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驊
本文原刊于《舉目》官網2017.03.20
17、18世紀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轉折點,人類看世界的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後人回顧這段時期,為之起名“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與現代社會
“啟蒙運動”這名字傳達出一種進步的史觀,表示在這之前,人類是無知的,沒有被喚醒的,無法正確地認識這世界。而在這運動之後,人類啟蒙了,不再是單純好騙的孩子,能以理性來認識世界。
康德作為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充分地展現了啟蒙運動的精神。康德認為,人類可以用理性來研究整個世界。主體性原則被高舉,人們開始認為,真理需要透過人的主體性才能被確立;強調自主,反對外在的權威和道德秩序。這種對主體性的強調,使人相信,每人需要為自身的生存而負責,遂與群體和其承載的傳統割裂。
“我思固我在”這句由笛卡兒提出並為後人稱道的名言,試圖以人的主觀性來重新確認人類認知世界的基礎。諷刺的是,啟蒙運動一方面肯定了人自身的主體性,一方面卻力圖以人的主體性所認知的世界為客觀真理。倫理學家侯活士和韋利蒙評論道:“啟蒙運動導致我們和傳統斷裂,使我們成為理性的人,叫我們為自己打算和行動,並一直在培養這種傳統。”(註1)
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現代社會強調系統化、控制和效率,力圖用理性和邏輯來分析世界,消除一切不確定性,建構精確控制的完美社會。20世紀初美國福特汽車的生產線——以精準的生產流程,大批製造品質穩定的汽車——正是現代社會精神的代表。在福特汽車的生產線中,人被視為生產的工具,是管理和控制的對象。
巨型教會的興起
在這種生產線思維的影響下,華人教會界也興起陣陣系統化生產門徒的浪潮。
宣教學家馬蓋文,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研究、探討教會成長的秘訣,並提出廣為人知的“同質性原則”:成員同質性愈高的教會,牧養愈容易,人數增長愈可能。
我認為,馬蓋文是出於絕對的善意,提出了這原則。這原則也幫助宣教士有效地向某些群體傳揚福音。然而,若視教會為工廠,用社會科學的研究方式,主導教會如何“成為教會”,我們的教會論和門徒培育就不再是建立在上帝的話語上,而是建立在社會科學上了。
美國的馬鞍峰教會,是這20年來各地教會爭相仿效的對象。馬鞍峰系統的吸引人之處,不只是會友眾多,增長明顯,更因其給出簡單明瞭的工具,供其他教會使用。許多人相信,只要正確使用這些工具,教會就會成長。
華理克牧師本人雖然未必抱有這種簡化的教會增長觀,但許多效法者卻相信,只要使用了正確的工具,建立了完善的系統,再把人放入系統中,就會得到品質有保障的“產品”。在這種生產鏈中,他們力圖消除個體的差異,透過系統,確保“產品”的品質一致性。
教會確實需要架構,需要組織。John Stott牧師說:“教會必須組織起來,以表達她的自我理解。”(註2)但同時,他也提醒我們,當教會的結構本身成為目的,變成了一個靜態、呆板、自我中心的結構時,這結構就成為了異端的結構。
老大哥的霸氣與無奈
教會不知不覺間,不加批判地擁抱現代主義,以福特式的生產線作為培育門徒時的仿效對象時,自然就會追求效率、品管、生產流程的標準化,盡力排除系統中的一切不確定因素。
這種系統,也許在某個環境下是有效的。然而當外在的大環境發生劇烈變革時,這樣的生產系統往往抗拒改變,顯得守舊和步伐沉重。弔詭的是,當年追求與時代精神結合,結果反倒與時代精神脫節、格格不入,最終陷入一種“老大哥的心態”,只能提及“當年我們怎樣怎樣……”,沉浸在過往的美好歲月中。
