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与别无选择 ──解读《排斥与拥抱》(天灵)

天灵

       台湾校园出版社翻译出版的沃弗教授(Miroslav Volf)著名专著《拥抱神学──有关身分认同、异己性与和解的神学探讨》,如果按原文翻译,书名应该是《排斥与拥抱──有关身分认同、异己性与和解的神学探讨》。

        我猜想,译本之所以对题目做了修改,是为了突出该书的神学指向是“拥抱”。但是,去掉了“排斥”,其实也就是忽视了作者对现实的关照,忽视了作者从排斥现象出发、指向拥抱的愿景。

       并且,“拥抱神学”这一书名,不仅与副标题有重复之处,也把“拥抱”限定在一个范围内,因而忽视了更广的,例如全人类对于拥抱的憧憬。

        根据个人的理解,原书名应该包含了几重含义:首先,“排斥”一词,揭示了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不接纳与冲突现象。其次,身分认同和异己性,点出了导致这种现象 的原因,就是人为了确定自己身分,而对他者或威胁到自己的异己性,采取了拒斥与清除策略。最后,作者从神学视角,指明出路在于拥抱。

本书结构及思路

        从逻辑上讲,本书所要处理的问题是排斥,所要达成的目标是拥抱,这两部分内容主要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体现从现实出发、向目标努力的寓意。

       而距离与归属,既可以作为从排斥走向拥抱的过程,也可以作为视角,更清楚地审视个人及文化内包含的排斥异己之基因。作者把这内容,安排在第一章。

        性别身分,作为人类身分的一种,以案例的方式,成为第四章的内容。

       最后,作者用3章的篇幅,阐释代表排斥的欺压、欺骗与暴力,和代表拥抱的正义、真理与和平。这就是本书的整体思路与结构安排。

        在这个大的框架之下,每一章,作者都采用了双重视野:基督信仰者与不信者、学术界的局内人与局外人、人与神、正反向思维、学术问题与人生问题、现实问题和目标问题,以及现象与本质,对议题进行了缜密、细致和全面的论证。

研究该问题的必要性

       笔者认为,对排斥问题的探讨,是极其必要的。

       首先,排斥现象十分普遍。年龄、性别、容貌、职业、民族、地域、地位、教育程度、经济能力等,都会引发歧视与排挤。可见,“排斥”是和我们每个人切身相关的问题。

       其次,排斥现象由来已久。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涂满了排斥的痕迹。

       再次,沃弗教授以该隐弑兄为例,向我们说明,不仅排斥本身导致杀戮,而且以排斥对抗排斥所形成的排斥机制,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无秩序深渊”和“空虚与混沌”,并终将导致人类的相互残杀和同归于尽的结局。

        最后,不仅排斥导致混乱,各路学者、思想家,对排斥的思考与解决方案也五花八门,让人六神无主。许多方法非但不能解决问题,甚至适得其反。因为各种流派无不 来自于有限时空下人的思想,属于地上的“小学”(《西》2:20-21),但不明白神的全知与全能的人,却视之为真理,奉之为圭臬。这必然导致“混战”。

        因此,整个人类需要思想上的拨乱反正,需要恢复秩序与真理,使之成为和谐世界所需要的根基与支撑。这正是该书作者的着力之处——通过与当今世界各种流行思潮 的对话与反思,敦促人在面对种种残酷的排斥现象之时,放下所有的犹豫、困惑,定睛于十字架上那向我们揭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耶稣。

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神是慈爱与大能的,他不会对人类因应排斥而导致的种种悲惨置若罔闻。受神托付的基督徒学者(如沃弗教授),也不会漠视同胞的苦情,而是借助从神而来的勇气与智慧,不仅进行学术探讨,更将思考提升为行动。

       本书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把解决问题的起点定位在人身上,而不是社会制度上。这就把问题的成因与人的罪性联系起来,也把问题的解决与人性的再造结合起来。人 是社会的主体,如果不解决人的罪性问题,任何美好的设计,都会付诸流水。这也正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痼疾——我们忽视了人性的建设,使得社会的建设处在贪婪和 肆无忌惮的人性侵蚀之下。

       本书把着眼点放在社会主体上,从人的罪性出发,探索排斥问题的解决之道——由于个人所具有的选择自由,和神预备的道路所具有的超越性,每个人都可以超越环境的限制,面对耶稣在十字架上的真理,做出自己的回应。

        如果我们懂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们就不会低估个人的人性再造对于实现人类拥抱愿景的重大意义。这是本书作者从圣经中获得的启迪。

身分认同与异己性

        排斥作为一种现象,目的是确认自我身分。这是主体自我认知的问题,关系到人本身的属性与价值,所以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然而,不认识神或远离神的人,可以真正认清自己吗?

