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念是有后果的——简谈世界观的影响(林彦宏)2016.05.26

文/林彦宏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6.05.26

by kaboompics-heart-762564_1280

(一)

薛华在《前车可鉴》一书中提到,“每个人对事物都有一套既存的观念,就算自己未曾察觉到”。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做出决定,也都是根据一套观念而行,那就是世界观。因此可说,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人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有后果的,既影响个人和家庭,又影响整个社会,甚至国家的未来走向(兴盛或衰落)。

这让我想到宣教士达罗.米勒(Darrow L. Miller),在《使万民作门徒——以真理的大能转化不同的文化》中,以“意念是有后果的”为开场白,探讨不同文化的世界观给社会、国家带来的影响。

他又提到,基督教机构和宣教士从事慈惠事工,单单提供物质上的资助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对方(个人或族群)的观念是什么,受什么观念所深刻地影响。然后,要以合乎圣经的世界观来教导他们,使他们接受圣经真理。如此才是合乎圣经的慈惠事工。

这也就是说,单将圣经的教导强加给对方,并不能使对方接受。要先供应对方的需要,体会对方的想法,再按情形,将圣经真理分享给对方。缺一不可。

可惜的是,许多基督徒接受了二分法,将生活分成属世与属灵两部分。这常常使得非基督徒认为,基督徒与他们没有什么差别,故此对传福音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冠尔森(Charles Colson)和南希.皮尔丝(Nancy Pearcey),深刻地体会到这种观念对基督徒和教会的巨大影响,因而写了《世界观的故事》,希望基督徒能正视这问题,学习以真道回应这世代的挑战和需要。

笔者也希望自己能将圣经真理运用到生活的每个层面上,故而阅读了《前车可鉴》、《世界观的故事》、《使万民作门徒——以真理的大能转化不同的文化》,及一些相关书籍、讲章,现简略地跟大家分享。

 

(二)

某位令人敬重的牧师说:“20世纪是19世纪主流思想产物的实验室。”

上个世纪发生了许多战争和屠杀,非常残酷。人类一直试图用多种方法建立美好的乌托邦,但人类可悲之处在于:人离弃了造物主,以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像上帝一样掌控世界。

上帝使用了管教的杖,为要使人离弃这从撒但来的谎言,重新敬畏上帝。

然而人因罪性,不断地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理论学说,证明自己可以自主生活。这就是人本主义的特质。

人又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主要架构,解释从万物的来源,直到人生活的各个范畴。结果是,贬低了人受造的尊贵性。唯物主义、自然主义、进化论, 渗透到了人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历史,甚至神学等每一个层面。而且人认为,这是最科学、最客观的。

这些哲学观点成为解释一切的标准,结果就产生虚无主义,认为人只是机器,人生没有任何的意义。

当人离弃造物主,寻求人本的理性发展,想以自身的标准为客观标准,最后反而是将人非人化,带来的是虚无和荒谬,既不能解决生命的最根本问题,也不会因此转向创造万有的救主。

无望之下,许多人转向非理性的东方神秘宗教,以寻求心灵的满足。最吸引人的论点,莫过于“人就是上帝”——这是新纪元运动最主要的思想之一。然而人内心的无助感,不断地向他证明,人不是上帝!

这和理性主义的共同之处是:“人只要自主,不要上帝。”即又落入伊甸园里蛇引诱亚当、夏娃的谎言。所以,存在主义和东方神秘宗教,实际是以非理性的态度,追求心灵的满足。

幸而上帝并没有因为人的悖逆自主,就不再以恩手引导他们,因为天父“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太》5:45)。从每天的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

 

(三)

基督徒要建立合乎圣经原则的世界观,如此才能知道怎样回应不同世界观的挑战。否则,不是随波逐流,跟着世俗价值观,使信仰变得不冷不热,就是每日愤世嫉俗,过著信仰与生活分裂的生活。

《世界观的故事》一书的作者指出,所有的人活在世上,都必须面对3个问题:第一个:“创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底是谁?” 第二个:“堕落:这个世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第三个:“救赎:我们可以做什么来修正?”

基督教世界观,是基于上帝所启示的圣经,不能添加其他的权威,以取代圣经对生命、生活等所有领域的指导。圣经能充足有余地解决任何问题,正如《世界观的故事》所说:

“圣经本是全面生活的基础。这意味着我们所探索的每个领域,从伦理学、经济学、到生态学,我们只能在上帝的启示中,及与祂的关系里,才能发现真理。”且“宇宙时时刻刻都依赖三一上帝的照顾与管理”。

一切在主耶稣里才能找到意义。若离了祂,人不仅无法生存,更不用谈意义。唯有建立整全的基督教世界观,才能正确回应并解决人类的困难。也只有这样的世界观,最合乎事实。

每个人的言行举止,都将他所持定的世界观表现出来。因此,了解自己、家人、主内弟兄姊妹,以及我们所处的社会、国家的世界观文化,是非常要紧的。

这3本书,《前车可鉴》、《世界观的故事》、《使万民作门徒——以真理的大能转化不同的文化》,使我越来越了解自己现有的世界观。

生活就是信仰状况的彰显。人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来检视是否合乎圣经。基督徒不能将信仰与生活二分,否则就失去光和盐的功用了。这是薛华在《前车可鉴》最后一章里恳切的呼吁。

 

作者现住台湾高雄,在台南浸信会宏恩堂聚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