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骅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09.18
不久前参加了校园事工研讨会。来自北美不同地区的学生工作者,一起探究如何回应当今大规模的中国留学潮,如何与教会搭配、建立健康的校园事工。
现今北美留学生的校园事工危机甚多,其中之一是海归的高流失率——在北美信主的中国留学生,回中国后,继续参加教会的人不超过25%。
两年前从中国来到美国读神学的同工分享道:“坦白说,在中国牧会,我很怕接收海归……他们一直拿中国的教会与北美的教会做比较,说北美的教会有多好!……很多人‘信主了,却没受洗’。这是什么意思?决定跟随耶稣,却不委身?在中国,信主是准备付代价的。然而在北美的教会,似乎只强调信主的好处,用各样温情攻势领人归主。人是受洗了,却不一定了解福音是什么。”
这位同工的话引起很大的回响。多数与会者同意,海归的高流失率虽然不能归诸于单一原因,但与北美华人教会和校园事工的传福音、造就及牧养方式脱离不了关系。
神学思维僵化
面对社会文化的变迁,北美华人教会挂在口边的一句话是“真理是不变的”。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我们过去的想法和做法才是对的。比如,我们一直沿用的某种形式的音乐敬拜,才是唯一符合真理的敬拜;我们某种查考圣经的方式,才是真的忠于真理的;某种着装,才真正有敬虔的心态。
在基督信仰的语境中,“真理是不变的”,讲的不是“教义和实践的不变”,而是上帝作为有位格的真理,祂是自有永有、永不改变的。祂过去如何参与在历史中,以大能更新和拯救祂的百姓,而今仍是如此。祂过去如何以信实和坚毅的爱待祂的百姓,而今也仍如此。我们却抓住了见证真理的形式不放,忽略了实质!
北美华人教会作为移民教会,一方面受到这种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有保存既有文化的倾向,结果就是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信仰传统是最纯粹的,把对真理的理解和习惯的表达形式等同于真理本身。
在讨论如何改变这一代年轻人,要以什么方式吸引年轻人来教会之前,北美华人教会先要倚靠上帝所启示的真理,在圣灵中挑战、质疑、更新和改变自己。
团契休闲化
早期许多北美校园查经班,以查经为主要聚会形式。那种查经模式,实质上是“讲经”,少有双向的互动,多为带领者单向讲解圣经。这种模式,对于当年渴望找到“客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良策的留学生来说,相当有吸引力。
随着早期留学生毕业、工作,甚至预备进入退休阶段,许多由查经班转型而成的小组、团契和教会,渐渐失去了早期传福音和研讨圣经的热情,变得像退休和待退人士的俱乐部。大家交换旅游和美食资讯,假期一起去观光、度假。查经变成点缀,福音成为彼此的黏合剂,团契成为周末交谊俱乐部。
与此同时,赴美留学生日益年轻化,且受到多元文化和消费主义的影响。过往那种单向的“讲经式查经班”,对新一代留学生渐无效果。许多教会留学生事工收摊,或把重心放在研究生和访问学者的事工上。一些不愿放弃的教会,则开始尝试新的事工模式,以大量的活动和节目吸引年轻人来教会。
我绝不是反对办活动和玩游戏。趣味和欢笑是健康群体不可或缺的元素。若能适当地使用游戏和节目来引导年轻人认识真理,我举双手赞成。然而当游戏和活动变成团契文化和传统,变成只为玩游戏而玩游戏时,团契与吃喝玩乐的朋友圈的界线就日益模糊。其实,若真的要玩,大家大可不必上教会。和外面的朋友能玩得更刺激、更没有限制。
诚实的评估表
神学思维僵化和团契生活休闲化,这看似矛盾,却在很多教会中并存共生。
北美华人教会中的神学思维僵化,使教会外的人感到教会保守、固执和难以对话。面对不同的意见,面对现实问题的冲击,教会以许多属灵的口号、标语来回应。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基督徒,在内部高度一致的温室中或能生存,然而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例如回到中国,则缺乏弹性,无法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教会,难以融入本地的教会群体。
北美华人教会中的团契生活休闲化,其结果是信徒渐失活力,软弱无力,最后只能退到自身感觉舒适的范围,在教会的墙内享受“同温层”的俱乐部生活,和外界划清界线。这样的基督徒,习惯于安逸,在教会内受到许多人的关心和照顾,但属灵的肌肉却没有培养起来,回中国一遇到挫折和试探,就流失了。
