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擇與別無選擇 ──解讀《排斥與擁抱》(天靈)

天靈

       台灣校園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沃弗教授(Miroslav Volf)著名專著《擁抱神學──有關身分認同、異己性與和解的神學探討》,如果按原文翻譯,書名應該是《排斥與擁抱──有關身分認同、異己性與和解的神學探討》。

        我猜想,譯本之所以對題目做了修改,是為了突出該書的神學指向是“擁抱”。但是,去掉了“排斥”,其實也就是忽視了作者對現實的關照,忽視了作者從排斥現象出發、指向擁抱的願景。

       並且,“擁抱神學”這一書名,不僅與副標題有重覆之處,也把“擁抱”限定在一個範圍內,因而忽視了更廣的,例如全人類對於擁抱的憧憬。

        根據個人的理解,原書名應該包含了幾重含義:首先,“排斥”一詞,揭示了當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不接納與衝突現象。其次,身分認同和異己性,點出了導致這種現象 的原因,就是人為了確定自己身分,而對他者或威脅到自己的異己性,採取了拒斥與清除策略。最後,作者從神學視角,指明出路在於擁抱。

本書結構及思路

        從邏輯上講,本書所要處理的問題是排斥,所要達成的目標是擁抱,這兩部分內容主要在第二章和第三章,體現從現實出發、向目標努力的寓意。

       而距離與歸屬,既可以作為從排斥走向擁抱的過程,也可以作為視角,更清楚地審視個人及文化內包含的排斥異己之基因。作者把這內容,安排在第一章。

        性別身分,作為人類身分的一種,以案例的方式,成為第四章的內容。

       最後,作者用3章的篇幅,闡釋代表排斥的欺壓、欺騙與暴力,和代表擁抱的正義、真理與和平。這就是本書的整體思路與結構安排。

        在這個大的框架之下,每一章,作者都採用了雙重視野:基督信仰者與不信者、學術界的局內人與局外人、人與神、正反向思維、學術問題與人生問題、現實問題和目標問題,以及現象與本質,對議題進行了縝密、細緻和全面的論證。

研究該問題的必要性

       筆者認為,對排斥問題的探討,是極其必要的。

       首先,排斥現象十分普遍。年齡、性別、容貌、職業、民族、地域、地位、教育程度、經濟能力等,都會引發歧視與排擠。可見,“排斥”是和我們每個人切身相關的問題。

       其次,排斥現象由來已久。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塗滿了排斥的痕跡。

       再次,沃弗教授以該隱弒兄為例,向我們說明,不僅排斥本身導致殺戮,而且以排斥對抗排斥所形成的排斥機制,會造成惡性循環,導致“無秩序深淵”和“空虛與混沌”,並終將導致人類的相互殘殺和同歸於盡的結局。

        最後,不僅排斥導致混亂,各路學者、思想家,對排斥的思考與解決方案也五花八門,讓人六神無主。許多方法非但不能解決問題,甚至適得其反。因為各種流派無不 來自於有限時空下人的思想,屬於地上的“小學”(《西》2:20-21),但不明白神的全知與全能的人,卻視之為真理,奉之為圭臬。這必然導致“混戰”。

        因此,整個人類需要思想上的撥亂反正,需要恢復秩序與真理,使之成為和諧世界所需要的根基與支撐。這正是該書作者的著力之處——通過與當今世界各種流行思潮 的對話與反思,敦促人在面對種種殘酷的排斥現象之時,放下所有的猶豫、困惑,定睛於十字架上那向我們揭示“道路、真理和生命”的耶穌。

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

        神是慈愛與大能的,他不會對人類因應排斥而導致的種種悲慘置若罔聞。受神託付的基督徒學者(如沃弗教授),也不會漠視同胞的苦情,而是藉助從神而來的勇氣與智慧,不僅進行學術探討,更將思考提升為行動。

       本書的另一個意義在於,它把解決問題的起點定位在人身上,而不是社會制度上。這就把問題的成因與人的罪性聯繫起來,也把問題的解決與人性的再造結合起來。人 是社會的主體,如果不解決人的罪性問題,任何美好的設計,都會付諸流水。這也正是當前中國社會的痼疾——我們忽視了人性的建設,使得社會的建設處在貪婪和 肆無忌憚的人性侵蝕之下。

       本書把著眼點放在社會主體上,從人的罪性出發,探索排斥問題的解決之道——由於個人所具有的選擇自由,和神預備的道路所具有的超越性,每個人都可以超越環境的限制,面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真理,做出自己的回應。

        如果我們懂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就不會低估個人的人性再造對於實現人類擁抱願景的重大意義。這是本書作者從聖經中獲得的啟迪。

身分認同與異己性

        排斥作為一種現象,目的是確認自我身分。這是主體自我認知的問題,關係到人本身的屬性與價值,所以對每個人都至關重要。然而,不認識神或遠離神的人,可以真正認清自己嗎?

