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叛教者》——讓人“路轉粉”(亞薩)2016.10.27

pic-1-image

 

亞薩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6.10.27

2016年6月的某天,我一時興起,通過微信買了自己的第一本電子書——施瑋老師新出版的小說《叛教者》 (編註)

 

pic-2-%e5%b0%81%e9%9d%a2%e5%ae%9e%e4%bd%93%e6%a0%b7%e5%bc%8f

 

開始就是為了下班路上打發一下時間。然而,我仿佛一個懵懂的漁夫,一不小心踏入一個神秘的山洞,進到一個隱藏於歷史某個時空的紛繁世界。不同的是,這不是陶淵明式的桃花源之旅,而更像是東野圭吾式的偵探之旅。

這本小說分為既獨立又相互關聯的4部分:揭發者、獻身者、跟隨者、擘餅者。下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閱讀體驗——事先聲明,你可能完全不同意我的看法——這只是我的個人感受。

 

1部:揭發者

pic-3-by-michael-gaida-site-1707146_1280

 

這部小說剛開頭的幾章給我的感覺,有點像《泰坦尼克號》中的老露絲一般,回憶一段老套的、民國時期大戶小姐的戀愛故事。

只不過,由於她生活塗抹上了一層基督信仰的油彩——那時上流社會的時髦和洋派作風,以至還缺少了一些鴛鴦蝴蝶派的不作不死的曲折趣味。

我呢,就好像是沿著一段波瀾不驚、平直無趣的小溪行走了一陣,左顧右盼沒有發現有什麼特別的,越來越覺得乏味而氣餒。我心說:得了,還是別看了。

正準備抽身離開時,突然看到前面——不是“豁然開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編註:《桃花源記》)——而是峰迴路轉,河水急流而下,陡然間墜入了萬丈深淵!

就在作者話鋒一轉之間,仿佛電影裡突然變了背景音樂一般,社會變革如颶風襲來,人物矛盾突然爆發,人際關係中所有溫情的面紗被猛然撕破,以往隱藏在黑暗裡的醜陋一下子大白於天下!

於是,在火煉一般的考驗下,最令人敬仰的領袖被發現是私德敗壞的惡徒,而最真誠的信徒則成了最氣急敗壞的揭發者。愛情與陰謀交織,真相與謊言糾纏……而政治鬥爭又席捲一切。令人心跳加速,應接不暇。

我一下子呆住了!

等回過神來,我不由自主地回翻前面的內容,這時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

前面貌似平淡無奇的情節中,一點一點地積蓄著矛盾爆發的因素,不動聲色地埋下定時炸彈。甚至我先前輕視的那些“塗著基督信仰油彩的生活”的描述,也重新有了新的視角:

這不就是一個旁觀者對許多基督徒精神面貌的直觀印象麼?這不就是我們所謂的城市基督徒的“正常”信仰生活麼?而且還是自認有知識,正義感爆棚,對罪毫不妥協的熱心基督徒呢!

然而,這樣的“好基督徒”,卻在真正的大風暴來臨時,被檢驗出信仰建在一片流沙上。

想到這點,再反照自己:我要是生活在那個嚴峻的時代,或是那個時代如今再重現,我將會怎樣一種表現呢?真是細思恐極,冷汗直流。

再想起前面對作品的觀感,我發現自己中了作者“圈套”——但是我是帶著愉快和欣喜的心情發現這一點的。因為,好久沒有看到這麼精彩的小說了!更不用說是有深度的信仰小說了!

 

2部:獻身者

pic-4-ch-bible

 

一群為了上帝獻身的年輕人,有的放棄了富有顯赫的家世,有的放棄了光明遠大的前途,有的放棄了青梅竹馬的戀情。他們才華橫溢,青春熱情,為著同一個目標,從不同的地方,匯聚到了上海的文德里,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力更生、具有全國範圍影響力的信仰團體——基督徒聚會處。

這一群完全獻上的人,被信徒們萬眾敬仰。他們的文字和事蹟,在各地信徒中流傳。

然而,當那股大揭發、大批判、打倒一切反對派的政治洪流來臨,基督徒聚會處的創立者李夜聲——那位被視為神人的領袖,那位具有深刻屬靈洞見和權柄,那位教導大家要絕對、完全、“交出去給主”的人,卻被大家發現,是一位與多位女性犯了淫亂,且在自己經營的化工廠和教會之間的財務上不清不楚的人!

信徒們完完全全“蒙圈”(迷糊。編註)了:究竟哪一面才是“真實”的他?難道那些刺入人心的講道只是出於演講技巧?難道那些如火焚燒的靈性復興是集體自欺?

