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
文/董家驊
雷興是基督徒,在美國讀書,熱心參與教會和學校團契。他平時在社交媒體上很活躍,常常轉貼時事評論,或發表自己的感想。
有一天,雷興發現,班上一位話不多的華人女同學王倩,在她自己的微博上轉貼了一篇文章,《教會沒告訴你的事》。文章裡是對基督教的各樣攻擊和嘲諷。
出於捍衛福音的熱情和傳福音的使命感,雷興隔天在自己的微搏上轉貼了一篇文章《敵基督的伎倆:拆穿惡者的謊言》,“同場加映”,再轉一篇《相信基督教的偉大科學家》。
隔了幾天,王倩又轉了一篇《被宗教愚弄的科學》。
往後幾天,不只雷興和王倩,連他們的朋友也開始轉貼各式各樣的文章,有的捍衛基督教,有的嘲弄或批判基督教。標題一篇比一篇辛辣,雙方陣營的聲量也愈來愈高。
這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情節是否很熟悉?過去幾年,每當遇到重大的公共議題,微博、臉書、微信和其他社交媒體,頓時成為兵家必爭之地。不同立場的人各自集結,旗幟分明,互相攻擊。
思考六大問題
進入21世紀,受惠於互聯網科技,只要有網路連線,人人都可以進入公共空間發言,表達自己的意見。在上一個世紀還屬於少數菁英的公共議事空間,不知不覺間已經屬於全民。基督徒在公共平臺和社交媒體上發言,也成為見證福音的方式。因此,如何在公共空間發言,成為基督徒學習的課題。
在公共空間談公共議題之前,我們可以先思考幾個問題:
1. 我的情緒——面對某個話題,我有什麼樣的情緒?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情緒?
2. 溝通的對象——我在對誰說話?我要和誰溝通和對話?
3. 談論的範圍——我要談論的內容,是屬於哪個範疇的?是要表述事實,是抒發情感,還是辯證立場?
4. 有無同理心和理解——我有沒有試著用同理心,去瞭解他們為何有那樣的感受和想法?
5. 溝通的策略——我要用怎樣的策略,來表達我的立場?
6. 溝通的態度——我的表達方式和態度,是否反映出所信靠的福音?(註1)
問題一、面對自己的情緒
《詩篇》139:23:“上帝啊,求你鑒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試煉我,知道我的意念。”
基督徒在回應別人的問題時,應該先釐清自己的情緒:自己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反應?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是未經反省的情緒,是一時激動。
帶著情緒回答問題,未必不好。一篇好的文章,多少帶有感情。但是容許未經反省的情緒無限制地表達出來,可能使人在表達時失去理性,也使讀者失去繼續閱讀的動力 。
問題二、我在對誰說話?
“向什麼樣的人,我就作什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
現今網路上很多文章,沒有搞清楚自己要針對誰表達觀點——我這一篇討論同性婚姻的文章,到底是針對基督徒寫的,還是非基督徒?
若是對基督徒的,那麼立論和論證的基礎,當然應該包括聖經經文和教會傳統。若是針對一般的社會大眾,則需要增加大眾能接受的文本和論述來支援自己的立論,而不是一味地引述聖經。
可見,清楚自己的寫作對象,可以幫助我們釐清該用什麼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論點。對不同的族群,要使用不同的論述方式,尋求對方的理解,甚至認同。
問題三、在哪個範疇內討論?
德國哲學家和社會學家哈伯瑪斯(JürgenHabermas),把人類的語言溝通分成3個範疇:客觀世界、主觀世界和社會世界。
對於“客觀世界”之事,人以“真實”作為判斷標準;對於“主觀世界”之事,人以“誠實”作為判斷標準;對於“社會世界”之事,則以“適宜性”作為判斷標準(註2)。
舉例來說,如果要探討我家後院所種玫瑰花的品種(客觀世界),那麼談話內容的有效性,建立在所講的是否符合事實。但如果今天我要討論的是我對後院玫瑰花的感受(主觀世界),那麼有效性則是建立在“誠實”,意即我所講述的是否真誠地發自內心,是否表達了我真實的感受。
若我要談論的是該怎樣處理前院行人道旁的玫瑰花時,那麼評判的標準則不再是“真實”,也不是“誠實”,而是“適宜性”:我這樣處理玫瑰花,是否適當?
也就是說,我們需要釐清談論的內容屬於什麼範疇。範疇決定了我們談論的方法,以及用什麼來衡量內容的有效性。
問題四、溝通的首要目的是愛
釐清溝通的對象、溝通的內容後,我們也需要想一想:溝通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讓對方理解自己的立場?為了說服他人?
