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驊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言與思專欄2017.09.18
不久前參加了校園事工研討會。來自北美不同地區的學生工作者,一起探究如何回應當今大規模的中國留學潮,如何與教會搭配、建立健康的校園事工。
現今北美留學生的校園事工危機甚多,其中之一是海歸的高流失率——在北美信主的中國留學生,回中國後,繼續參加教會的人不超過25%。
兩年前從中國來到美國讀神學的同工分享道:“坦白說,在中國牧會,我很怕接收海歸……他們一直拿中國的教會與北美的教會做比較,說北美的教會有多好!……很多人‘信主了,卻沒受洗’。這是什麼意思?決定跟隨耶穌,卻不委身?在中國,信主是準備付代價的。然而在北美的教會,似乎只強調信主的好處,用各樣溫情攻勢領人歸主。人是受洗了,卻不一定瞭解福音是什麼。”
這位同工的話引起很大的迴響。多數與會者同意,海歸的高流失率雖然不能歸諸於單一原因,但與北美華人教會和校園事工的傳福音、造就及牧養方式脫離不了關係。
神學思維僵化
面對社會文化的變遷,北美華人教會掛在口邊的一句話是“真理是不變的”。這句話背後的意思是,我們過去的想法和做法才是對的。比如,我們一直沿用的某種形式的音樂敬拜,才是唯一符合真理的敬拜;我們某種查考聖經的方式,才是真的忠於真理的;某種著裝,才真正有敬虔的心態。
在基督信仰的語境中,“真理是不變的”,講的不是“教義和實踐的不變”,而是上帝作為有位格的真理,祂是自有永有、永不改變的。祂過去如何參與在歷史中,以大能更新和拯救祂的百姓,而今仍是如此。祂過去如何以信實和堅毅的愛待祂的百姓,而今也仍如此。我們卻抓住了見證真理的形式不放,忽略了實質!
北美華人教會作為移民教會,一方面受到這種意識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有保存既有文化的傾向,結果就是認為自己所擁有的信仰傳統是最純粹的,把對真理的理解和習慣的表達形式等同於真理本身。
在討論如何改變這一代年輕人,要以什麼方式吸引年輕人來教會之前,北美華人教會先要倚靠上帝所啟示的真理,在聖靈中挑戰、質疑、更新和改變自己。
團契休閒化
早期許多北美校園查經班,以查經為主要聚會形式。那種查經模式,實質上是“講經”,少有雙向的互動,多為帶領者單向講解聖經。這種模式,對於當年渴望找到“客觀真理”、尋求救國救民良策的留學生來說,相當有吸引力。
隨著早期留學生畢業、工作,甚至預備進入退休階段,許多由查經班轉型而成的小組、團契和教會,漸漸失去了早期傳福音和研討聖經的熱情,變得像退休和待退人士的俱樂部。大家交換旅遊和美食資訊,假期一起去觀光、度假。查經變成點綴,福音成為彼此的黏合劑,團契成為週末交誼俱樂部。
與此同時,赴美留學生日益年輕化,且受到多元文化和消費主義的影響。過往那種單向的“講經式查經班”,對新一代留學生漸無效果。許多教會留學生事工收攤,或把重心放在研究生和訪問學者的事工上。一些不願放棄的教會,則開始嘗試新的事工模式,以大量的活動和節目吸引年輕人來教會。
我絕不是反對辦活動和玩遊戲。趣味和歡笑是健康群體不可或缺的元素。若能適當地使用遊戲和節目來引導年輕人認識真理,我舉雙手贊成。然而當遊戲和活動變成團契文化和傳統,變成只為玩遊戲而玩遊戲時,團契與吃喝玩樂的朋友圈的界線就日益模糊。其實,若真的要玩,大家大可不必上教會。和外面的朋友能玩得更刺激、更沒有限制。
誠實的評估表
神學思維僵化和團契生活休閒化,這看似矛盾,卻在很多教會中並存共生。
北美華人教會中的神學思維僵化,使教會外的人感到教會保守、固執和難以對話。面對不同的意見,面對現實問題的衝擊,教會以許多屬靈的口號、標語來回應。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基督徒,在內部高度一致的溫室中或能生存,然而一旦離開這樣的環境,例如回到中國,則缺乏彈性,無法適應新的環境、新的教會,難以融入本地的教會群體。
北美華人教會中的團契生活休閒化,其結果是信徒漸失活力,軟弱無力,最後只能退到自身感覺舒適的範圍,在教會的牆內享受“同溫層”的俱樂部生活,和外界劃清界線。這樣的基督徒,習慣於安逸,在教會內受到許多人的關心和照顧,但屬靈的肌肉卻沒有培養起來,回中國一遇到挫折和試探,就流失了。
解決海歸流失的問題,未必是北美教會的首要議題。然而海歸的高流失率,確實是一張誠實又難堪的評估表,促使教會反省自己所培育出的信徒是否經得起風吹雨打,反省教會自身有何問題,以及何處需要更新。