這種老大哥的心態,基本上認為問題不出在自己和自己所屬的文化上,而是出在他人和他人的文化上,比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所以應當設法改變他人,卻鮮少想到要改變自己。在這種心態中,人相信只要能辨識出問題,就能找到相應的工具和方法來解決問題。
同溫層的社團
在生產線式的門徒培育思維中,教會事工漸漸按照群體的特性來區分——兒童事工、青年事工、職青事工、新婚夫婦事工、家庭事工、銀髮事工……把一個個獨特的人,化約成一個個沒有臉孔的群體,分開牧養。不同生命階段和特性的人,彼此愈離愈遠。
按照不同群體的特性來牧養,立意是好的,作為接觸不同群體的起點也無可厚非。然而,為不同群體建立一個個“同溫層”(編註:有共同或類似的信念、立場等的社交階層),結果是信徒只在自己熟悉的階層中社交和團契,舒適地忽略了其他群體的存在,這就偏離了上帝賦予教會的使命——使萬物與祂和好,也彼此和好。
群體的差異,不應成為人彼此隔離的原因,而應是彼此接納和相愛的起點 ,創造空間讓信徒能演練在永恆中如何彼此團契。
耶穌所召聚的群體
兩千年前,當上帝的兒子降生在今日的巴勒斯坦地區時,最被祂吸引的,不是道貌岸然的宗教領袖,也不是掌控社會的菁英人士,而是在社會上無權勢的市井小民,被主流社會排斥的邊緣人。
耶穌並不反對許多人聚集聆聽上帝的話。祂應該也不會因為巨型教會人多,而反對這種教會模式。但我想,耶穌不會鼓勵我們掌控和消除不確定性因素,祂會反對我們把當下習慣的實踐無限絕對化。祂會提醒我們,在指出他人眼中的刺時,先正視自己眼中的樑木,並邀請我們去接待那些被主流社會所唾棄和排斥的邊緣人。
耶穌沒有把富有階層的門徒與貧窮線下的門徒區分開來,把做過稅吏的門徒和法利賽人背景的門徒分開。祂將所有人召集在一起,成為一個向上帝國而活的群體。上帝的國,超越了既存的各種共同體,塑造了門徒的生活與互動方式。
當聖靈在五旬節降臨,幾千人得救後,初代教會的領袖也沒有把窮人和富人分開,把大人和小孩分開,而是使信徒在群體裡學習彼此幫助、彼此成全、彼此相愛、彼此團契、凡物公用。
耶穌教導門徒,人如果要得到生命,必須先把生命給出去,而不是試圖掌控自己的生命(參《太》10:39)。耶穌直率地告訴兩千年前的宗教人士,不要以遵守傳統代替遵行上帝的心意。要讓傳統在三一神持續的工作中,不斷更新和塑造(參《可》7:8)。耶穌提醒跟隨祂的人,在批評、糾正他人之前,要先看到自己的問題,和需要改變之處(參《路》6:42)。耶穌觸摸痲瘋病者(參《太》8:3),為小孩祝福(參《可》10:16),與稅吏同桌吃飯(參《可》2:16),主動與井邊的婦人交談(參《約》4),還帶領門徒接待被主流社會輕視甚至排拒的人……
上帝的藝術創作室
現今教會雖生長於現代主義的土壤,卻不應讓現代主義形塑教會。教會應當從上帝的啟示中,認識自己的身份,回到自己的身份,思考如何回應現代主義。
在一個追求控制的社會,教會更需強調成全,而非控制。耶穌在講解天國時,常用栽種的比喻(參《太》13)。教會的目的,不是消除信徒彼此間的差異,而是要創造一個環境,使人學習尊重彼此,相互成全,幫助他人回應上帝的呼召。教會的領袖不是工程師,必須控制工廠的流程,確保產品的一致性,而是像園丁,預備肥沃土壤,使不同的種子健康地生長。
教會不是工廠,而是上帝的藝術創作室。保羅以上帝的作品來形容門徒,每個門徒都是在基督裡創作的藝術品(參《弗》2:10)。教會不是要機械地製造出一批批門徒,而要參與上帝的創作,雕塑出一個又一個門徒。
在上帝雕塑祂子民的過程中,我們每個信徒都當參與其中,一方面接受雕塑,另一方面也參與上帝對他人的雕塑。
註:
- 侯活士和韋利蒙(Stanley Hauerwas & William H. Willimon),《異類僑居者》(香港:基道,2012),105。
- 斯托得(John Stott),《心意更新的教會》(新北市:校園,2012),53。
作者現在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