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对《举目》51期的回应

       编按:从回应可见,《举目》读者都恳切而善用思考。限于篇幅,本期只选择引发回应视角差异较大的文章,希望借此激发更多的共鸣与反省。再次谢谢每位花宝贵时间读、想、写的回应者。

世俗化对教会的挑战/陈宗清

       有深度,切中要害, 非常有启发性。——F.R.

       当今时代,有太多的基督徒是没有基督门徒的见证的。——P.J.

      引用案例生动,分析问题准确。引言部分,对世俗化和世俗主义,没能清楚解释涵义和本质;第一部分的标题,似乎改为“世俗化对个人的影响”更准确;第三部分(文中序号为“二”)基督徒的回应,部分内容有些单薄,深度不够。——Y.G.

       知识性强的一片文章,只是读来记住的是里面的批评,这个不好那个也不好。但是好的究竟是什么?知道了这些主义对我们有什么样的警醒与启示?

        读罢此篇,觉得80后与90后被深深地鄙视了,心里里的确有点不大舒服。我们是人,不是想当然地,被当做是被装在蜜罐里里养大的。而且,不是每一个80后 90后都有个有钱的爹,中国最多的是农村里里出来的孩子。如果大家心中的80后90后,只是那些官二代富二代,那真的不免偏颇。

       我觉得批判主义是好的,但是不能一竿子打翻一群人。感觉笔者知识丰富,爱心待增。我们虽然年轻,但是我们也是在努力地活着,也为主而活。圣经上讲,不可叫人小看你 年轻,我觉得我们80后90后实在是被人小看。其实,我们也没有小看年老的人。在神的面前,我们能不能在基督里里和好呢? —— M.L.

       我很喜欢此文的风格,因为它客观,不是灌输什么,而是自然的流露。——Y.Z.

“三化”/小刚

       “这篇文章非常实际,所提出的几个方法,都是教会所必须要强调的。希望作者也可以分享一下,他在牧会中是如何教导这个给信徒的。──F.R.

       赵天恩的三化和今日教会的现状的三化,好像没有直接关系?张力不是一一对应的吧?──X.W.

       有多少教会的牧师,能敢说、敢讲、敢向人开炮,敢于做烦扰、叮咬会众的“牛氓”?──Y.S.

       读这篇的时候,想起来前一段时间流行的“三俗”,也想起来中国人最喜欢的口号,都是这种工整的排比。的确,在口号中长起来的一代,哪里都有口号相随,口号渗 透到每一个细胞。不过,我喜欢这篇文章,感受得到笔者的心情,会随着他的笔锋转换心情。有批判、有应对,没有厚此薄彼,这样比较容易造就人。能够感受得到 里面的那份爱心,十分珍贵。希望这份爱神爱人的心,能够持续保持下去,不断增长。──M.L.

       既有圣经依据,又有生动事例,内容完整生动,分析有深度。──Y.G.

慎防“真信仰玩成假的”!/黄药师

       提出了一些问题,但对于如何纠正问题,则略显不足。──F.R.

       前面部分那些不好的见证,恐怕是牧者教导不周周?后面的3三个问题提得恐怕太大了点。──X.W.

       本文是一种“共鸣”,三3年过去了,四川灾区基督徒工作站都撤得差不多了,灾区照样地偶像庙宇重修,当年决志的又过回自己的生活,似乎基督徒就是一场风,吹 过后却没有留下什么,而假信仰真行动的济慈,还有好口碑留下来……对于拉撒路复活这件事中,相关人物心理及耶稣的立场把握得很准。──Y.Z.

迷惑:华人信徒在西方社会面对的挑战/许宏度

       文中‘技俩’应为‘伎俩’。──D.L.

       作者所提出的几大“主义”很切中时弊。──F.R.

       行动主义,中国信徒比起西方信徒有过之无不及……──X.W.

I don’t like the term “activism” which usually denotes being socially active in a positive sense (e.g. Martin Luther King Jr.). Maybe he meant hyperactivity. ──S.T.

       应该再增加一个:霸权主义。今天许多的华人教会里总是有一两个很强势的人。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再增加一点:多谦卑,少傲慢;多与弟兄姐妹合作,少以强势掌控。──P.J.

谁来吃晚餐?/陶其敏

       同是基督徒的杜倩和林哲,内心深处的动机都一样:炫耀、显摆。 如果我是慕道友的话,也会呼求:“耶稣,救我,救我脱离你的‘追随者’”。──Y.S.

