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運動(賀宗寧)2017.05.05

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教會歷史這一週2015.05.05

 

公元1919年5月4日

五四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北洋政府所在的北京,是以青年學生為主的學生運動,以及包括廣大公民、市民和工商人士等中基層廣泛參與的一次示威遊行、請願、罷課、罷工和暴力對抗政府等多形式的行動。

事件起因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舉行的巴黎和會中,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即山東問題。當時北洋政府未能捍衛國家利益,國人極度不滿,從而上街遊行表達不滿。當時最著名的口號之一是“外爭國權(對抗列強侵權),內除國賊(懲除媚日官員)”。

廣義的五四運動則是指,自1915年中日簽訂《21條》至1926年北伐戰爭間,中國知識界和青年學生反思華夏傳統文化,追隨“德先生”(“民主”的英文“Democracy”)和“賽先生”(“科學”的英文“Science”),探索強國之路的文化運動的繼續和發展。

 

新思想的傳播與社團的發展

西方思想在晚清尤其甲午戰爭後大量傳入。而在民國初年,這種影響隨著《新青年》等刊物的發行,以及白話文運動的推展,自由和反抗傳統權威等思想,影響了學生以及一般市民。

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和科學,從思想、政治和文化領域,激發並影響了華人,尤其是華夏青年的愛國救國熱情。這兩種理念從根本上為五四運動奠定了思想和智力基礎。

社團組織在民國的發展包括少年中國學會、工學會、新民學會、新潮社、平民教育講演團和工讀互助團等等,讓五四運動在全國的展開有了組織上的基礎。

中國的教育制度在清末的新政改革,是以學習西方及日本學制為主。到了民初,高等教育進一步地發展。尤其是北京大學,在校長蔡元培的領導下,引進了開放的學風,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

李大釗、朱家驊、陳獨秀、章士釗、胡適、辜鴻銘(英國文學)、劉師培、錢玄同(教音韻學)、吳梅(教戲曲史)、劉半農(教新文學)、嚴復(翻譯家)等被聘於北大任教,同時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開放進步的思想和精神。這種思想和精神成為五四運動的重要動力。

 

反教同盟衝擊教會

1922年,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World’s Student Christian Federation,以下簡稱世盟)計劃於4月,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第11次國際大會。

在大會召開前一個月,一群上海學生以“非基督教學生同盟”的名義,發表宣言反對世盟借用中國的國立大學開會,攻擊基督教及基督教會為資本主資經濟侵略的“先鋒隊”,並通電全國各校,要求支持。各地響應者甚眾。

延續6年的非基督教運動(以下簡稱非基運動)由此展開,為中國教會帶來不少衝擊。
上海的非基督教學生同盟宣言說:“我們反對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我們為擁護人們幸福而反對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我們現在把我們的真態度宣佈給人們看。各國資本家在中國設立教會,無非要誘惑中國人民歡迎資本主義;在中國設立基督教青年會,無非是要養成資本家的良善走狗。簡單說一句,目的即在吮吸中國人民的膏血。

“因此,我們反對資本主義,同時必須反對擁護資本主義欺騙一般平民的現代基督教及基督教會。學生諸君!青年諸君!勞動者諸君!我們誰不知道資本主義的罪惡?我們誰不知道資本主義的殘酷無情?現在眼見這些資本家走狗在那裡開會討論支配我們,我們怎能不起而反對!起!起!!起!!!大家一同起!!!”

1924年8月,在國共兩黨支持下,“非基督教同盟”在上海成立。同盟出版《非基督教特刊》

面對連串的反教運動,中國信徒有嗤之以鼻,不屑一顧的,也有積極回應,為信仰辯護的。回應的方式各異,有致力抵抗,反唇相譏的,如張亦鏡、梁均默等;也有從自省(甚至是自責)的角度,著力解釋信仰,以求國人接受的,代表人物有:徐寶謙、趙紫宸等。

這些護教家當中,有嘗試回到基督教的根本─耶穌和聖經,企圖重塑一個較正面和本色化的基督信仰,來迎合當時代的需要。

上海的非基督教學生同盟宣言中,點名提到基督教青年會。青年會於1895年在中國成立,25年間在全國31個主要城市皆有市會,共有四萬多會員,而在基督教大、中學建立校會,會員也近二萬人。

青年會的工作,除主辦課程外,主要替青年提供各項球類和游泳運動,並舉辦演講會和查經班。1920年參加查經班的人數達二萬四千多人,其中有二千多人是在當年信主的。

世界基督教學生同盟大會的籌備,全得青年會的支援,兩者關係密切,而青年會的吳耀宗也是當年北京地區的幹事之一,有分協助籌備。當非基督教運動全面發動,許多攻擊是衝著青年會而來,以致在1922年至1927年間,青年會的事工由極盛變為沒落。

非基督教運動歷時6年,第一階段於1922年爆發,不同於義和團的暴力,主要是文字上的攻訐,經過幾個月後便靜下來。

第二階段由1924年開始,有國民黨和共產黨的支持,群眾示威抗議基督教,騷擾教會。

第三階段由於1925年發生了“五卅慘案”,各界罷工、罷市、罷課,排外情緒高漲,不少傳教士被迫離開中國,反基督教轉趨暴力化,並指教會學校對青年進行奴化教育,要求收回教育權。

非基督教運動結束於1927年。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開始清黨,掃除共黨份子,壓制社會運動。共產黨大受挫折後,便無法在幕後導引非基督教運動,再加上蔣介石在宋美齡帶引下信了主,於1929年受洗,反教風潮便沉寂下來。

 

中國教會走向本色化

1907年是基督教來華一百周年,當時的西教士人數達3,383人,到1922年達8,300人。經過非基督教運動之後,人數降至3,150人。非基督教運動無疑對基督教在中國的發展是一個挫折,但卻加速了中國教會的本色化。

基督教在中國的傳播,主要都是靠西教士的努力,所以全國各地建立了不同的宗派教會。早在19世紀末,已有西教士提出華人教會要自治及自養,之後也有華人信徒建立了無外國色彩的教會,如真耶穌教會、聚會所、耶穌家庭等。

許多宗派教會亦在20世紀頭20年相互合併成新的教會,並冠以“中華”二字,如中華基督教會、中國基督聖教長老會、中華聖公會、中華信義會等。

機構方面,也成立了中華基督教續行委辦會,出版《中華基督教會年鑑》。

自傳方面,石美玉和胡遵理於1925年創辦了伯特利佈道團,成員有計志文和宋尚節,他們的足跡走遍全國。

 

 

“教會歷史這一週”已經制作成3-5分鐘的視頻(蘇文峰主講),在橄欖社區網站(http://ocochome.info/)播出,《教會歷史這一周》的頁面短鏈接:http://wp.me/P5KG8P-7dW

或點擊后面網址觀看本期視頻:http://pan.baidu.com/s/1boLWtKb

Be the first to comment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