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穌為多少人死?(賀宗寧)2016.10.20

pic-1-img_4005-r30

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6.10.20

 

在“加爾文主義五要點”(簡稱TULIP,“鬱金香”)中,第三點为“有限的救贖” (Limited Atonement),即,基督釘十字架只是為那些預先蒙選之人,不是為世上所有的人。

這一直是許多基督徒難以接受的。有些基督徒說自己是“四點的加爾文主義信徒” 或 “三點半的信徒”,主要都是因為不能接受這一條。

比方說,18世紀最早去印度宣教的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其在1792年成立的宣教機構就是名為“特定浸信會對異教徒傳福音宣教差會”(the Particular Baptist Society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ospel Amongst the Heathen。註)。

也因此,有了所謂“特定浸信會”(Particular Baptist) 與“普遍浸信會” (General Baptist)。

這兩者最大的差別,就在於:基督在十字架上是為得揀選的人代死,還是為所有世人代死。前者,相信加爾文主義的五點論述,包括有限的救贖。後者,則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上是為所有世人的罪代死。

pic2-by-agnes-tan-dsc_0560-r30

 

雙方的經文支持

反對加爾文有限救贖論的人,是有經文支持的。其中,最有名的是以下的兩節經文:

《提摩太前書》2:4 :“祂願意萬人得救,明白真道。”

《彼得後書》3:9 :“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

這些人的論述是:上帝既然願意萬人(所有的人)得救,不願任何人沉淪,基督在十字架上怎麼可能不為所有世人而死?

然而,加爾文派也有其道理。上帝既然是在造天地以前就揀選了要拯救的人(參《弗》1:4),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當然是為了蒙揀選的信徒。祂沒有必要去為沒有蒙揀選的、不接受基督為救主的人流血。

到底基督在十字架上是為所有世人而死,還是只為蒙揀選的人而死?在過去的5百年,這是基督教內部最激烈的爭論。

 

混為一談了

筆者認為,有兩個聖經名詞,在這個爭論中被混為一談了。這兩個詞是:“挽回祭”與“贖罪祭”。

挽回祭

在新約聖經裡,有4個地方提到“挽回祭”:

《羅馬書》3:25: “上帝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要顯明上帝的義。”

《希伯來書》 2:17:“所以,祂凡事該與祂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

《約翰一書》2:2 :“祂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

《約翰一書》4:10:“ 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

什麼是“挽回祭”?

在舊約聖經裡,耶和華上帝藉著摩西,曉喻猶太人5種“祭”:燔祭(參《利》1章),素祭(參《利》2章),平安祭(參《利》3章),贖罪祭(參《利》4章),以及贖愆祭(參《利》5章)。這5種的祭禮中,並沒有一種叫做“挽回祭”。
那麼,新約怎麼會多出了一個“挽回祭”呢?什麼是“挽回祭” ?

“挽回”的原文是 λασμs (hilasmos),英文的翻譯是 propitiation,意思是要止住上帝對人犯罪的震怒。耶穌在十字架上獻上自己,一方面是要止住上帝對罪的憤怒,一方面是要代替犯了罪的人獻上贖罪祭(有如舊約裡的羔羊為世人的罪代死)。

從挽回祭的角度看

有一個現象很特殊——在所有被造物裡,除了人以外,沒有其他的生物會害怕得罪上帝,甚至想要獻祭去挽回上帝的憤怒。唯有人類,無論哪族裔,都怕上帝生氣。

我以前以為,只有各地土著才會怕他們的神,想法子撫平神的憤怒。

不過,前幾個月,我去了河南安陽的殷墟(商朝晚期都城遺址,編註)。原本是去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但是,竟然在那裡看到,我們中國人的祖先,也怕神生氣,於是將人(奴隸)殺了,獻祭給神(天)。

在殷墟博物館裡,有一個銅鼎,裡面有人的頭顱骨。按照說明,這是當時獻祭的殘留物。

 

pic3

人為什麼怕上帝發怒呢?顯然,上帝按照祂的形象造人的時候,在人心裡留下了與上帝的關係。當人與上帝的關係不好的時候,人就怕再得罪上帝。而其他的生物卻不會有這樣的感覺。

