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间接沟通”——改瘠壤为沃土(山眼)

山眼

本文原刊于《举目》52期

       自9年前信主以来,笔者就一直在北美某校园团契里服事。学校里,中国大陆来的学生越来越多。早些年,多是来读研究所的,与访问学者。随着中国越来越富裕,更年轻的,读大学本科的也来了。

       这些人20出头,朝气蓬勃。他们和上一代有着明显的差别:英语更好,更喜欢娱乐、时尚,以及高科技产品。他们的生活处处受网络和高科技的影响,他们的交友范围和方式也大大不同,对流行文化更为敏感。

        为了向他们传讲福音,我们团契添加了很多户外活动,业余时间也尽力在生活上帮助他们,又建立一个小小的图书馆,介绍《海外校园》杂志、《游子吟》等好书给他们。

        团契的亲善和友爱,对年轻学生有吸引力。每逢郊外远足或圣诞节、感恩节聚会,往往有很多人参加。不过,每周一次的查经班,来的人则明显少了。

        很多学生表示对基督信仰有好感。有些人决志,有些人受洗,甚至后来做了同工。但更多的人来了又走了,或是毕业回国,或是去了北美其他的地方。

        从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人的心灵对基督信仰的需要。可惜他们自己并不明了。有些人在寻找,但不确定自己在找什么。更多的人已经很适应无神的生活,就算听到了福音,也依然觉得遥远。

        免费的饭菜和同胞的亲情,已经不像早些年那样能吸引学生了。如何能够更好地接近他们?团契的同工一直在摸索。有人说关怀最重要,但是很难做到有针对性的、适度的关怀。而且,就算赢得了学生对同工的基本信任,不代表他们认同我们所传的信仰。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甚至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这个时代之人,更好地沟通呢?

过时、守旧?

        作者唐斯(Tim Downs)在《预约心灵沃土》(原书名:Finding Common Ground)(编注1)一书中说:一般美国民众对福音派基督徒的印象是:

       伪君子/不容忍/强逼人/操纵人/自以为无所不知/不食人间烟火/过时/政治保守派/社会保守派/缺乏幽默感。

        这样看起来,基督徒在许多人眼中,是过时、守旧的形象,基督教已经逐渐社会边缘化。人们对于福音和基督徒所说的话,往往心存疑虑,甚至无暇理睬。

       社会或者“世界”对基督徒的看法,可能出于偏见、罪和骄傲。基督徒的生活重心,也不在于赢得世界的欢心和赞美。可是,基督徒也当反省:我们的信仰,应是活泼、充满爱,能够填补每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渴望和需要的。我们能否做得更好,活出基督真诚的生命,赢得更多人的心呢?

文化魔力

        唐斯在这本书中,提到了文化的影响力。文化是非常广泛的概念,上至社会风潮、哲学思潮,下至黎民百姓的饮食起居,都可纳入广义的文化范畴。每一个人都是文化 的人,每一个人的思维、价值观、判断力,都极大地受到文化的影响。所以,无论是要了解人,还是影响人,都有必要了解对方的文化环境。

        对于中国人来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些依然是主流价值观,有些则已经式微。还有些则在近年来越来越有市场,比如各类民间宗教,为趋利避害而拜神,和求福气的信仰实用主义。

       21世纪的工业化以及后现代思潮,也改变了中国人的思维和认知方式。目前在国内文化界活跃的、具有影响力的年轻人,多是不可知论者。当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盛行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坚定的无神论虽有残留,却无法抵挡宗教意识的兴起。中国好似迷失了方向……

       基督徒若能针对这种文化处境下的中国人,用爱心和真理,架起沟通的桥梁,那么对方对福音的领受能力和亲近感,就增加很多。而更长远地,若能深层地改变文化土 壤,“润物细无声”,使更多人耳濡目染基督信仰的价值观,将这样的价值观以各种方式切入他们的心灵,那么传福音的障碍将会更小。

       基督要求 我们分别为圣,所以,基督教和世俗文化之间,一定会产生张力。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以世人能听懂的语言来说话,不需要用爱心去体会人心中的创伤和 挣扎。“神……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3﹕11)这永生的愿望,很可能在生活的压力之下,隐藏得很深,我们要找到一条道路,揭开未信者心中那永生 的需要。

尴尬处境

        改变深层文化土壤,艺术是非常好的工具。我们可以用艺术的形态、合 乎当代艺术规则的方式,承载、传播我们的价值观。但是,东、西方的教会普遍倾向于疏忽艺术(无论是文学、绘画,还是音乐、电影)。仿佛有这样一个规则:文 字、绘画、音乐以及影像,必须清楚、直接地宣扬信仰基本点!见证或者护教的宣传短片最好,其他都是浪费和三心二意,甚至是与世界为伍。更有一种“属灵”的 反智主义,将圣经以外的阅读和喜好,称为“世上的小学“(参《西》2﹕8,20),甚至是人的骄傲和炫耀。

