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激
本文原刊于《举目》80期及官网2016.08.12
多年前,有一位旧识,如此描述他移民美国的感受:自己像是一棵“生存力”旺盛,但“适应性”不强悍的植物,从赖以存活多年的原生长地连根拔起,胡乱栽进了另一片养份不同、环境有异的土壤。
我那时刚到美国读书,对他的说法自然感同身受。同时,却又固执地相信,假以时日,我一定会完全融入这片新的土地,脱胎换骨,成为当地人。所谓环境,不过是学业、事业之外的另一个战场。
20余年倏忽而过。而今,回想当年的豪情,我感慨万千。对所谓“生存力”和“适应性”的说法,也有了更直观的体认。生存易而适应难。
多年以来,我被同化的,不过是某些外在。而内心深处,我的文化情感、价值体系,多数时候对人、对事的本能反应,仍深刻地受到人生第一个20年的东方式教育的影响。
令我更觉挑战的,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孩子教育上的拉扯与较量。
我的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在父母、师长的眼中,她乖巧、可爱。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她的想法、态度和应对问题的方式,使我们之间有日益“失衡”的趋势——我觉得自己愈来愈无法将她紧紧攥在手中。仿佛只要稍稍松手,她就会立刻从我的眼前消失不见。
仔细思考这种“失衡感”的来由,我才突然发现,自己对东方文化和价值体系的坚持,其实从未改变过。
差异
有此困惑的父母,绝非我一人。子女教养的书籍数不胜数,不乏从文化的角度探讨两代人关系的,也不乏从心理学出发,提出解决方案的。然而,这些书籍中的经验,大多不具备普遍意义。也就是说,其罗列的问题虽有典型性,给出的答案却不能普遍性地解决问题。
更新传道会出版的《东方父母西方情——海外亚裔子女的心声与辅导》(下简称《东》),则以美国亚裔基督徒家庭为观察对象,对出生、成长在西方文化中的儿女,与固守东方传统文化的父母,进行了比较,考察其差异——其实这种差异,正是造成我和孩子关系“失衡”的原因。这种无形却顽固的张力,在原本已有的代沟上,又增加了了另一层艰难。
在《东》书中,“差异”可谓贯穿始终的关键词。
从父母、子女彼此的种种期待、双方对“爱”的定义和表达、对性别意识的理解与强调、对职业和婚姻等人生大事的规划与憧憬,再到表面现象折射出的不同价值观和人生背景,还有双方因为各自的选择而必须面对的压力,均可以“差异”作总结。
本书所谈的问题,对亚裔移民的后代(尤其是亚裔基督徒家庭),颇具典型性。
譬如在服从、孝敬父母(尤其是尚未信主的父母)与跟随耶稣之间,究竟该如何权衡?东方文化中的群体倾向、责任感,与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自立精神,究竟孰优孰劣?儿女在职业选择上,应该如何既尊重父母的意见,又顺服上帝国度的呼召?还有,应该如何帮助背负著传统东方文化的父母,真正理解并接受圣经中的婚姻观?等等。
此外,两代人不同的人际关系所透露出来的文化影响、下一代在性别意识上的觉醒等颇具社会意义的问题,书中均有涉及。
利刃
早年的亚裔移民,在异国他乡谋求生存的过程,大多充满了艰辛。不仅物质上贫乏,精神获取上也同样极为穷乏。在异文化的冲击下,他们唯有固守民族传统,才能捍卫心底的尊严。
再加上儒家思想对其根深蒂固的影响,家族意识、群体意识、阶级意识,都形成了一张坚固的大网,将他们团团围住,也欲围住他们的儿女。
而在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色彩浓厚的西方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一代,对这些沉重的“包袱”,自然有本能的排斥与抗拒。于是,原本两代人之间正常的“差异”,因为添加了这些因素,成了撕裂两代人情感的利刃。
我们这些同样被文化、背景丶价值观、教育体系所辖制的人,其实都能从本书提供的鲜活例子中,不只一次地窥见自己的影子。
身为亚裔的第一代移民,同时也是在传统型父母的期盼下成长起来的人,我对这些作者及其父辈的遭遇、想法都感同身受。书中的许多实例,令我莞尔之余,又在心头品味出一丝无奈与苦涩。
良方
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差异本身并非问题。需要解决的,是人对差异的反应造成的问题。
本书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没有简单地向读者提供解决差异的“药方”,而是借着几位作者的人生经历,将这些差异作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
在毫不回避这些根本差异的同时,启发、带领读者重新认识基督教信仰对人生的影响,并以信仰为切入点,帮助读者自己找出弥补差异的良方。
基督教信仰解决的是人的终极问题,所以,它不是为某一族裔、某一人种单独预备的。这是它具备足够辐射强度与广度的根本原因。基督信仰帮助人从全能、永在的上帝那里,寻找一切问题的解决之道,而不是纠结问题本身。
人需要靠上帝的救赎去对付老我,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
姑举一例:来自中国大陆的我这个年纪的移民,对于“理解万岁”的口号耳熟能详。然而,回顾将这一口号喊得最响的年代,我们看到的是什么?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之间的关系充满张力。“理解”,哪里轻易做得到?人若离开信仰,只会无谓地坚持自我,并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中,总结出自以为能应付一切的方法。其实却根本不可靠。
本书的作者及上一代,都曾以自我的方式寻求过解决之道。他们每个人都以各种理由,要求对方服从自己,结果,只能屡屡碰壁——直到他们到信仰中寻求。
父母对儿女的管辖,儿女对父母的反抗,说到底,不是出于差异,而是对差异的自我坚持与捍卫。
身为双文化背景的亚裔信徒,我们其实应该感谢这种背景带给自己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跨种族、跨文化宣教的困难,进而主动整合两种文化,发扬它们各自的优势,从而在宣教中有的放矢地找出解决问题的良策。
文化上的差异与隔阂,造成了族裔间的对立。
本书亦以在美国出生、长大的亚裔基督徒,对西方文化背景的教会的选择和认同为切入点,总结出信仰乃是族裔间恢复和好的必经之路。此外,作者还从文化差异出发,谈及东西方基督徒心目中不同的上帝形像,以及信徒和上帝的关系。
这种分析帮助甚大,使得我们能更深地感受到上帝丰富的属性,及上帝的圣洁、超越与权柄。
我不期待本书能够解决我在儿女教养方面的所有问题,但本书至为可贵的一点,是启发、帮助我回归信仰,从信仰中建立起足以应付这些问题的心理承受力与沟通要领。
我不再纠结于“东西方文化孰优孰劣”这一类的问题,我会张开双臂,为上帝赋予我和下一代的特殊身分而感恩,并且尽情地拥抱祂借着双文化给我的莫大祝福!
作者现居新泽西州,从事医学物理工作。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