因此,耶穌上十字架,是很重要的,為要平息上帝的震怒。

挽回祭不是《利未記》裡面的5種祭典之一。新約裡提到hilasmos的時候,也並沒有加上“祭”這個字。祭,是中文翻譯時加上的。

在我看來,這也沒有錯。《約翰一書》2:2很明確地說,耶穌作為“挽回祭,不是單為我們的罪,也是為普天下人的罪”。祂為普天下人的罪受死,從而平息了上帝的震怒。

所以,從挽回祭的角度來看,基督在十字架上是為了普天下人的罪而死,平息了父神對罪的震怒。

贖罪祭

十字架的另一個意義,是贖罪祭。在舊約裡,一個人犯了罪,要主動來到祭司的面前,獻上贖罪祭的祭物,他的罪才能得到赦免。

我們每個人犯的罪,必須每個人自己負責任。但是,我們靠自己,是無法得到救贖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承認耶穌為我個人的罪而死,接受耶穌為我個人的救主。這樣,祂所獻上的贖罪祭,就適用到我們身上。

那些不相信基督,不接受祂為救主的,他們的罪不會得到赦免。十字架上的贖罪祭,對他們是不適用的。

 

結語

因此,筆者認為,挽回祭是為所有的世人。贖罪祭卻是要每個人自己去相信、接受。

加爾文主義的“有限的救贖”,正確嗎?從贖罪祭的角度來看,是正確的。不過,不夠完全。要完整地講,應該說“有限的救贖,普世的挽回”(limited atonement, universal propitiation)。

 

“特定浸信會對異教徒傳福音宣教差會”(the Particular Baptist Society for the Propagation of the Gospel Amongst the Heathen ),後改為“浸信會宣教差會”(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直到公元2000 年,才更名為今日的 “浸宣世界差會 ”(BMS World Mission)。

 

作者現居加州橙縣。

6 responses to “耶穌為多少人死?(賀宗寧)2016.10.20”

  1. 临风 Avatar
    临风

    说法很新鲜。不知道神学家们曾经做过什么研究?能够做个参考?

    1. 馬逸盛 Avatar
      馬逸盛

      所有人預定都是要進入天堂的,因為人全是按照神的形象所生,但沒有人可以單純靠著主的慈悲而得救,相信靠主的慈悲而得救的人,

      就如同把不得救責怪是上帝故意不憐憫人的錯

      如果一個人可以完全不行善,在生命臨終之時單靠主的應允能上天堂,這就像把龍變成米迦勒,把米迦勒變成龍一樣的荒謬

      人的生命無法在一瞬間就完全變得相反,這狀態是循序漸進

      上帝為什麼要我們多結好果子? 真正的真理與良善,是要多結好果子,這樣才能榮耀神

      童女的故事知道嗎?

      燈代表的是真理,油代表的是良善

      兩者不俱齊就在黑暗中看不到路

      沒有來得及準備良善的真理,時間一到門關上了,在外面就要哀哭切齒了

  2. 秋風落葉 Avatar
    秋風落葉

    謝謝您寫這篇文章,身為熱愛信義宗和改革宗神學的我來說,這問題困擾我蠻久的。

    但我有個疑問,照您說的,挽回祭是基督為所有人獻上,所以照這角度來看上帝應該已經不再對人發怒了(因為挽回祭就是平息神的怒氣),那麼為何約翰福音3:36會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原文作不得見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呢?謝謝!!

    1. Chen HanJie Avatar
      Chen HanJie

      很有力的觀點!

  3. davidchang23 Avatar
    davidchang23

    以約一2:2的經文來說明挽回祭是對普世而言有欠周詳,因為在羅3:25「神設立耶穌作挽回祭,是憑著耶穌的血,藉著人的信…」;來2:17「…為要在神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上一節(16)「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因信稱義的人都可以說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從"藉著人的信"、"亞伯拉罕的後裔"來看,挽回祭是給相信的人,不論是耶穌基督的挽回祭或是贖罪祭,都只有對認罪悔改願意相信的人才有功效。 那何以新約會出現舊約所沒有的挽回祭(propitiation),參考https://www.glorypress.com/Devotional/BibleQA.asp?CID=1&SID=6&QAID=207,挽回祭原文有和好之意,也就是神與人和好,我認為使徒之所以提出挽回這個舊約所未提到的,乃是因為只有耶穌基督才能使神與人真正和好,舊約律法的贖罪祭只是影子,不能真正除罪(希伯來書十章),基督所獻上的挽回祭使神與人真正和好,也彰顯神對世人的愛(約一4:10)。

    1. Chen HanJie Avatar
      Chen HanJie

      很好的思考!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