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骅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07.17
几年前,我在教会大专团契当辅导。某年夏天,同工们觉得团契太内向,缺乏福音行动,于是决定在秋季开学时,举办一个大型的福音外展活动,广邀教会周边社区大学的学生参加。
为了这个福音晚会,大家兴致勃勃,有的贡献创意,有的发挥演技,有的大展布置长才。
聚会前几天,大家到各校园发福音单张,邀请人来参加,同时预备在美留学的实用资讯,以帮助学生更快融入留学生活。聚会当天,整个团契从下午就开始忙碌,把教室布置成火车车厢,并在每个区域都安排了同工,关心邀来的新朋友。
当天来了20多位新朋友。在同工的张罗和卖力演出下,福音晚会很成功——有演戏,有短讲,有欢笑,有尖叫,也有抽奖。聚会结束前,我们邀请新朋友下周来参加团契活动。我想,至少能来5位吧?
隔周的团契聚会,果真有5个新朋友出现了。不过,经过上周的“美好经验”后,他们对“正常团契” 似乎有点适应不良。我们努力帮助他们融入,但他们的脸上明显写着“兴致缺缺”。再隔一周,无一人来。晚会所有新朋友,就此都消失。
一场劳师动众的福音晚会,若从凝聚同工的角度看,是成功的;若是从传福音的角度,却是彻底失败了。
华丽布道会的副作用
我相信这种经历,许多教会都有过。教会投入许多资源,动员大批同工,轰轰烈烈地办活动,传福音的效果却很有限。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节目不够精彩?还是后续跟进工作不够?
我相信,一个重要原因是,福音聚会和一般聚会有极大的差距。许多人被精彩的宣传所吸引,来参加福音聚会。如果福音晚会的品质极佳,讲员的信息生动有力,他们可能被打动,甚至晚会上决志跟随耶稣。然而当他们开始参加正常的聚会后,他们发现,聚会内容和福音聚会有巨大的差别,不再吸引他们,他们就可能不再来了。
如果仔细观察现今华人教会的布道会,我们会发现:
1.布道有别于一般的聚会,教会往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源。
2.布道会大量使用广告行销的手法,包括精心包装文宣,邀请名嘴、名牧和明星,增添聚会的星度与热度。
3.在布道会呼召时,跟随耶稣和委身教会,被一分为二,成了两个呼召。
4.事后跟进力度有限。大多聚会完全没有事后的跟进。好一点的,也只是持续跟进、关心当场决志的人。
这些做法带来许多副作用。首先,教会投入大量的人力举办布道会,大多数生命成熟的同工都被征召去做事了,聚会当天能陪伴新朋友的成熟同工比较少,新朋友会觉得被冷落,或感到前来招呼的基督徒很形式主义。因此,他们感觉不到教会的温暖。第二,教会把福音聚会包装得愈华丽,给新朋友造成错误的期待就越大。第三,把跟随耶稣和委身教会变成两个不同的委身,导致有些人决定跟随耶稣了,却又同时认为,参加门徒群体(教会)是额外的选项。
诠释福音的群体
当代多元社会对教会的布道带来不小的挑战。现代人强调尊重、宽容他人的信仰及生活方式,强调人的主体性;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强调选择,追求多元;受自由民主的政治叙事所影响,高举人权,支持人选择的权利……在这样的社会中,人的注意力不断被各式各样的信息所拉扯,等著被娱乐和吸引,各种欲望被激起,引导著行为,同时不轻易委身,包括不轻易委身于“真理”。
面对这样一个多元社会,教会该如何才能有效地传扬福音、带领人跟随耶稣?纽毕真(Lesslie Newbigin)在《多元主义社会中的福音》(The Gospel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中强调,教会要成为一个诠释福音的群体,才能在多元社会中有效地见证福音。
纽毕真说,这群体必是不断赞美上帝的群体,铭记自己所领受的恩典,活在上帝恩典的记号中;必须是真理的群体,参与社会,却不随从世俗社会;是实践祭司职分的群体,认识到上帝给予成员不同的恩赐,训练和支持成员在不同的领域执行祭司的职分;是不为自己而是为邻舍存在的群体;是互相负责、彼此守望的群体;同时,也是带着盼望的群体,面对破碎的世界,因上帝的应许而怀有盼望(注1)。
结合造就和布道
2016年我到纽约开会,顺便到曼哈顿的救赎主长老会(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聚会。当天刚好有两个人受洗,主礼牧师凯勒(Tim Keller)在洗礼前说:很多现代人觉得洗礼多此一举,心里相信就好了,何必在意外在的仪礼!然而当年马丁‧路德觉得被魔鬼控诉,魔鬼质疑他是否得救时,路德以他的洗礼,作为得救的记号。
凯勒邀请在场的会众,委身基督。那场聚会,不仅基督徒被喂养,也很适合未信者。
福音布道是否有可能成为教会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无需频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举办各种福音聚会?有没有可能,教会的每周主日崇拜,都能既装备、鼓励和喂养信徒,非信徒亦可聆听和经历福音?
