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話差異—讀《東方父母西方情——海外亞裔子女的心聲與輔導》(方激)2016.08.12

文/方激

本文原刊於《舉目》80期及官網2016.08.12

多年前,有一位舊識,如此描述他移民美國的感受:自己像是一棵“生存力”旺盛,但“適應性”不強悍的植物,從賴以存活多年的原生長地連根拔起,胡亂栽進了另一片養份不同、環境有異的土壤。

我那時剛到美國讀書,對他的說法自然感同身受。同時,卻又固執地相信,假以時日,我一定會完全融入這片新的土地,脫胎換骨,成為當地人。所謂環境,不過是學業、事業之外的另一個戰場。

20餘年倏忽而過。而今,回想當年的豪情,我感慨萬千。對所謂“生存力”和“適應性”的說法,也有了更直觀的體認。生存易而適應難。

多年以來,我被同化的,不過是某些外在。而內心深處,我的文化情感、價值體系,多數時候對人、對事的本能反應,仍深刻地受到人生第一個20年的東方式教育的影響。

令我更覺挑戰的,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在孩子教育上的拉扯與較量。

我的孩子即將進入青春期。在父母、師長的眼中,她乖巧、可愛。但即便如此,我仍然覺得,她的想法、態度和應對問題的方式,使我們之間有日益“失衡”的趨勢——我覺得自己愈來愈無法將她緊緊攥在手中。彷彿只要稍稍鬆手,她就會立刻從我的眼前消失不見。

仔細思考這種“失衡感”的來由,我才突然發現,自己對東方文化和價值體系的堅持,其實從未改變過。

 

差異

有此困惑的父母,絕非我一人。子女教養的書籍數不勝數,不乏從文化的角度探討兩代人關係的,也不乏從心理學出發,提出解決方案的。然而,這些書籍中的經驗,大多不具備普遍意義。也就是說,其羅列的問題雖有典型性,給出的答案卻不能普遍性地解決問題。

更新傳道會出版的《東方父母西方情——海外亞裔子女的心聲與輔導》(下簡稱《東》),則以美國亞裔基督徒家庭為觀察對象,對出生、成長在西方文化中的兒女,與固守東方傳統文化的父母,進行了比較,考察其差異——其實這種差異,正是造成我和孩子關係“失衡”的原因。這種無形卻頑固的張力,在原本已有的代溝上,又增加了了另一層艱難。

在《東》書中,“差異”可謂貫穿始終的關鍵詞。

從父母、子女彼此的種種期待、雙方對“愛”的定義和表達、對性別意識的理解與強調、對職業和婚姻等人生大事的規劃與憧憬,再到表面現象折射出的不同價值觀和人生背景,還有雙方因為各自的選擇而必須面對的壓力,均可以“差異”作總結。

本書所談的問題,對亞裔移民的後代(尤其是亞裔基督徒家庭),頗具典型性。

譬如在服從、孝敬父母(尤其是尚未信主的父母)與跟隨耶穌之間,究竟該如何權衡?東方文化中的群體傾向、責任感,與西方文化中的個人主義、自立精神,究竟孰優孰劣?兒女在職業選擇上,應該如何既尊重父母的意見,又順服上帝國度的呼召?還有,應該如何幫助背負著傳統東方文化的父母,真正理解並接受聖經中的婚姻觀?等等。

此外,兩代人不同的人際關係所透露出來的文化影響、下一代在性別意識上的覺醒等頗具社會意義的問題,書中均有涉及。

 

利刃

早年的亞裔移民,在異國他鄉謀求生存的過程,大多充滿了艱辛。不僅物質上貧乏,精神獲取上也同樣極為窮乏。在異文化的衝擊下,他們唯有固守民族傳統,才能捍衛心底的尊嚴。

再加上儒家思想對其根深蒂固的影響,家族意識、群體意識、階級意識,都形成了一張堅固的大網,將他們團團圍住,也欲圍住他們的兒女。

而在自由主義、個人主義色彩濃厚的西方環境中成長的年輕一代,對這些沉重的“包袱”,自然有本能的排斥與抗拒。於是,原本兩代人之間正常的“差異”,因為添加了這些因素,成了撕裂兩代人情感的利刃。

我們這些同樣被文化、背景丶價值觀、教育體系所轄制的人,其實都能從本書提供的鮮活例子中,不只一次地窺見自己的影子。

身為亞裔的第一代移民,同時也是在傳統型父母的期盼下成長起來的人,我對這些作者及其父輩的遭遇、想法都感同身受。書中的許多實例,令我莞爾之餘,又在心頭品味出一絲無奈與苦澀。

 

良方

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差異本身並非問題。需要解決的,是人對差異的反應造成的問題。

本書的可貴之處,正在於它沒有簡單地向讀者提供解決差異的“藥方”,而是藉著幾位作者的人生經歷,將這些差異作了全面的總結與分析。

在毫不迴避這些根本差異的同時,啓發、帶領讀者重新認識基督教信仰對人生的影響,並以信仰為切入點,幫助讀者自己找出彌補差異的良方。

基督教信仰解決的是人的終極問題,所以,它不是為某一族裔、某一人種單獨預備的。這是它具備足夠輻射強度與廣度的根本原因。基督信仰幫助人從全能、永在的上帝那裡,尋找一切問題的解決之道,而不是糾結問題本身。

人需要靠上帝的救贖去對付老我,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

姑舉一例:來自中國大陸的我這個年紀的移民,對於“理解萬歲”的口號耳熟能詳。然而,回顧將這一口號喊得最響的年代,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人之間的關係充滿張力。“理解”,哪裡輕易做得到?人若離開信仰,只會無謂地堅持自我,並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中,總結出自以為能應付一切的方法。其實卻根本不可靠。

本書的作者及上一代,都曾以自我的方式尋求過解決之道。他們每個人都以各種理由,要求對方服從自己,結果,只能屢屢碰壁——直到他們到信仰中尋求。

父母對兒女的管轄,兒女對父母的反抗,說到底,不是出於差異,而是對差異的自我堅持與捍衛。

身為雙文化背景的亞裔信徒,我們其實應該感謝這種背景帶給自己的得天獨厚的優勢。它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跨種族、跨文化宣教的困難,進而主動整合兩種文化,發揚它們各自的優勢,從而在宣教中有的放矢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良策。

文化上的差異與隔閡,造成了族裔間的對立。

本書亦以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亞裔基督徒,對西方文化背景的教會的選擇和認同為切入點,總結出信仰乃是族裔間恢復和好的必經之路。此外,作者還從文化差異出發,談及東西方基督徒心目中不同的上帝形像,以及信徒和上帝的關係。

這種分析幫助甚大,使得我們能更深地感受到上帝豐富的屬性,及上帝的聖潔、超越與權柄。

我不期待本書能夠解決我在兒女教養方面的所有問題,但本書至為可貴的一點,是啟發、幫助我回歸信仰,從信仰中建立起足以應付這些問題的心理承受力與溝通要領。

我不再糾結於“東西方文化孰優孰劣”這一類的問題,我會張開雙臂,為上帝賦予我和下一代的特殊身分而感恩,並且盡情地擁抱祂藉著雙文化給我的莫大祝福!

作者現居新澤西州,從事醫學物理工作。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