       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基督教艺术的存在空间非常尴尬。唐斯如此描述这一现象:“我们不仅看轻艺术的价值,更对它心怀恐惧——艺术是自由派去做的事,是个人主义者去做的事。”
然而,艺术在当今世界受到推崇,各类艺术及其衍生品,对于流行文化起到了极大作用。不知大家是否发现,世界对基督教的对抗,越来越多地不以正面作战的方式, 而是使用艺术的方式,间接进行?在各种艺术作品、小说、电影中,都暗示著:非基督教的生活方式是流行和自然的,比如性自由、同性恋。如此一来,人们接受到 的信息,自然就是:基督教是非主流的、愚笨的、保守的……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略艺术。“即使基督徒不认为艺术有价值、有力量,世界仍会继续运用它。世界通过各种形态的艺术来撒种,而且逐渐有收成。”(页111)
艺术本身不是恶的。无论是音乐、语言、文字还是影像,都是上帝对人的厚赐。我们应该善用,来打动、启发人的心灵。

间接沟通

        唐斯告诉我们,要学习“间接沟通”的策略。

        他引用鲁益师在《被告席上的上帝》(暂译,编注2)中的看法:我们不需要更多介绍基督教的册子,而是需要更多由基督徒所写,以基督教观点论其他主题的书。

         他也提到,杨腓力在《打开的窗》(暂译,编注3)一书中,尖锐的评论:基督徒大众希望在书中看到,每个人的祷告都蒙垂听,每个病痛都蒙医治。这样的书,基督 徒才欣赏。但是,这些书无法反映真实的生活,对心存怀疑的读者毫无帮助……基督教艺术作品如果力求信息清楚、全面,有时就会违反艺术原则,结果成为宣传文 字。

        间接沟通是很好的传福音的开端。许多不信主的人,对《海外校园》这类福音杂志上的文章并不排斥,甚至还很推崇批评人性丑陋的文章,但 一进教会,听到牧师讲“罪”,就不再涉足教会。罪和救赎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是必须传讲的。然而这些观念如果不经过一些解释,和恰当实例的佐证,很难在缺乏 “罪的概念”的东方人心里,引发深刻共鸣。

        基督徒如果能更敏感一些,更关心、了解不信主的人的生活和感受,通过交流对方关心的事──工 作、家庭、人际关系,甚或是政治事件,然后引到基督信仰的价值观,介绍圣经、罪、爱和宽恕等,这样的沟通就非常有效。虽然对方不一定立刻决志,但他们会在 生活的方方面面,受到基督教精神的潜移默化,并产生思考。

        换言之,基督徒并不一定要言必称圣经,但是要将圣经的原则,融汇、贯穿在自己的 世界观和行动当中,他人就自然能够感受到真理的爱和能力。这也要求基督徒不断地思索自己的信仰,不断以信仰的眼睛审察世界,然后给予世俗文化有力的回应。 如此一来,就能建立起开放而坚实的对话桥梁,影响、改变世俗文化,并改变深受世俗文化影响的人。

撒种、土壤

        几乎每个基督徒都知道传福音的重要,几乎每个教会也都鼓励信徒作见证、带人入教会、带人信主。大家似乎都认为,现在是收割的时候,所以要直奔主题,无需他顾。然而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收获多少,很大程度上正取决于土壤的质地。

        世界正在逐渐远离神。我们面对的土壤,并非等待我们播种的沃土,而是需要培养的贫瘠土地。基督徒必须将更多的养料带入世界的土壤当中。这不仅需要深厚的灵命基础、智慧和洞察力,也需要持久的爱、勤勉、谦卑和勇气。

        在基督徒的圈子里,习惯性地以“属灵话语”彼此印证,的确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然而,面对世界、了解世界,并改变世界,是耶稣要我们做的。

        因此,我们必须多做撒种这样的早期工作,改变文化和人心的土壤,这样才有机会收割。丰收的喜悦,将会属于每一个奉献自己的人。

编注:

1. 唐斯,《预约心灵沃土》,刘良淑译(台北:校园,2001)。

2. C. S. Lewis, God in the Dock: Essays on Theology and Ethics, Walter Hooper, ed. (Grand Rapids, MI: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10)

3. Philip Yancey, Open Windows (Nashville, TN: Nelson,1985.)

作者来自陕西西安,现居拿大温哥华,现为电气工程师。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