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骅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7.03.20
17、18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人类看世界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后人回顾这段时期,为之起名“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与现代社会
“启蒙运动”这名字传达出一种进步的史观,表示在这之前,人类是无知的,没有被唤醒的,无法正确地认识这世界。而在这运动之后,人类启蒙了,不再是单纯好骗的孩子,能以理性来认识世界。
康德作为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充分地展现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康德认为,人类可以用理性来研究整个世界。主体性原则被高举,人们开始认为,真理需要透过人的主体性才能被确立;强调自主,反对外在的权威和道德秩序。这种对主体性的强调,使人相信,每人需要为自身的生存而负责,遂与群体和其承载的传统割裂。
“我思固我在”这句由笛卡儿提出并为后人称道的名言,试图以人的主观性来重新确认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讽刺的是,启蒙运动一方面肯定了人自身的主体性,一方面却力图以人的主体性所认知的世界为客观真理。伦理学家侯活士和韦利蒙评论道:“启蒙运动导致我们和传统断裂,使我们成为理性的人,叫我们为自己打算和行动,并一直在培养这种传统。”(注1)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现代社会强调系统化、控制和效率,力图用理性和逻辑来分析世界,消除一切不确定性,建构精确控制的完美社会。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的生产线——以精准的生产流程,大批制造品质稳定的汽车——正是现代社会精神的代表。在福特汽车的生产线中,人被视为生产的工具,是管理和控制的对象。
巨型教会的兴起
在这种生产线思维的影响下,华人教会界也兴起阵阵系统化生产门徒的浪潮。
宣教学家马盖文,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探讨教会成长的秘诀,并提出广为人知的“同质性原则”:成员同质性愈高的教会,牧养愈容易,人数增长愈可能。
我认为,马盖文是出于绝对的善意,提出了这原则。这原则也帮助宣教士有效地向某些群体传扬福音。然而,若视教会为工厂,用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主导教会如何“成为教会”,我们的教会论和门徒培育就不再是建立在上帝的话语上,而是建立在社会科学上了。
美国的马鞍峰教会,是这20年来各地教会争相仿效的对象。马鞍峰系统的吸引人之处,不只是会友众多,增长明显,更因其给出简单明了的工具,供其他教会使用。许多人相信,只要正确使用这些工具,教会就会成长。
华理克牧师本人虽然未必抱有这种简化的教会增长观,但许多效法者却相信,只要使用了正确的工具,建立了完善的系统,再把人放入系统中,就会得到品质有保障的“产品”。在这种生产链中,他们力图消除个体的差异,透过系统,确保“产品”的品质一致性。
教会确实需要架构,需要组织。John Stott牧师说:“教会必须组织起来,以表达她的自我理解。”(注2)但同时,他也提醒我们,当教会的结构本身成为目的,变成了一个静态、呆板、自我中心的结构时,这结构就成为了异端的结构。
老大哥的霸气与无奈
教会不知不觉间,不加批判地拥抱现代主义,以福特式的生产线作为培育门徒时的仿效对象时,自然就会追求效率、品管、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尽力排除系统中的一切不确定因素。
这种系统,也许在某个环境下是有效的。然而当外在的大环境发生剧烈变革时,这样的生产系统往往抗拒改变,显得守旧和步伐沉重。吊诡的是,当年追求与时代精神结合,结果反倒与时代精神脱节、格格不入,最终陷入一种“老大哥的心态”,只能提及“当年我们怎样怎样……”,沉浸在过往的美好岁月中。
