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见证的起点(董家骅)2017.10.16

董家骅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2017.10.16

 

在一次研讨会议中,来自北美各地区的同工,一起探讨北美华人教会如何回应当下这波中国留学潮,向他们传福音。会议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年轻同工说,当他得知自己受邀与会时,心中既兴奋,又有些惶恐:“我是谁,配参加这个会议吗?”他分享到,会议开始后,他觉得自己没什么可以贡献的。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用完餐后,帮大家收拾餐桌。

坐在台下的我,听着他的分享,想到大约4年前,我受邀参加类似的研讨会时,也是那种“我有什么能贡献?”的心情,兴奋混杂着惶恐。我算得了什么呢?我本是尘土,是上帝把我从尘土中拉出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渐渐忘记自己原来的样子,把许多事视为理所当然。身为牧者,每当有人遇到困难,询问我的意见,我其实都面临试探:是要装腔作势,以专家的姿态来回答问题,还是诚恳地按著自己的本相,与他人一起分辨上帝的心意?前者能够很快、很容易地完成任务。后者比较慢,而且不时显出自己的无知和无能。

其实离了基督,我知道自己只是草包,是空架子,没什么能给出去的。这么简单的事实,不知为何,在服事的过程中,却常常忘记,反倒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所蒙蔽,被他人的期待和称赞迷了心窍。

个人如此,教会作为门徒的群体,是否也如此呢?

 

智慧人在哪里?

“智慧人在哪里?”(《林前》1:20,新译本)两千多年前,保罗如此质问哥林多教会——那有许多恩赐、自以为很有智慧的群体。保罗接着说:“因为在上帝的智慧里,世人凭自己的智慧,既然不能认识上帝,上帝就乐意借着所传的愚笨的道理,去拯救那些信的人。”(《林前》1:21,新译本)

现今,基督徒往往被视为心胸狭隘的卫道士。对此,有些基督徒感到绝望,决定在公共领域保持沉默;有些基督徒则气急败坏,以攻击回应攻击;有些基督徒努力以理性对话,但常常淹没在不断激化的对立中 。

基督徒在面对各种复杂的议题,若带着自身的文化,以自义、自卑、自怜、自以为是等态度去回应,必然会遭到拒绝。基督徒应该回到信仰的起点——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知,谦卑地接受上帝透过基督耶稣给予的启示。

神学家余达心写道:“上帝的奥秘,祂的不可知,是我们认识祂的开端。一切对祂的认知,必由祂的自我揭示开始。”(注1)在面对复杂的公共议题时,基督徒应该最愿意聆听不同意见的一群人,因为基督徒承认自己是无知的;基督徒也最不该随波逐流,不把任何领袖偶像化,不把任何意识形态绝对化,因为基督徒知道他人和自己一样,都是无知的。

德国神学家潘霍华认为,基督教伦理学真正的议题,不是讨论“我该怎么行善?”“我该如何成为善的?”而是:“上帝的心意是什么?”善即是实存(reality),而上帝是那终极的实存。人唯有参与在这终极的实存中,即“在基督里”,才有份于善(注2)。

当教会把“家庭价值”和“言论自由”等原则,等同于信仰上帝本身时,其实是以持守没有位格的原则,取代了那位全然自由、自主、向人揭示自己的三一上帝,以这些抽象原则限制了上帝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潘霍在《伦理学》一书中,分析伦理学不同的进路,认为唯有上帝热情的爱,而非人的理性、良心、活动、想法、义务、责任和美德,才能使人遇见实存(注3)。

或许有人担心,这会不会导致阿Q式的信仰实践?潘霍华所表达的基督教伦理学,绝不是逃避此世界的纷扰,而是积极地参与世界。更不以此世界所定义的善和成功,而是以上帝在基督耶稣里所揭示的心意,引导我们的行动。上帝热情的爱,在祂道成肉身上展现了出来。祂爱的不是作为抽象概念的人,而是每一个真实的人。唯有在基督里,透过基督,人才能真正认识这个世界,并做出符合上帝心意的行动。

在刺杀希特勒行动失败后,潘霍华写信给朋友:“一个人必须完全过著今世的生活才能学习到信心。”他接着解释“今世的生活”,是“负起生命的一切责任与困难、成功与失败、一切经验与无可奈何之事”。他认为:“就在这样的生命中,我们才能把自己无条件地交在上帝手里,参与祂在世上的苦难,与基督在客西马尼园一同警醒。”(注4)

道成肉身向我们显示了,上帝不是要维持某种冰冷的秩序,而是要恢复受造万物与祂之间温暖、亲密的关系。正确的秩序是为了健康的关系而存在。上帝呼召基督徒带着责任和使命活在此世界——这个上帝所创造的,且道成肉身进入的世界。

 

 

不用世界已知道的方式

面对自以为知识和恩赐充足的哥林多教会,保罗定意“只知道基督和祂钉十字架”(参《林前》2:2)。难道保罗真的只知道这些?保罗其实意在提醒哥林多教会,真知识的源头是上帝在基督里的自我揭示。对保罗来说,基督的生命、死亡与复活,是他生命的基础,他生命的焦点。透过基督,保罗认识这世界,依此生活。

在面对公共议题和教会内部议题时,“只知道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提醒我们一切的基础是什么。同时,调整我们人生的焦点,给予我们与这世界有别的认知框架。我们可以试想一下,教会遇到各种问题时,若能够回到这焦点来,而不是让文化、喜好、情绪和利害主导自己的回应,世人将看到怎样的教会?

面对北美日益升温的族群对立,以及令台湾社会分化的同性婚姻等议题,教会需要回到“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来察验和回应。“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揭示了上帝如何进入破碎的世界中,承担人的罪,以及自以为义之人的指责,最终在十字架上彰显祂对世人的爱,暴露罪恶的权势,并以复活作为一切的新起点。

当教会不再能认识到自己的无知、自己的无能时,就真的是无知又无能了。若教会能够把焦点放在“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上,就会重新得到温柔且坚定的力量,去采取正确的行动。如莫特曼所写的:“我们只有想得到对于现在而言是不可能的事情,才能达到我们的可能性边界。”(注5)教会需要让“耶稣基督和祂钉十字架”不断推展自己可能性的边界,而不是用这世界已知道的方式,以暴制暴,以恶制恶。

 

注:

  1. 余达心,《极端仁慈的上帝》(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15),26。
  2. Dietrich Bonhoeffer, Ethics(Minneapolis, MN: Fortress Press, 2015), 3-5.
  3. Bonhoeffer, Ethics, 31.
  4. 潘霍华,《狱中书简》(香港:基督教文艺书版社,1999),180。
  5. 莫特曼,《盼望伦理》(香港:道风书社,2015),10。

 

作者现在洛杉矶台福基督教会牧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