rumbold’s Cathedral)。巨大的崇拜大厅几乎看不到顶,人一下就渺小了,也安静了。这个巨型建筑教堂的部分,是从13世纪初叶一直建到16世纪中叶,才正式使用;而连在大厅南端的钟楼原本想建到167米高,成为世界第一钟楼,由于种种原因,那个77米高的尖顶只盖到7米就停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半截的样子,成为这座大教堂的独特之处。

虽然只修到了100米高,这在500年前仍然是伟大的建筑奇蹟了。无疑,这里凝聚了信徒、政府和民间巨大的投入,在金钱、智慧和创造力上,聚集了几百年的精华。

我从来都对古老的教堂和教堂艺术不感兴趣。直到这次走进真正的大教堂,看到顶天立地的彩绘玻璃,多人合抱的大木雕上雕刻着亚当犯罪、挪亚洪水、直到耶稣的十字架救恩的故事,以及纪念历代圣徒的雕塑和他们的事蹟,再加上宏伟的建筑本身带来的宁静、庄严,我才感到我对这段“辉煌”的教会历史和欧洲历史了解的实在太少了。

欧洲历史和教会历史真是无法分割,古老的教堂向人们陈述著历史上基督信仰和她所衍生的社会文化,是曾经如何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占据着时代的重心。可惜的是现代的西方文明好像不喜欢,也在不断淡化、剔除信仰的成分,试图把一切都用人本的历史来解释。而如今走进大教堂的人们,包括我的兴致勃勃的同事们,他们来瞻仰、感叹的仅仅是人文的成就,只有极少数是来祷告的了。这实在和我们到颐和园、故宫走一趟的心态差不多。

问及我的同事,他们大都可追溯到他们欧洲的祖先,其中也不乏有敬虔的牧师和信徒,不过到今天这一代,基督信仰在他们身上已经演变成一套不错的人间的伦理体系,对上帝的敬拜和信从已经荡然无存。这座欧洲小城也是如此,他们充满对历史、文化、美的尊重,这座500年的大教堂也被精心的保护着,但是如果用使徒保罗所描述的基督信仰来对照的话,那如同“宝贝放在瓦器里”的信仰,如今只有这“瓦器”变成了宝物被珍藏着,而真正的“宝贝”却难寻踪影了。

这使我想到在大陆日益兴旺的基督信仰中,会不会上帝要引我们走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因为这些追随耶稣的人当中,想找一个可以聚会的地方都可能受阻挠,建好的教堂也会被不可思议的拆除。也许人的天性太喜欢着眼于“瓦器”的品质,而上帝藉用人间的不公平、不合理来建立祂的儿女,使他们可以一代代把心思和眼目定睛在那永不改变、永不摇动的宝贝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