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不认识的美国(贺宗宁)2016.11.25

trump-clinton

贺宗宁

本文原刊登于《举目》官网天下事专栏2016.11.25

 

出人意料

2016年11月8日,星期二,是美国总统大选的日子,我去投票所当义工。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9点半,整整15个半小时。在那天之前,我已经先邮寄投票。我没有投给两个主要的候选人,因为我认为他们都不合适出任总统这个位置。

晚上回到家,电视上所显示的是完全出人意料的结果。

我在1972年来美国,到现在已经44年。其中有32年是美国公民。并且还有16年出任过民选的圣塔克拉拉郡的教育委员。所以,我是经过美国选举制度洗礼的一个人。

选后第二天,我看到按每个郡县投票结果的地图,我发现我对美国完全不了解。除了大城市以外,几乎是一片红。美国的城乡差距,不只是金钱收入而已。在政治观念上也有天壤之别。

我尊重民主制度,我想人民既然藉选举已经表达了意见,我就应该支持总统当选人以及他将组成的新政府。

 

丑恶异常

可惜,在随后的几天内,美国变得丑恶异常。

在选胜的一边,出现了好几起白人至上的案例;也有凭空指责少数民族;还有贴出白人与非白人区分的牌子等等。这让我感受到,原来种族歧视在美国某些地区,竟然是如此根深蒂固。

在选输的那边,许多城市出现游行示威,拒绝接受选举的结果,甚至还有暴动的趋势。我试着了解他们的颓丧,也多少明白他们需要有发泄心中怒气的方法。但是,我不禁想,这些示威的人群中,是否有可以在11月8号去投票,却没有去,然后,就只是因为选举结果不合我意,而去事后滋事的?或者有些根本不是公民,在里面凑热闹的?

还有支持川普的高中女生竟然在学校被人羞辱。我听说,支持川普就被视为等同种族歧视。其实,支持川普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不少人是因为无法支持希拉里,而两害权其轻投给了川普。真是赢了选举,丢了朋友。

 

如此陌生

在这次的选举里,我以为会发生的,都没有发生。我以为了解美国,却发现对她如此陌生。

川普显然对美国基层的了解大大超过其他的候选人,也超过所有媒体的评论员,更超过所有的民调。他针对他的客户,做出了最好的销售。他用很多人认为不道德、不应该讲的方式,将自己成功地推销给全美对现状不满的选民。

在投票前,许多共和党的大老,如麦坎,老、小布什,罗姆尼都公开表态,不愿意支持他。这种情况在共和党是非常少见的。当然,民主党更是一片杀声。但是,川普几乎是单身匹马的杀出一条血路,获得了总统的宝座。

别的不说,光是这一点,他就已经留名青史了。而所有认为他不可能当选的人,现在都要面对现实。

county-by-county-map

 

深度危机

有一位美国复旦大学(Fordham University)的神学教授卡摩西(Charles Camosy),在这次选举后提出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危险现象。美国的大学,尤其是名校,现在几乎都单向独霸,任由自由派思想充斥。他认为这个现象是一个深度的危机。

在这样情况教育出来的年轻人想法都一致,因此,这次的选举在大学里造成一片震撼。这些年轻人只觉得选举没有如我意,所以,要抗争;却没有去思考,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美国人会去投票给一个他们无法接受的候选人?

这次选举的结果显示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美国。不论我们是处在哪一半的美国,现在都要面对,去思考,如何去与另外一半的美国人沟通、对话,而不是把自己锁在一个自以为是的环境里。

 

影响友情

我住在深蓝色的加州,在我平时交往的朋友当中,有投川普的,有投希拉里的,还有像我这样投给第三党的人。但是,也有并不知道我投给谁的朋友,见到我就说,你该高兴吧,你支持的候选人当选了。

有人说,要交朋友,一不可谈宗教,二不可谈政治。但是,在这次选举后,即使不谈政治,恐怕也彼此心有顾忌。想要维持以前的友谊,只怕不是件容易的事。

人的一生要面对许多选择。选举时,要决定选谁。选举后,还要选择是否要与我选的候选人不同的朋友,继续维持以前的友谊。或是将那些我们觉得竟然会投给不可思议候选人的朋友,打入“前朋友”的行列。

 

结语

这次选举在基督徒中,也看到截然不同的意见,有些甚至到了不论是非,只论立场的程度。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上帝爱世人。祂爱投给希拉里的人,也爱投给川普的人。

教会的本质是生命共同体和信仰共同体,我们最首要的使命是,以天国的眼光在世风日下的社会,作光作盐,引人归主。切莫因对世上国家政治观点的不同,因小失大,影响了教会的同心合意。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