很多文章其實不適合放在社交媒體上。比如“同陣營的信心喊話”,這樣的文章其實無法達成溝通和對話,反而可能深化不同陣營之間的裂痕。
我們基督徒要與人溝通,應該先去“理解”和“同理”不同立場的人,學習用他們熟悉的文字和邏輯來溝通。“同理”是一種愛的表達。
舉例來說,在談論教育改革時,不論立場是什麼,我們都可以先試著去理解,為何對方會這樣看事情、他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真正害怕的是什麼,以及我們彼此間有什麼共同的理念和價值觀。
問題五、策略:展示福音
基督徒在公共空間的發言,當然不是一味迎合市場,放棄自己該有的立場。但遇到反對意見,就展開無謂的論戰,也不是太好的策略。這樣的戰文,會使得網路上的好戰份子,像鯊魚聞到血腥味,趨之若鶩。
那些真正想對話和溝通的人,卻會感到無奈,我們因而錯失化解對立和誤會的機會。
我很喜歡凱勒牧師(Tim Keller)的講道策略。
他常常先肯定當代文化中大眾所認同的一些信念,並加以分析,使隱含的信念浮現出來。他肯定這些信念中有價值的部分,但接著他會用聽眾所熟悉的詞彙和信服的權威,來表達他的立論。最後,他挑戰那些信念的有限性,向聽眾展示,如果人要堅守這些信念,耶穌基督的福音是唯一的解答和盼望!
他告訴過其他牧者,在講到“饒恕”時,可以首先引用社會學家的論點,承認當代西方社會的人非常重視自尊。不過,高舉自尊,會使人難以饒恕冒犯自己的人。接著可以指出,耶穌基督的福音怎樣使人謙卑和感恩,使人有力量饒恕人,也接受他人的饒恕(註3)。
這樣的策略,一方面與人既有的信念認同,另一方面又使人看到自身認識的局限性,繼而願意聆聽福音,從中尋找更美、更好的答案。
問題六、謙卑、溫柔和勇敢的態度
“只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 3:15)
福音不只影響基督徒回應的內容,更影響回應的態度。
富勒神學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前院長Richard Mouw認為,《彼得前書》3:15這段經文,正是基督徒在公共空間中,溫柔對待他人的根據(註4)。
如果我們要發自內心地溫柔待人,那麼我們的核心身份認同,必須建立在耶穌基督上,而不是建立在對議題所採取的立場上。
當一個人把自己存在的意義與某事或物綁在一起時,那個事或物就成為他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而今很多人把自己的身份認同建立在工作成就、與眾不同或他人的評價上。結果是,那些把自己的身份認同建立在工作成就上的人,很容易變成工作狂。他會非常在意別人是否肯定他的工作表現;那些把自己的身份認同建立在標新立異上的人,會刻意追求與眾不同。一旦發現自己與其他人在本質上並無不同時,就覺得失去了存在的意義和前進的動力。
如果我們把立場與自己的身份認同綁在一起,一旦在公共議題上遇到立場不同的人,我們就容易被激怒,採取防衛性或甚至攻擊性的過激反應。這樣的例子,在教會內和教會外都屢見不鮮。
基督徒的盼望是建立在耶穌再來和更新萬物上,不是建立在對方是否接受自己的立場,或是辯論中能否駁倒對方、贏得多數人的認同上。
基督徒的喜樂來自基督裡的盼望和新身份,也歡喜、慶祝可以在今生嚐到福音帶來的自由、接納和新秩序。當我們把自己的身份、盼望和喜樂放在基督身上,而不是要表達的內容上,基督的福音就影響我們討論事情的態度,也塑造我們回應公共議題的方式。
最後,直指問題的核心!
有時,最有力量的公共發言,未必是強硬地表達立場,而是直指問題的本質!有時基督徒深陷公共空間的泥沼中,不論怎麼回答,都不免得咎,就是因為圍繞著錯誤的問題打轉。
有一次,有人問Tim Keller牧師,單身的基督徒如何在性上得到滿足。Keller指出,真正的問題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所創造的人,如何得到滿足?
原本的問題,把焦點集中在性的需要上,但是 Keller 牧師把這個問題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人類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隨即,他用福音解答了這個問題。
這比強硬的立場,更能夠見證基督的福音!
註:
1. 在探討公共議題上,有5個人對我啟發甚大,分別是我的老師 Richard Mouw和Mark Branson,我所欣賞的牧師兼神學家Tim Keller,神學家Miroslav Volf,以及不斷和我對話和交換意見的好友 Charlie Wang。
Miroslav Volf, A Public Faith: How Followers of Christ Should Serve the Common Good (Grand Rapids, Mich: Brazos Press, 2011);
Richard J. Mouw, Uncommon Decency: Christian Civility in an Uncivil World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1992);
Mark Lau Branson, and Juan Francisco Martiìnez, Churches, Cultures & Leadership: A Practical Theology of Congregations and Ethnicities (Downers Grove, IL: IVP Academic, 2011);
Timothy J. Keller, Preaching: Communicating Faith in an Age of Skepticism (New York: Redeemer, 2015).
2. Jürgen Habermas,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Boston, MA: Beacon Press, 1984).
3. Timothy Keller, Preaching (New York: Viking, 2015), 118.
4. Richard Mouw, Uncommon Decency: Christian Civility in an Uncivil World (Downers Grove, IL: InterVarsity Press, 2010) 43.
作者為富勒神學院哲學博士。現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兼北美正道神學院與創欣神學院教師。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