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逐牧师管用吗?——对《一位牧师之死》的回应(思蒙)2017.10.11

思蒙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7.10.11

 

前不久听说,城西教会又把牧师赶走了。这是他们赶走的第5个牧师了吧?

那个教会不算小,有几百会众,是个火热的教会。然而,自从几年前他们赶走第一个牧师起,仿佛再也找不到合适的牧师。他们频繁地换牧师,越换越不满意。现在每周只能外请讲员来讲道。

他们在基督教的报纸上打出招聘广告,但许多知情的牧师,都不敢来这个以“驱逐牧师”闻名的教会。跨教会活动时,其他教会的弟兄姐妹见到这个教会的人,习惯性的问候语都是:“你们现在找到牧师了吗?”

看到这种情况,我不禁想起我们教会以往的情形。

我们教会的故事

我们先前的牧师,属于开创型牧师,热情满满、干劲十足。当然,个性也不免霸道。好在教会里以初信不久的会友为主,大家还能接受牧师的脾气。

几年过去后,免不了开始有这样那样的磨擦。牧师否决某个执事的建议,批评某个团契的工作,或者调整某查经小组,都造成大大小小的冲突。到最后,会众对牧师几乎不能容忍了。恰在这时,教会联会调整牧师,给我们会堂换了牧师,矛盾瞬间化解。

新牧师是个和颜悦色的人,做事循规蹈矩,正好弥补了前面牧师的短处。会众都很高兴。不过,一两年之后,问题显出来了。这位牧师毫无魄力,也极缺热情,像办公司一样办教会,准时上班,准时下班,一切都是“按既定方针办”,从不做任何改变。讲道也四平八稳,听得下面打呵欠。

祷告几乎都是事务性的,重点是为教会中生病的肢体代祷。而教会里永远都有生病的人,于是祷告会就成了“为病号求告中心”了。教会多年没有“门训”活动,永远是日复一日、规规矩矩地运转,不快不慢,不冷不热。结果是,教会人数不但没有逐年增长,反而下降。

会众的意见再次大起来,不少人开始“怀念”以前的老牧师,觉得还是那个风风火火的牧师有干劲啊!记得那时候,多个教会集体参加唐崇荣牧师的布道会。唐牧师一声呼召,我们教会“唰”地站出一大批基督徒,愿意全人奉献,是所有教会中人数最多的!

可现在,教会不断有人离开——诗班出了问题,负责人走了;团契出了问题,整整一个团契的人出走了……牧师耸耸肩说:“教会就是这样嘛,有人来,有人走,很正常。”

眼见教会开始“荒凉”,留在教会里参与事奉的弟兄姐妹有点坐不住了。大家商议之后,决定采取行动,向上级联会反应情况,要求进行考察处理。一封众人联名签署的“告状信”,交上去了。

事情很快有了结果,却不是大家希望的结果。联会方面息事宁人,牧师做了个内部小检讨,就了事了。这样一来,在信上签名的弟兄姐妹,多数都离开了教会。

后来,有一位外来的老牧师来讲道。弟兄姐妹忍不住向这位老牧师诉苦,问他该怎么办。这位老牧师没有直接回答,只是讲了自己的经历。他说他牧会多年,看似平稳,他却知道,这正是因为有很多人在背后,每天默默地为他的事奉代祷。他说,敬虔爱主的弟兄姐妹长期不懈的代祷,是托住他的力量。他问:“你们为教会和牧师切切祷告了吗?”

大家沉默了——我们有亏欠,我们没有全力祷告,我们只是抱怨!

反省之后,留在教会里继续事奉的弟兄姐妹,不再以“更换牧师”为目标,而是从自己开始,为上帝的家复兴而竭忠尽力。他们表示,若非听到上帝呼召他们离开,他们就坚守在此,因为这是上帝带他们进入的教会。

他们恳切为教会祷告,为牧者祷告,为教会里的各项圣工祷告,积极参与服事……对教会的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顾周边教会,情况大同小异。信徒若在教会呆得够久,一定会看到教会的问题、看到牧者的缺陷。常常是,来一个牧师,产生许多不适应;走一个牧师,出现一次分裂;牧师新聘时,热情高涨;时日一久,渐渐消沉;离职时,已是伤痕累累……虽然教会不同,情况有别,但上帝的家兴盛衰落,每个基督徒都是有责任的。信徒当遵照圣经的教导,不可凭血气行事!