那些毫無保留地奉獻家產、那些放棄世上大好前途過來投奔、那些毅然決然地“福音移民”的信徒,覺得無比的震驚、撕裂……

越是事工核心的同工,受到的衝擊越大。

主人翁之一,一位公認的靈裡成熟通透,對上帝全然奉獻,被稱為聚會處“文膽”、“女狀元”的李如是,也被揭發出來關於李夜聲的“真相”,打癱在地,之後在監獄度過了漫長、羞辱、苦毒、不信的15年的漫長時光。

她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才略微釋懷。

第2部也勾起了我的一段痛苦回憶。

幾年前,我所在的教會,那位直接牧養和關懷過我好幾年的Z牧師,竟然出軌並與年輕女孩私奔。這事件,給整個教會帶來“地震”。

得知這個消息後,我有一種強烈的憤怒和被欺騙的感覺。情感上受到了重創,甚至信仰也產生了動搖。因為我早已將教會看成心靈的家,將牧師視為屬靈的父親。

不僅我是如此。我發現,相比與Z牧師交往不多的人,我們這些被他直接牧養、關懷的信徒,受到的信仰衝擊最大,情緒也最激烈……

因此,我特別能體會到小說中那些同工的苦毒和憤怒的情緒——不僅是對人,也是對上帝。然而,超越人去與上帝建立關係,這不正是每個人在信仰歷程上必經過的一道坎麼?

“不要看人,而要看上帝”,做起來何等的難啊!人性是多麼複雜啊!聖徒也會犯下可怕的錯誤,而惡人也有人性閃光的時刻。這部小說展現了令人讚歎的豐富度。

 

3部:跟隨者

pic-5-by-pexels-light-1283995_1280

這一部中,最令我感動的是3個字:“主知道”。

領袖必然會有跟隨者。沒有跟隨者的人,成不了領袖。跟隨李夜聲一同走信仰道路的,有文思敏捷的青年才子,有秀外慧中的大家閨秀,有精明強幹的中年經理人,有忠誠樸實的白髮信徒……

這些人在政治高壓的環境下,在政府要求大家對李夜聲的“累累罪行”進行揭發時,有的見風使舵,有的曲線救國,有的義憤填膺,有的緘默不語。

讀者看到的是人性和命運中奇異的反合性。最聰明的盤算,最後卻成了自掘陷阱;想保全生命的,卻丟了生命;算定必死的人,卻死裡逃生。那些自以為義的,那些腳踏兩隻船的,那些義正辭嚴的,那些決不寬恕的,一個個栩栩如生地活畫在面前。

我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凡跟隨李夜聲超過跟隨主的,在信仰上都或遲或早、或輕或重地跌倒了;凡是懷著謙卑、敬畏的態度,跟隨上帝超過跟隨人的,都沒有因李夜聲跌倒或不信。“

人只是一根葦杖,你卻將他當成了磐石。”其實明天會怎麼樣,有誰能知道呢?除了上帝,有誰能掌管明天的道路呢?當我讀到如下的段落時,我流淚了:

“老人沒有轉過頭來,他臉轉向大海,沉默了一會兒說:‘那些人都過去了,那些事也過去了,那個時代也過去了……那塊土地都遠了……現在,對於一個80歲的老人,最重要的,只有永生。’

“老人坐上輪椅,被孫子推著走向停車場, 越走越遠……我狠了狠心,跨前一步問道:‘您覺得您是對了?還是錯了?’話一出口,我就後悔了,我有什麼資格來問他呢?真希望海風淹沒了這句話。老人卻在輪椅上轉過身來,我真真切切地看見了他孩子般燦爛的笑容,他說:‘主知道!’

“是的,只有主知道明天的道路,只有祂知道每個人每個階段的真實狀況和需要,也只有祂配得我們緊緊跟隨。”

 

4部:擘餅者

pic-6-by-dariusz-sankowski-old-1130740_1280

第4部有點像是偵探小說中最後揭曉謎底的部分。

前3部雖然都成自成一體,每個故事裡都各有主人公,但是每個故事也都有一條暗線,指向核心人物:李夜聲——這個對於別人的質疑和批評,從來保持沉默的人。

看前兩部的時候,我心裡一直盤旋著一個問題:這個人究竟是一個聖徒呢?還是一個自欺欺人的超級大騙子?

正如作者所形容的,面對李夜聲時,“如同面對一個幽黑的、表面平靜、內裡湧動的深潭。一個湧動著各種氣流般的對話、面容、身影和心思的時空之洞。”

我也是這樣的感覺:單從“破案”的思路來看,直到最後,我也需要老實承認,我依舊沒有看清當事人的全部面目。這就好比一個遺落在深淵裡的古董,被探照燈掃射過去,亮了一下,又隱沒在沈沈的黑暗裡了。