        沃弗教授所描繪的人類普遍而持久的排斥行為告訴我們,沒有神或遠離神的人,只能以自相殘殺的方式,認識自己或證明自己。人類需要神的光照,才能認清自己。

       而且,正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人類也有著雙重特性。人類以神的形象被造,因而有性善的一面。同時,人類受亞當犯罪墮落的影響,而有罪性的一面。世界 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逃脫人性的這種兩面性特徵。看到這一點,我們就當提醒自己,不要忽略自己的罪性,而誇大和指責他人的罪性;看到耶穌在十字架上對加害他 的人的愛,我們就會知道,那是神對我們每個人的愛。

       人類不僅善惡本性共存,而且個性與社會性並存。所以人當懂得合作,懂得惺惺相惜,而不是陷入無休止的戰爭。

        這就是神視野下,人對自己與他人的共同認識。這樣的共同認識,讓我們明白,除了離開自相殘殺,我們別無選擇;除了進入彼此相擁,我們別無選擇。因為即使我們 執意追求正義,我們的能力卻有限,未必能清楚判斷出孰是孰非。更何況我們知道,神不會對人類的苦情置若罔聞,他從起初就預備了周全的計劃,為人類成就公義 與慈愛。理解了神周全計劃的人,就不再作神,不再動不動“替天行道”,而是讓神作神、人作人;不再手執刀劍,而是仰望十字架。

雙重視野下的選擇

        如同沃弗教授在書中所引塞爾維亞士兵的話,“此事別無選擇”,罪中之人也都有相同的藉口──“為了生存,我們別無選擇”,或者“環境如此,我們別無選擇”。然而,真的別無選擇嗎?

        人除了有限視角下的“別無選擇”,其實還有神更廣闊視野下的選擇。該是我們重新審視各種選擇的時候了,也是我們重新檢討各種選擇的後果的時候了。

        從人而來的別無選擇,包含了無奈,包含了托辭與推卸,這已經昭示了別無選擇中暗藏的不正當。比如,“他不仁,我就可以不義”,在這樣的“別無選擇”中,我們經歷到環環相扣的報應,以及人類永無休止的廝殺與殘暴。

        愛我們的神,選擇了以愛子的死,來終結人類不斷的自相殘殺。如果說人所謂的別無選擇是施暴或作惡的藉口,十字架上耶穌的別無選擇,卻是通過承受人類的施暴, 而表達他對敵人的愛與拯救;通過接納置他於死地的人類,實現與人類的和解;通過十字架上的受難,來向人類宣告──“他不仁,你不能不義”。

        如果說人的別無選擇是為了作惡,神的別無選擇卻是為了拯救;如果說人的別無選擇是為了一己的利益,神的別無選擇卻是為了全人類的和平;如果人的別無選擇導致 以暴易暴,神的別無選擇卻是承受和終止人的施暴;如果說人的別無選擇是要排除異己,神的別無選擇卻是要擁抱仇敵;如果說人的別無選擇導致人類的自相殘殺與 同歸於盡,神的別無選擇卻是帶給人類永生與和平。

        神的“別無選擇”並非因為他無能,而是因為他的大愛——愛,意味著在自我裡面擁有他者。而活在他的拯救之下的人類,也當別無選擇地追隨在他十字架上所啟示的真理,別無選擇地踏上悔改、捨己、饒恕、擁抱和信仰之路。

        神在十字架上所施行的拯救,並不僅僅是學術上論證出來的真理,也不僅僅是人頭腦裡渴望的美好生命與生活,而是可以從現實出發通向未來的真實道路。如果說,雙 重視野下的認識,讓我們看到了屬神真理的可靠性,雙重視野下的身分認同,讓我們清楚了屬神正義的正確性,雙重視野下的別無選擇,讓我們明白了屬神生命的美 好,那麼,雙重視野下的距離與歸屬、記憶與遺忘、排斥與擁抱,則為我們指出了從殘酷現實出發、走向美好未來的道路。正如沃弗教授所言,雙重視野的實踐,出 自對被釘十架之神的信心,是十架神學的內在邏輯,也是耶穌示範給我們的生命典範。

作者為哈爾濱人,原在高校任教,現在美國進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