        沃弗教授所描绘的人类普遍而持久的排斥行为告诉我们,没有神或远离神的人,只能以自相残杀的方式,认识自己或证明自己。人类需要神的光照,才能认清自己。

       而且,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一样,人类也有着双重特性。人类以神的形象被造,因而有性善的一面。同时,人类受亚当犯罪堕落的影响,而有罪性的一面。世界 上,没有任何人可以逃脱人性的这种两面性特征。看到这一点,我们就当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自己的罪性,而夸大和指责他人的罪性;看到耶稣在十字架上对加害他 的人的爱,我们就会知道,那是神对我们每个人的爱。

       人类不仅善恶本性共存,而且个性与社会性并存。所以人当懂得合作,懂得惺惺相惜,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战争。

        这就是神视野下,人对自己与他人的共同认识。这样的共同认识,让我们明白,除了离开自相残杀,我们别无选择;除了进入彼此相拥,我们别无选择。因为即使我们 执意追求正义,我们的能力却有限,未必能清楚判断出孰是孰非。更何况我们知道,神不会对人类的苦情置若罔闻,他从起初就预备了周全的计划,为人类成就公义 与慈爱。理解了神周全计划的人,就不再作神,不再动不动“替天行道”,而是让神作神、人作人;不再手执刀剑,而是仰望十字架。

双重视野下的选择

        如同沃弗教授在书中所引塞尔维亚士兵的话,“此事别无选择”,罪中之人也都有相同的借口──“为了生存,我们别无选择”,或者“环境如此,我们别无选择”。然而,真的别无选择吗?

        人除了有限视角下的“别无选择”,其实还有神更广阔视野下的选择。该是我们重新审视各种选择的时候了,也是我们重新检讨各种选择的后果的时候了。

        从人而来的别无选择,包含了无奈,包含了托辞与推卸,这已经昭示了别无选择中暗藏的不正当。比如,“他不仁,我就可以不义”,在这样的“别无选择”中,我们经历到环环相扣的报应,以及人类永无休止的厮杀与残暴。

        爱我们的神,选择了以爱子的死,来终结人类不断的自相残杀。如果说人所谓的别无选择是施暴或作恶的借口,十字架上耶稣的别无选择,却是通过承受人类的施暴, 而表达他对敌人的爱与拯救;通过接纳置他于死地的人类,实现与人类的和解;通过十字架上的受难,来向人类宣告──“他不仁,你不能不义”。

        如果说人的别无选择是为了作恶,神的别无选择却是为了拯救;如果说人的别无选择是为了一己的利益,神的别无选择却是为了全人类的和平;如果人的别无选择导致 以暴易暴,神的别无选择却是承受和终止人的施暴;如果说人的别无选择是要排除异己,神的别无选择却是要拥抱仇敌;如果说人的别无选择导致人类的自相残杀与 同归于尽,神的别无选择却是带给人类永生与和平。

        神的“别无选择”并非因为他无能,而是因为他的大爱——爱,意味着在自我里面拥有他者。而活在他的拯救之下的人类,也当别无选择地追随在他十字架上所启示的真理,别无选择地踏上悔改、舍己、饶恕、拥抱和信仰之路。

        神在十字架上所施行的拯救,并不仅仅是学术上论证出来的真理,也不仅仅是人头脑里渴望的美好生命与生活,而是可以从现实出发通向未来的真实道路。如果说,双 重视野下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属神真理的可靠性,双重视野下的身分认同,让我们清楚了属神正义的正确性,双重视野下的别无选择,让我们明白了属神生命的美 好,那么,双重视野下的距离与归属、记忆与遗忘、排斥与拥抱,则为我们指出了从残酷现实出发、走向美好未来的道路。正如沃弗教授所言,双重视野的实践,出 自对被钉十架之神的信心,是十架神学的内在逻辑,也是耶稣示范给我们的生命典范。

作者为哈尔滨人,原在高校任教,现在美国进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