       林哲的错误,总结有以下三点:

       1) 方式错误。后现代人们缺乏的不是资讯,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构建一个双向、健康的沟通平台,说再多也是白说。这个关系基础是需要花上时间、经历、爱 心去耐心经营的。没有这层关系基础,传福音好比鸣的锣、响的钹。做为和其他客人初次见面的朋友,林哲却并没有这层沟通平台。其次、朋友之间尊重对方的信仰 和价值观,也是一种基本的礼貌,这是人之常情。他谢饭的祷告冒犯了周围的客人。他在无意间,已经越界攻击到别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换句话说,他的祷告,已经拆毁了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沟通平台。他的表现,已经使人产生强烈的负面情绪,以至于对他接下来所讲的内容产生抵挡。

       2)内容错误。福音内容其实有两个部分:一是我们所传的言语,另一是我们的生活的行为表现(word and deed)。林哲的行为和他所要传的福音,构成一对明显的矛盾。他对杜倩不留情面的指责,已经构成了论断和定罪。

       从林哲和杜倩的对话来看,这样的信仰好比一种枷锁。好像信了以后多了一层道德和律法的外在要求(读经、祷告),如果做不到,就会遭到其他信徒无情地指责和训 斥。这样已经偏离了福音的核心。林哲可能以为,用严厉的话训斥杜倩,或许可以使对方悔改,但是这样做,往往使对方更加远离上帝。

       福音的核心不是定罪,乃是赦罪。叫人归向上帝的,不是定罪而是上帝无条件的赦免。

       3)态度错误。林哲的表现很容易联想到“法利赛人”。他们常常拿着律法书要求别人做这个做那个,自己却不肯动一根手指,也不怜悯在罪中挣扎着的上帝子民。他们不明白律法的核心在于公义、怜悯和信实。

       林哲对杜倩和她朋友们所处的忙碌的现代生活,缺少真实的怜悯。所以,即便他的道理讲的再对,他的态度都把人拒之门外。在他眼中,杜倩不够敬虔、她的朋友贪爱 世界。他看不到杜倩面对学生、funding、家庭的压力;他也看不到杜倩朋友们,在职场上打拼的内心空虚。于是,他选择用圣经冷冰冰地责备他们。生硬的 言语往往反映出,一个人内心没有真实怜悯的光景。

       圣经教导我们,即便有先知讲道之能,但是没有爱就算不得什么。实际上,杜倩非常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同情。她做为导师,负责整个实验室的运作,是非常辛劳的工作。面对重重压力,她能够坚持去教会当“觉友”,我相信那是生命的挣扎的痕迹。

       或许,林哲的初衷是好的,希望朋友们能够更深地认识耶稣、和祂建立更深的关系。但是他需要放下自己,真实地走到人群当中,成为他们的朋友,成为他们的帮助,然后成为他们属灵生命的供应者。 ──L.Z.

       文章很真实的展现了基督徒的困惑与挣扎,有《约拿书》的效果,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Y.Z.

       故事讲得非常好。真的是今天很多基督徒的真实写照。从故事中看林哲是位很追求,很认真的基督徒。虽然,他传福音的方式有些过于急切,但是这样愿意传福音的心,是难能可贵的。而今天,有些基督徒可能根本不敢在人面前,承认自己的信仰,因为那可能会失去很多的朋友。

       杜倩的生命没有改变。虽然林哲对她讲的很直接,但是也确实是圣经的真理。如果,杜倩心里真的是有神的灵,她会感谢林哲对她讲的那一番“刺耳”的话。可惜的 是,对杜倩来说,去教会就像上钢琴课,只是另一个常规要完成的任务而已。她没有经历到罪得赦免所带来的平安和喜乐。她没有经历到信耶稣是让我们脱离黑暗权势,进入光明的唯一选择。信耶稣只是在她(成功的)人生上再锦上添花而已。她并不觉得需要为信仰而付出代价。这代价可能是她会失去朋友圈,也可能金钱上比 原来少了。今天我们有太多文化的基督徒,。星期天的基督徒,。没有基督生命的基督徒。有的人受洗十几年了,仍然留在福音班。教会里杜倩这样的基督徒很多。

       在此寄语林哲,传福音时多祷告,求圣灵在人的心里做工。若是还不预备,就先吃饭,建立友谊,等到时机合适时再讲福音。若是对方不接受,甚至出言不逊,就礼貌告辞。不要陷入到不愉快的辩论之中。不要把珍珠扔在猪的的脚前。收好你的珍珠。──P.J.

相关链接:

《举目》51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