第4部有李夜聲在監獄中的自我反思,在以往的文獻、資料中從未曾見過,所以具有某種珍貴的史料價值。

然而,其意義遠遠不止如此,他在監獄中的這些隻言片語的記錄,仿佛是一聲聲穿越時空的歎息,令人的靈魂深處都顫動。

“……才知道在主眼裡,地上的一切都是不可積累的上帝要的不是個不同尋常的人,而只是個合用的器皿。

“哦,我的神!我竟是這樣地遮蔽了你的榮耀?若這些人不是這樣崇拜我,以我為‘神人’,你會如此徹底地拆毀我嗎?若我不是用恩賜、啟示、事工,一點點完善自己、雕琢自己、堅固自己、修飾自己,我會成為這樣一個偶像……

“我怎能不流淚?你竟然是在我成為囚犯後釋放了我,竟然是在我成了眾人唾駡的私德敗壞的人時潔淨了我。這麼多年,我向你求的釋放與潔淨,現在突然就成了。我像被人當場捉住的淫婦般,真真切切地體會了你的赦免……

“我幾乎是要感謝這牢獄了,若不是在這裡,我又怎能這麼安安逸逸地,坐在你的同在中,吃你設立的晚餐呢?”

我們的文化一直傾向於臉譜化地評價人,非黑即白,為尊者諱,同時將壞人描寫為十惡不赦。然而人是複雜多面的,且是不斷變化的。

對於李夜聲究竟是聖徒還是騙子的問題,其實到了第3部時,看到張氏父子在生命將終時都只是說“主知道”,而拒絕對李夜聲進行評判時,我就覺得這個問題不那麼重要了。

到了第4部,我更進一步發現,我先前問的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問題!

除了上帝本身,古往今來,世界上可曾有一個完全沒有犯錯的人?顯然沒有。李夜聲所犯的那些錯誤,男女關係的,經濟上的,真的存在嗎?答案可能是“是”。然而,他的信仰是真實、誠懇的嗎?答案同樣是“是”。

“人犯了錯誤(男女問題,經濟問題),上帝會原諒嗎?”

“當然。”

“牧師犯了錯誤(男女問題,經濟問題),上帝會原諒嗎?”

“……”

“人犯了嚴重的錯誤後,他先前的貢獻也應被抹殺嗎?”

“當然不應該。”

“牧師犯了嚴重的錯誤後,他先前的貢獻也應被抹殺嗎?”

“……”

這就是我看完第4部後,這位中國教會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爭議人物帶給我的思考。

 

結語

 

pic-7-by-agnes-tan-dsc_0522-r20

我覺得,一部優秀的小說,作者為裡面的人物塑造出形象,賦予靈魂;一部偉大的小說,裡面的人物的形象與靈魂,則並非被作者的頭腦塑造,而是本來就存在在那裡的——只不過先前隱藏在黑暗中——靜靜等待巡夜人的提燈將其照亮。

不誇張地講,在《叛教者》中,我覺得自己看到了偉大小說的模樣。正如作者(可能是無意識)在自序裡如此寫道:

“……寫了大半輩子的我寫不出這本小說,我生不出這團荊棘,它們卡在那裡……無力架構這些故事和秘密,甚至也無力定義這其中的人和情緒,更無力填補其中的斷裂。

“這些斷裂如天塹般讓我恐懼,因為我筆下的人物將是不合邏輯的一群人,是拒絕被定義、被判斷的一群人。但他們佔有了我,佔有了我的情感和我的體驗。

“我決定,其實也是不得不,將這些片段寫出來,即便是粗糙的、血肉模糊的,像是採石廠的生坯般,我也要把它們寫出來,以便救我自己脫離他們,重新開始生活。”

不知為什麼,讀完後,我總會想起日本的遠藤周作,以及他的《沉默》。我隱約覺得,《叛教者》是不輸於前者的一部力作。其人性的深度和廣度,矛盾衝突的張力和尖銳,是近二三十年來中文小說中所沒有的。

我確信,現在只是剛剛開始,會有越來越多的讀者,對它“路轉粉”(路人轉為粉絲。編註)的!

 

討論:

1. 如何看待牧者犯罪?一個在罪中或有虧缺的牧者能傳遞上帝的話語和聖靈的感動嗎?為何在華人教會中,領袖性犯罪比其他罪更難得赦免?

2. 對於領袖和同工的過犯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遮蓋其過”適用在何種情況下?

3. 在華人教會中有沒有“因人廢言”或“因事廢人”的情況?如何看一個被上帝使用的僕人的跌倒?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儘量避免跌倒?

 

pic-8-mmexport1477530642957

 

 

編註:《叛教者》訂購網址:http://pjz.dixiewpublishing.com/。免費試讀:http://bookis.cn/Chapter/List/2611。“喜馬拉雅FM”在線收聽:https://m.ximalaya.com/60332463/album/5372950

作者來自北京。

2 responses to “《叛教者》——讓人“路轉粉”(亞薩)2016.10.27”

  1. John tam Avatar
    John tam

    Good article

    1. Chen HanJie Avatar
      Chen HanJie

      小编回复:感謝主!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