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8間教堂正式關閉(漁夫)2017.10.06

漁夫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天下事專欄2017.10.06

 

在馬爾艾利亞天主教堂前帳篷中取火的一對夫妻。這座教堂有數百位逃避伊斯蘭國的基督徒以此為家。庫爾德斯坦自治區從2014年以來收容了總數達150萬來自敘利亞及伊拉克的難民。其中許多人只有帳篷可居住。Photo courtesy: Matt Cardy/Getty Images

在伊斯蘭國強佔了3年,伊拉克軍隊經過9個月的激烈巷戰後,終於解放了莫蘇爾。當世界的眼光都集中在這個隔著幼發拉底河與尼尼微古城相對的重鎮時,而在稍微南方點的巴格達,有8間教堂,由於會眾流失逃亡,宣佈正式關閉。

2017年5月,這8間教堂正式關閉。這是過去7年幾乎沒有信徒來聚會的結果。當地區主教親自訪問過這些教堂後,梵蒂岡決定正式關閉這幾間教堂。這個決定代表基督教(編註:廣義的說,基督教包括更正教、天主教和希臘正教)在伊拉克首都正式敗退。

基督教曾經是伊拉克多信仰社會的一部分。21世紀初,基督徒佔伊拉克人口的10%。但伊拉克近年的歷史,顯示出一股壓迫、對抗及迫害的逆潮。

伊拉克基督徒的外移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5-07年;第二階段是2010年,那一年極端分子在主日彌撒上攻擊基督教會;第三階段是伊斯蘭國攻占尼尼微平原。

在海珊政權時代,基督徒被分配到不同的社區居住。有些社區比較和諧,但也有比較差的地區。2005年穆斯林的遜尼派與什葉派內鬥,掃射到居住在他們鄰近地區的基督徒。

當時,許多基督徒都收到內藏子彈與威脅信件的信封。信的內容千篇一律都是威脅要血洗在回教區居住的基督徒。這些威脅信造成了上千的基督徒遷離了原來居住的社區。

一位曾經是巴格達居民的瑟扎(Seza)告訴國際基督教關懷組織說:“2006年初,我們家收到這樣的威脅信。信裡要求我們48小時之內離開,而且只准攜帶隨身衣物。如果多帶任何其他物品,將會遭到殺害。”瑟扎說,他今天還保有那封有三顆子彈的信。

後來,他們發現是他們3年來的鄰居做的,目的是要趕他們走,可以侵占他們的財產。

這些年來,巴格達陷入宗教與部落的內鬥。什葉派對付遜尼派,也對付基督徒。兩派的穆斯林都想藉著國家的混亂爭取更多的地盤與影響力。一般沒有武力的基督徒就成為這些地方宗教幫派的待宰羔羊。伊拉克政府搖搖欲墜,毫無能力幫助,基督徒唯一的辦法就是遠離自己的家。從2003年到2007年,伊拉克難民中40%是基督徒。

另外一位伊拉克的基督徒薩爾貢(Sargon)也說:“我以前幾乎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不知名的屍體。在2005年,只要過了下午6點,如果有人要來我家的話,很可能在路上就被槍殺。要不然,路也不通,被路障阻擋了。所以,那些日子,我的孩子們常常要睡在朋友家。2006年初,穆斯林極端分子在離我家20米的地方設立了檢查站。第二天,他們把一個爆炸物連接到我家大門。我的妻子一早要出門去買菜,結果發生了爆炸。還好這個爆炸沒有那麼大。感謝主,我的妻子今天還與我同在。”

薩爾貢在這事件後,將家人分散到朋友與親戚家居住。據他說,像這樣的用爆炸物來恐嚇少數族裔的事,層出不窮。

到了2010年,在一個主日晚上的亞述教會彌撒時,六個自殺的穆斯林聖戰戰士衝進正在進行的彌撒,開槍射擊在教堂裡的信徒。當伊拉克的安全部隊數小時後到達時,這些人就引爆他們的自殺衣套,一共殺死了58位基督徒,殺傷78位。

在那時,許多人都懷疑伊拉克的基督徒是否還能繼續。有一位基督徒那時說,每個基督徒都希望離開那裡,不只是為了要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安全,也是為了精神能保持正常。

結果,2010年,基督教沒有消失。

最近的一批基督徒逃難潮是從2014年伊斯蘭國興起開始。這批穆斯林以滅絕種族的方式屠殺所有的少數族裔。基督徒大量的被迫遷移。到了2017年,伊拉克的基督徒人口只有以前的很小部分,最後導致了天主教將在巴格達的8間教堂正式關閉。

需要強調一下,伊斯蘭國並不是這些教堂關閉的唯一原因。伊拉克的基督徒在過去15年,面對了各種不同方式的迫害。

伊拉克是最早有基督徒的地區。很難想像基督教居然會從伊拉克消失。但這可能確實要發生了。一位聖公會的牧師說:“我們在重建教會的過程中,遇到許多的困難。”

從人道主義的角度來看,我們應為還留在伊拉克的23萬基督徒禱告,並給予支持。在這些年的戰亂之後,要重建原來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但我們相信上帝會用神蹟工作。或許,伊拉克的教會會重建在一些新的信徒身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