智慧的開端
神學思維的僵化,其本質是人的自以為是。《箴言》早已指出,“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箴》9:10)。我們唯有承認自己的有限和無知,向上帝的啟示完全敞開,才有望進入認識真理和真知識的大門。基督徒理應是最願意承認自己無知的人,可惜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基督徒在公共領域中,被視為最封閉、驕傲和自以為是的人。
若沒有聖靈的引導,我們根本無法憑藉著自己對這世界的實存有真知識。加爾文認為,上帝的真理指引我們獲得對自己的真知識,“使我們不盲信自己的能力,讓我們毫無驕傲的本錢,因而引導我們順服。”(註1)祈克果認為人的行動與上帝的行動是完全相異的。人必須承認自身行動的不可能性和有限性,與十架上的上帝相遇,在這不可能中全然信靠上帝。這種信心不是自大和盲目的,而是源自對人類處境的深刻理解。
巴特更坦率,在論及《羅馬書》2章1節時,他寫到“你自詡了解上帝的奧秘,以已知者的身份和你的弟兄們劃清界線,也許你在將他們甩在後面之後確實又想助他們一臂之力——恰恰因此,你就對上帝的奧秘一無所知,沒有資格去幫助別人。你認為別人的愚行是別人的愚行,與己無干——恰恰因此,你自己是天字第一號的愚人。”(註2)人的悖逆,遠比我們想像得還嚴重!人甚至能以敬虔的姿態來掩蓋和繼續自己的悖逆。
巴特在談《羅馬書》14章8節時,直接指出:“謙恭者知道自己一無所知,因為他知道上帝無所不知。”(註3)巴特提醒我們,神學的僵化源自人對自己無知的無知。唯有當人承認上帝是上帝,是那無所不知,超越人認知的全然他者時,人才開始認識上帝。
基督徒並不比他人更認識真理,只是基督徒承認自己對真理一無所知,只能信靠上帝(祈克果),仰賴上帝的啟示(巴特)。這種態度,使我們在面對劇烈變動的環境時,不把信心建立在不斷變動的外在事物和形式上,而繫在那超越我們理解力的上帝身上,在聖靈中心意更新。
教會是宣教學院
1928年,潘霍華前往西班牙的巴賽羅納,牧養一間德國移民教會。艾瑞克・梅塔薩斯(Eric Metaxas)在所著的《潘霍華》一書中提到:“潘霍華在巴賽羅納發現一個跟柏林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當地的德國移民社區古板又守舊……未曾經歷戰亂及貧困的年輕一代,顯然已受到物質主義的影響。”(註4)
從上述描述中,不難發現,1928年巴賽羅納的德國教會,竟和2017年的北美華人教會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教會成為一種生活習慣,一個社交場所。信徒雖然定期上教會,但在其生活中,卻幾乎看不出基督做王、掌權。
當年在那樣的環境下,年輕的潘霍華在一場講座中,說出了一段對海外德國教會來說十分刺耳的話:
“我們在此要對人類一切追求上帝的努力中最堂皇的一個,也就是教會,提出最基本的批判。基督教內部就隱藏著危害教會的毒瘤。我們不假思索的認為,我們對基督教的虔誠信仰以及我們對教會的委身,就能讓我們自己蒙上帝悅納。而此舉其實完全誤解與扭曲了基督教的理念。”(註5)
潘霍華批判的,是基督徒把自己對教會的委身和善行,當作了蒙悅納的保證,卻忘記教會是因基督的恩典和愛而存在,也是為了上帝的使命而存在。教會的本質不是社交俱樂部,也不是享樂或相互取暖的同溫層,而是上帝宣教的結果,是上帝的宣教學院。
教會裡的每個基督徒,都被呼召來跟隨基督。教會不是狂亂世界的避風港,不是暫時的庇護和安慰,而是預備門徒進入這狂亂世界的宣教士訓練學院。當有一天,北美教會能重新認識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認真依此來實踐信仰,帶領人作主門徒時,所栽培出來的門徒才能經得起世界的各種殘酷考驗——不論在北美,在中國,或是其他國家。
註:
- 加爾文,《基督教要義》,2.1.2(South Pasadena, CA:美國麥種傳道會,2017),190。
- 巴特(Karl Barth),《羅馬書釋義》(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78。
- 巴特,645。
- 艾瑞克・梅塔薩斯(Eric Metaxas),《潘霍華》(台北市:道聲出版社,2013),111-112。
- 梅塔薩斯,124-125。
作者現在美國洛杉磯台福基督教會牧會。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