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宗寧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教會歷史這一週2017.06.16
西元1793年6月13日,現代宣教之父威廉克里(William Carey)與家人一同搭船前往印度。
威廉克里一家在6月13日出發,同年11月抵達印度加爾各答。他前後在印度一共有41年的時間,直到1834年安息主懷。他從未再回英國,他的一生都獻給了宣教的工場印度。
19世紀社會政治背景
18世紀下半葉在歐洲產生了工業革命,帶給整個社會巨大的改變:
- 人口分佈的變遷,許多人離開了鄉村進入工業集中的城市。
- 家庭結構的改變,原先農業社會的大家庭被分散。
- 教會信仰傳承的中斷,原先在農村以家庭為中心的教會不再存在。
- 社會貧富的差距,資本家迅速的累積了財富。
- 原料物資來源的缺乏,工業發展造成原料供應不足。
- 市場銷售的擴大,生產力的增加,使原本的市場無法消化新的產品。
- 鐵路與海港大量的興建,因此可以增加原料與產品的運輸。
西方國家為了原料及市場的需要,開始向海外發展,逐漸形成帝國主義,在經濟與政治上侵略工業落後的地區,包括拉丁美洲、亞洲及非洲。西方列強也同時開展殖民地,佔領瓜分非洲、拉丁美洲、南亞及東南亞。工業發展帶來武器製造的更新,更使國力強盛,幫助了帝國主義的發展。
有如當年羅馬帝國建造了公路系統,使保羅的宣教事工得到許多方便,19世紀的工業發展所造成的海路交通系統,也幫助了歐洲在海外宣教事工的發展。
南亞印度半島的狀況
- 南亞的印度半島(現今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及斯里蘭卡)是在亞洲最先受到殖民主義影響的地區。
- 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在18世紀初就開始在印度運作。該公司在最初的一百年中,因怕宣教造成與當地人民的緊張關係,拒絕宣教士到印度。
- 1813年,英國國會修法,宣教士得以在東印度公司轄下的地區自由活動。
- 1858年,英國國會通過法令,將印度政府由東印度公司的手中奪去,轉由英王直接為印度皇帝。
威廉克里的背景
威廉克里於1761年出生在一個聖公會的家庭,但成年後卻成為浸信會的信徒。
年青時,當他聽到庫克船長在太平洋的探險記,就十分嚮往那遙遠的地方,認為基督徒有責任要向遙遠國度沒有聽過福音的人去傳福音。
1789年,克里28歲,成為萊塞斯特(Leicester)浸信會的牧師。3年後,在1792年他發表了著名的宣教宣言:《基督徒向異教徒傳福音之義務的探索》(An Enquiry into the Obligations of Christians to use Means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Heathens)。
接著他成立了“特定浸信會向異教徒傳福音差傳會”。(所謂特定浸信會是基督在十字架上只為特定揀選的人代死的一支浸信會)。後來這個差會改名為浸信會差傳會(Baptist Missionary Society),2000年更改為”BMS 世界差會:(BMS World Mission)。
第二年,克里決定身體力行,親自去工場,他帶著全家乘船往印度的加爾各答。雖然他在印度的事工並不完全順利,但他卻一直堅持,一生沒有再離開印度。
在印度的事工發展
克里與家人在1793年11月抵達印度的加爾各答。他到達印度的第一年,為了維持生計,經朋友介紹,當了一間靛青染色廠的經理。孟加拉盛產靛青,是一種用來將布料染藍的作物。他也開始學習孟加拉語文。
他後來寫信回英國報告,說明雖然四處都是阻礙,但他更需要向前行。他在信中的熱心感動了許多人對宣教感到興趣。東印度公司不允許他留在加爾各答,所以他搬到附近的沙拉姆坡(Serampore),參與在當地丹麥浸信會的宣教團隊。
當地的生活極為貧困,疾病流行。他的兒子彼得因為當地衛生條件差而死於痢疾。兒子的死亡,加上許多其他的壓力,造成克里的妻子桃樂斯精神崩潰。
在這樣極端困難的環境中,他完成了孟加拉語的新約聖經首稿,後來又將聖經翻譯成五種印度語文以及阿拉伯文。
深褐色的部份是克里宣教影響的地區
當他定居於沙拉姆坡後,他的團隊購買了一間足夠大的房子。所有的宣教士及家屬都住在一起。他們開辦一間學校。這個學校成為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後來他們又買了一架舊的印刷機,一方面用來印刷孟加拉文的聖經,同時也開放為印刷廠,增加經費收入。
克里在印度所建的宣教場所與宣教士宿舍
到了1800年,也就是克里到達印度的第7年,終於有位印度教徒接受基督為救主。他的名字是克里斯納帕爾(Krishna Pal)。當時,印度教徒信了基督後,又引起新的問題。
這些新的基督徒是否仍需保持他們原來在印度教時的階級?1802年,帕爾的女兒原屬於第四階層,卻嫁給了一位婆羅門(印度教的最高階層)。這個婚禮成了基督教會否定印度教階級觀念的公開儀式。
克里為第一位印度信徒克里斯納帕爾(Krishna Pal)施行浸禮
克里在印度的41年中,似乎沒有帶領很多人信主,但在他的晚年,終於成立了一間教會。
他努力學習印度的語文,著手將聖經翻譯成印度的文字。印度當時並沒有統一的語言與文字,但由於他的語文能力極強,到他逝世時,他至少將部份的聖經翻譯成35種印度地方文字。
後來到印度的宣教士(其中最有名的是亞歷山大達富)注重對印度人的教育。這些計劃尤其在印度低階層當中最為有效,他們大量的脫離印度教,加入基督教。許多婦女也加入基督教,因為基督教使他們能脫離印度教階級的文化,得到自由。
除了傳福音及翻譯聖經外,克里也盡力推行對印度教一些陋習的改變。其中最大的影響是在他的努力下,印度人廢止了在丈夫遺體火化的同時,將活著的寡婦一起焚化殉葬的惡習。
印度教當時的惡習是要寡婦活活的與死去丈夫一起焚化
“教會歷史這一週”已經制作成3-5分鐘的視頻(蘇文峰主講),在橄欖社區網站(http://ocochome.info/)播出,《教會歷史這一周》的頁面短鏈接:http://wp.me/P5KG8P-7dW
或點擊后面網址觀看本期視頻:http://pan.baidu.com/s/1o8t2dQ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