 

 

不要比较别人家的牧师

我们华人一向喜欢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批评自家的。华人教会,也喜欢用“别人家的牧师”来对比自己的。

信徒平时可以接纳不完美的政治人物,认可有毛病的公司经理,却理所当然地要求牧师是“完全人”——牧师应该在众人面前活化出耶稣基督的形像,牧师的讲道要“大有能力”,照顾会友要“大有爱心”,事工要“大有恩赐”……哪一方面弱了,都算是这牧师的不足。

我常常听到弟兄姐妹说:看,某教会的牧师带查经带得真棒!看,另一个教会的牧师探访特别深入!看,还有一个教会的牧师婚姻辅导卓有成效……大家口里的“别人家的牧师”,根本不是同一位啊!去哪里找一个样样都超众的牧师呢?

问题是,会众就是希望,自己的牧师能满足会众的一切需要!

我们教会有一位传道人,原是本教会的弟兄,奉献自己给上帝,读了神学,最后留在本教会作传道。他原本是执事,最热情、积极,凡事都奋勇上前,十分火热。做了传道之后,不断受到批评。他又缺乏经验,变得畏首畏尾,最后辞职离开。

很多教会每年有“培灵会”、“门训营”、“布道会”等。教会为此特别邀请“大牌牧师”来讲道。这些著名牧师,多半神学水准很高,讲道有力,口才卓越。会众仿佛吃属灵大餐,非常兴奋,非常饱足,甚至觉得醍醐灌顶!相比之下,自己教会的牧师显得平庸了很多。有时,外请讲员对某一段经文的讲解,还会让人看到本教会牧师释经能力不强、领会不深等等。

然而,不知会众有无发现,外来名牧无论讲道多么有恩赐,带来多么宝贵的真理信息,但由于他不是本教会牧师,没有受上帝托付照管“这一群羊”,他也不认识“这一群羊”,所以他的讲道并不针对本教会。他往往讲普遍性的话题,很难切中“这一群羊”的需求。

我们教会请过一位大陆著名牧者来开布道会。该牧师口才之好,水准之高,极为人称道。然而他显然不了解海外华人的特色,所以他的讲道,对本地华人的效果并不甚好。

 

 

最难的“家事”是“合一”

教会是信徒在地上属灵的家。主耶稣对信徒反复强调,要“彼此相爱”和“合而为一”。《约翰福音》从13章到17章,整整5章的篇幅,记录了主耶稣的这些教导。这让我们看见合一的重要,看见合一的艰难!

现今世界离婚率飙高,主要原因是个人意志至上,不肯为对方舍己。教会里的问题,也往往相似。会众对牧师有意见,动辄就赶走牧师。要不,就自己离开教会出走。总之,那个强大的“我”,是不肯退让的。

离开教会出走的信徒,到了新教会后,会发现这个教会也有问题。于是再换。换上两三次之后,不是成为找不到固定教会的流羊,就是成为从此远离教会的迷羊……

信徒受洗进入教会,进入属灵的家,原本就要被上帝磨练、塑造,学习如何“恒久忍耐”,如何“恩慈待人”,如何“不嫉妒”、“不张狂”,如何“不计算人家的恶”……这些不是靠人的本性能做到的,是要靠着主耶稣给的恩典和力量,逐渐学习的。关爱牧师、为牧师代祷,是信徒要学的重要功课。以前若缺了这一课,现在要补上。

牧师有责任牧养会众,同时也需要会众信任、尊重、代祷与支持。即使是像摩西这样的“神人”、卓越的牧者,也要依赖亚伦和户珥扶着他的手啊(参《出》17:12)!基督徒当为基督的缘故,爱护上帝所拣选的牧人。

如果上帝看教会为宝贵,我们怎能轻言拆毁或放弃呢?

 

作者现住加拿大。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