解决海归流失的问题,未必是北美教会的首要议题。然而海归的高流失率,确实是一张诚实又难堪的评估表,促使教会反省自己所培育出的信徒是否经得起风吹雨打,反省教会自身有何问题,以及何处需要更新。
智慧的开端
神学思维的僵化,其本质是人的自以为是。《箴言》早已指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箴》9:10)。我们唯有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知,向上帝的启示完全敞开,才有望进入认识真理和真知识的大门。基督徒理应是最愿意承认自己无知的人,可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基督徒在公共领域中,被视为最封闭、骄傲和自以为是的人。
若没有圣灵的引导,我们根本无法凭借著自己对这世界的实存有真知识。加尔文认为,上帝的真理指引我们获得对自己的真知识,“使我们不盲信自己的能力,让我们毫无骄傲的本钱,因而引导我们顺服。”(注1)祈克果认为人的行动与上帝的行动是完全相异的。人必须承认自身行动的不可能性和有限性,与十架上的上帝相遇,在这不可能中全然信靠上帝。这种信心不是自大和盲目的,而是源自对人类处境的深刻理解。
巴特更坦率,在论及《罗马书》2章1节时,他写到“你自诩了解上帝的奥秘,以已知者的身份和你的弟兄们划清界线,也许你在将他们甩在后面之后确实又想助他们一臂之力——恰恰因此,你就对上帝的奥秘一无所知,没有资格去帮助别人。你认为别人的愚行是别人的愚行,与己无干——恰恰因此,你自己是天字第一号的愚人。”(注2)人的悖逆,远比我们想像得还严重!人甚至能以敬虔的姿态来掩盖和继续自己的悖逆。
巴特在谈《罗马书》14章8节时,直接指出:“谦恭者知道自己一无所知,因为他知道上帝无所不知。”(注3)巴特提醒我们,神学的僵化源自人对自己无知的无知。唯有当人承认上帝是上帝,是那无所不知,超越人认知的全然他者时,人才开始认识上帝。
基督徒并不比他人更认识真理,只是基督徒承认自己对真理一无所知,只能信靠上帝(祈克果),仰赖上帝的启示(巴特)。这种态度,使我们在面对剧烈变动的环境时,不把信心建立在不断变动的外在事物和形式上,而系在那超越我们理解力的上帝身上,在圣灵中心意更新。
教会是宣教学院
1928年,潘霍华前往西班牙的巴赛罗纳,牧养一间德国移民教会。艾瑞克・梅塔萨斯(Eric Metaxas)在所著的《潘霍华》一书中提到:“潘霍华在巴赛罗纳发现一个跟柏林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当地的德国移民社区古板又守旧……未曾经历战乱及贫困的年轻一代,显然已受到物质主义的影响。”(注4)
从上述描述中,不难发现,1928年巴赛罗纳的德国教会,竟和2017年的北美华人教会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教会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一个社交场所。信徒虽然定期上教会,但在其生活中,却几乎看不出基督做王、掌权。
当年在那样的环境下,年轻的潘霍华在一场讲座中,说出了一段对海外德国教会来说十分刺耳的话:
“我们在此要对人类一切追求上帝的努力中最堂皇的一个,也就是教会,提出最基本的批判。基督教内部就隐藏着危害教会的毒瘤。我们不假思索的认为,我们对基督教的虔诚信仰以及我们对教会的委身,就能让我们自己蒙上帝悦纳。而此举其实完全误解与扭曲了基督教的理念。”(注5)
潘霍华批判的,是基督徒把自己对教会的委身和善行,当作了蒙悦纳的保证,却忘记教会是因基督的恩典和爱而存在,也是为了上帝的使命而存在。教会的本质不是社交俱乐部,也不是享乐或相互取暖的同温层,而是上帝宣教的结果,是上帝的宣教学院。
教会里的每个基督徒,都被呼召来跟随基督。教会不是狂乱世界的避风港,不是暂时的庇护和安慰,而是预备门徒进入这狂乱世界的宣教士训练学院。当有一天,北美教会能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和使命,认真依此来实践信仰,带领人作主门徒时,所栽培出来的门徒才能经得起世界的各种残酷考验——不论在北美,在中国,或是其他国家。
注:
- 加尔文,《基督教要义》,2.1.2(South Pasadena, CA:美国麦种传道会,2017),190。
- 巴特(Karl Barth),《罗马书释义》(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1998),78。
- 巴特,645。
- 艾瑞克・梅塔萨斯(Eric Metaxas),《潘霍华》(台北市:道声出版社,2013),111-112。
- 梅塔萨斯,124-125。
作者现在美国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