这种老大哥的心态,基本上认为问题不出在自己和自己所属的文化上,而是出在他人和他人的文化上,比如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所以应当设法改变他人,却鲜少想到要改变自己。在这种心态中,人相信只要能辨识出问题,就能找到相应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问题。
同温层的社团
在生产线式的门徒培育思维中,教会事工渐渐按照群体的特性来区分——儿童事工、青年事工、职青事工、新婚夫妇事工、家庭事工、银发事工……把一个个独特的人,化约成一个个没有脸孔的群体,分开牧养。不同生命阶段和特性的人,彼此愈离愈远。
按照不同群体的特性来牧养,立意是好的,作为接触不同群体的起点也无可厚非。然而,为不同群体建立一个个“同温层”(编注:有共同或类似的信念、立场等的社交阶层),结果是信徒只在自己熟悉的阶层中社交和团契,舒适地忽略了其他群体的存在,这就偏离了上帝赋予教会的使命——使万物与祂和好,也彼此和好。
群体的差异,不应成为人彼此隔离的原因,而应是彼此接纳和相爱的起点 ,创造空间让信徒能演练在永恒中如何彼此团契。
耶稣所召聚的群体
两千年前,当上帝的儿子降生在今日的巴勒斯坦地区时,最被祂吸引的,不是道貌岸然的宗教领袖,也不是掌控社会的菁英人士,而是在社会上无权势的市井小民,被主流社会排斥的边缘人。
耶稣并不反对许多人聚集聆听上帝的话。祂应该也不会因为巨型教会人多,而反对这种教会模式。但我想,耶稣不会鼓励我们掌控和消除不确定性因素,祂会反对我们把当下习惯的实践无限绝对化。祂会提醒我们,在指出他人眼中的刺时,先正视自己眼中的梁木,并邀请我们去接待那些被主流社会所唾弃和排斥的边缘人。
耶稣没有把富有阶层的门徒与贫穷线下的门徒区分开来,把做过税吏的门徒和法利赛人背景的门徒分开。祂将所有人召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向上帝国而活的群体。上帝的国,超越了既存的各种共同体,塑造了门徒的生活与互动方式。
当圣灵在五旬节降临,几千人得救后,初代教会的领袖也没有把穷人和富人分开,把大人和小孩分开,而是使信徒在群体里学习彼此帮助、彼此成全、彼此相爱、彼此团契、凡物公用。
耶稣教导门徒,人如果要得到生命,必须先把生命给出去,而不是试图掌控自己的生命(参《太》10:39)。耶稣直率地告诉两千年前的宗教人士,不要以遵守传统代替遵行上帝的心意。要让传统在三一神持续的工作中,不断更新和塑造(参《可》7:8)。耶稣提醒跟随祂的人,在批评、纠正他人之前,要先看到自己的问题,和需要改变之处(参《路》6:42)。耶稣触摸痲疯病者(参《太》8:3),为小孩祝福(参《可》10:16),与税吏同桌吃饭(参《可》2:16),主动与井边的妇人交谈(参《约》4),还带领门徒接待被主流社会轻视甚至排拒的人……
上帝的艺术创作室
现今教会虽生长于现代主义的土壤,却不应让现代主义形塑教会。教会应当从上帝的启示中,认识自己的身份,回到自己的身份,思考如何回应现代主义。
在一个追求控制的社会,教会更需强调成全,而非控制。耶稣在讲解天国时,常用栽种的比喻(参《太》13)。教会的目的,不是消除信徒彼此间的差异,而是要创造一个环境,使人学习尊重彼此,相互成全,帮助他人回应上帝的呼召。教会的领袖不是工程师,必须控制工厂的流程,确保产品的一致性,而是像园丁,预备肥沃土壤,使不同的种子健康地生长。
教会不是工厂,而是上帝的艺术创作室。保罗以上帝的作品来形容门徒,每个门徒都是在基督里创作的艺术品(参《弗》2:10)。教会不是要机械地制造出一批批门徒,而要参与上帝的创作,雕塑出一个又一个门徒。
在上帝雕塑祂子民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信徒都当参与其中,一方面接受雕塑,另一方面也参与上帝对他人的雕塑。
注:
- 侯活士和韦利蒙(Stanley Hauerwas & William H. Willimon),《异类侨居者》(香港:基道,2012),105。
- 斯托得(John Stott),《心意更新的教会》(新北市:校园,2012),53。
作者现在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