凯勒认为这是可行的,并在《中心教会》(Center Church)中,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注2):
1,鼓励教会的弟兄姊妹邀请非信徒参加每周的主日崇拜,塑造这种教会文化。
2,展示福音:带领崇拜的人尽量避免使用教会术语,而使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语言。在崇拜中,让非信徒理解我们在做什么,比如唱歌敬拜前,简单地解释我们在做什么,为何要这样做。在不同的环节,表达对非信徒的欢迎,创造机会让他们探索信仰。
3,宣讲福音:不论是信徒或是非信徒,每个人都需要上帝的恩典。因此,在崇拜中可以用各种方式,宣讲福音和上帝的恩典,在各种仪礼,比如洗礼和圣餐中,阐释福音的意义。千禧世代关心社会公义,因此在崇拜中表达对怜悯和公义的支持、重视,也能帮助人把福音和世界连接起来。
4,邀请委身:在崇拜中创造机会,让人有机会委身于基督,委身教会。凯勒认为,圣餐礼中间和聚会结束后,都是很好的机会。
有一次,笔者和好友陆尊恩讨论呼召人决志,尊恩提出,可以请基督徒先站起来,再邀请愿意委身于基督的非基督徒站起来加入。这么一来,委身基督和委身教会不再分开,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呼召。同时,非信徒也不会因为不好意思,而不站起来公开表明自己的决定。我很赞同。自那时起,我带领布道聚会时,都尽可能这样做。
透过群体的见证、自然发生
初代教会在经历圣灵的浇灌后,其大部分布道是透过群体的见证、自然发生的。《使徒行传》中记载了初代教会的情况:“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地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著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2:46-47)
当然,这不是否定所有“特意”的布道工作,认为一切都应该“无为而治”。而是,当基督徒群体不再以生命阐释福音,而把布道变成类似传销时,所传的就会失去可信性。
慢一点,深一点,少一点
我们是否太忙碌了,所以没有时间、耐心陪伴非信徒、聆听他们的故事,并分享我们生命的故事?我们的福音聚会是否包装得太华丽,所以当非信徒继而参加正常的聚会时,就会觉得我们徒有其表,华而不实?我们的崇拜和团契生活是否太过僵化和制式,以致于只有“自己人”才懂得个民乐趣,“外人”被各样套话和没人解释的仪礼排挤在外,难以把福音与生活方式连在一起?
布道,如果我们做得慢一点,深一点,必要时,少一点,是否效果更好?
慢一点,不是拖拖拉拉,而是不要像说服别人签合约似的,要别人快速决定信主。要学习耶稣,向那两个门徒说:“你们来看。”(参《约》1:38-39)邀请非信徒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信任中,一起认识和跟随耶稣,门徒群体中一起生活。耶稣透过与门徒3年之久的相处,在日常相处中带领门徒认识自己、上帝的国和被赋予的使命,我们当以祂为榜样。
深一点,不是指卖弄神学知识,也不是要把布道变成神学和哲学课程,而是在门徒群体中实践福音,让人们不只“听”到福音,也能“看”到和“体验”到福音。每一次主日崇拜,序乐、宣召、敬拜、讲道、圣餐、祝福、差遣……都要精心地预备,因为这都是展示福音、邀请人来认识与委身基督的机会。
少一点,不是不布道,而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让大家有时间邀请新朋友来教会,也有空陪伴被邀请来的新朋友。
想像一下,如果我们每周的主日崇拜都适合非信徒参加,那么,布道岂不是更能成为教会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注:
- Lesslie Newbigin, The Gospel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Grand Rapids, MI: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1989), 227-233.
- Timothy Keller, Center Church (Grand Rapids, MI: Zondervan, 2012), 302-306.
作者现在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