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品书香专栏2016.01.12
文/博时
网络发达的今天,纸张阅读越来越少。前不久,在小组活动时,陈亮弟兄赠我《寻找•苏慧廉》一书。该书曾入选2013年度十大好书(参“深圳读书月”与《经济观察报》http://www.eeo.com.cn/2014/0210/255916.shtml。编注)。
读后,笔者觉得,这确是近年来少有的好书。
少有人知
苏慧廉(William Edward Soothill,1861年-1935年),英国人,杰出的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欧洲一流的汉学家。他一生最好的时光,都在中国度过。
在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的中国,苏慧廉的名字与许多历史大事件关联密切。然而他的故事,却少有中国人知。
20岁出头的他,漂洋过海从英国来到中国(他的未婚妻也追随而来,孩子亦出生在中国)。他在温州定居20余载,设立禁烟所,修医院,建学堂。
苏慧廉学习温州方言,编撰便于外国人学习的《四千常用汉字学生袖珍字典》,并向西方介绍中文典籍。
由于他在教育方面的杰出才能,他被聘为山西大学堂的总教习。晚年受聘牛津,成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他是中英庚子赔款顾问委员会的英方代表,推动千万英镑退还中国。
苏慧廉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时期,而他的历程,也是那个时代的缩影。理雅各、李提摩太、赫德、严复、王国维、蔡元培、吴佩孚、胡适、顾颉刚、费正清,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苏慧廉有着或近或远的联系。
关于作者
《寻找.苏慧廉》的作者沈迦,1969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毕业于杭州大学新闻系,后获浙江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沈迦曾任《温州日报》的记者、编辑,后来成为企业家,获第7届温州市“十大优秀青年”、2003年温州市“十大数位人物”,2004年入选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等等。
沈迦著有(或合著)《文化人换笔》、《汉字简化说略》、《温州话》、《普通人——甲乙堂收藏劄记》、《夏承焘致谢玉岑手劄笺释》等书籍。
他的家庭,蒙受了上帝的恩赐。正如他在《寻找•苏慧廉》的扉页上说,这本书献给他的祖母。他的祖母,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受祖母的影响,才接受福音的。
万里追踪
沈迦在《温州日报》文化版当记者、编辑时,发现几乎所有与温州开埠有关的历史书籍和报导中,都会使用一张照片——那张照片来自一本英文书《中国使命》,拍摄者为“苏慧廉”。
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大家夏鼐(温州人),在北京旧书摊上买到了这本书,后来交予温州图书馆,作为善本收藏,不准外借。
因为沈迦有《温州日报》的记者身份,所以他可以在图书馆借阅这本书,偶尔复印一两页。
时间久了,沈迦越来越感到好奇。他查阅了温州的地方志,以及能够得到的所有相关材料,也只能隐隐勾勒出苏慧廉在温州时的大致轮廓。
苏慧廉身为英国“偕我会”(后来改名为“循道公会”)派到中国的传教士,到底是什么时候来的温州?除了建立“城西堂”这所教堂,又做了什么?什么时候离开温州的?之后的命运呢?
这些问题,在后来10几年里不停发酵,成沈迦的心结。
在新千年的第一年,即2000年,沈迦欲与同事合作,撰写《老温州》这本书,计划从在温州的传教士写起。
他们搜集资料,采访相关人物。然而,由于温州的资料实在有限,刚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这个美妙的构思不得不搁浅。
终于到了2007年,事业小有成就的沈迦,内心再次被拨动。
于是他放下一切,进行了长达6年的万里追踪——他走访了加拿大、美国、英国、台湾、香港、澳门、上海、太原、北京、温州等地,及其图书馆、博物馆,拜访了苏慧廉生活过的城市。重返历史现场,寻找相关人士的后人。收集了一百多位国内外作者的专著,查阅了40多部文史资料、地方志、年鉴、辞书,20余种报刊资料,及个人自印本、未印本10多份,访谈了30多位相关人物……
涌泉之恩
这本近40万字的长篇著作,再现了苏慧廉的一生。
苏慧廉是杰出的传教士,著名的教育家。在中国近代史上,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
作者用大量历史资料,记述了苏慧廉从出生,到温州传教,到太原任职,以及到英国牛津大学任教授,直至最后逝世,真实地记载了他的一生历程。
这本书,正面、客观地记录了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改变了很多人对传教士的印象。多少年来,中国社会一直妖魔化传教士,说他们是“文化侵略者”,说中国的贫弱是他们带来的。
茅于轼先生说过:一个国家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穷的原因,更可怕的是错怪了穷的原因。所以,沈迦在做客新闻栏目时,说了一句话:传教士群体对我们有涌泉之恩,但我们是滴水未报。
这本书也填补了温州的基督教发展史。
由于政治生态等原因,各地的基督信徒都是零碎地了解基督教的发展史。相关的史料更是贫乏,也少有人系统性地整理。
而本书,通过主人公在温州建教堂、修医院、办学校的过程,及其一生的传奇故事,再现了基督教在温州的传播过程,梳理和完善了温州基督教的历史。
本书历时6年,跨越3大洲,用翔实的史料,还原了苏慧廉百年前的人生轨迹,也描绘出大时代的波澜诡谲。日光之下,众生如蚁。对历史的追溯,不光是为了这些不能忘却的纪念,也是还历史一个公正。
作者来自浙江温州。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