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认为找到了曾埋葬耶稣的坟墓 (贺宗宁)2017.12.15

贺宗宁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天下事专栏2017.12.15

在圣墓大教堂之内的“受苦之路”最后一站,各各他(骷髅地)。

找到了曾埋葬耶稣的坟墓,这件事重要吗?相信不少的基督徒会说,耶稣的坟墓在哪里不重要,因为祂已经复活,不在坟墓里了。

这话固然有理,但同样的我想问:去耶路撒冷参观客西马尼园有意义吗?去伯利恒,拿撒勒,约旦河旅行有意义吗?或者说,去以色列圣地观光或朝圣,有意义吗?虽然这是见仁见智的事,但显然不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圣墓大教堂位于耶路撒冷的基督教区。这间教堂由新教以外的6大教派共同管理。这6个教派是希腊正教,罗马天主教,亚美尼亚公教,叙利亚(亚述)东方教会,埃及科普特正教,及伊索比亚(爱色俄比亚)正教。在这6大教派的信仰里,圣墓大教堂是最神圣的教堂。在圣墓大教堂中,有各各他山(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圣墓(耶稣安葬及复活的地方)。

2017年12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一系列的图片介绍圣墓大教堂。这是因为在2016年圣墓大教堂修建的过程中,专家发现,在这教堂的地下,确实有一个第一世纪的坟墓。(有关2016年的修建工程与发现的文章——《耶路撒冷圣墓大教堂修复工程的新发现》,刊于《举目》官网2016年11月07日)

下面的插图是第一世纪主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从图中可以看到耶路撒冷的三道城墙,其中第一道与第二道城墙之内,是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城区,耶稣最后一周的脚踪也在这个区域。而圣墓大教堂正好在第二道城墙之外,是“受苦之路”(via dolorosa)的终点。《约翰福音》19章20节也记载:“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

主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国家地理》杂志2017年12月)

当时情况的构想图如下:在耶路撒冷的西墙外有个小山丘——加略山(各各他)。主耶稣就是在这山丘上被钉十字架。在加略山不远的地方,就是埋葬主耶稣的坟墓。

《约翰福音》19章41-42节记载:“在耶稣钉十字架的地方有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新坟墓,是从来没有葬过人的。只因是犹太人的预备日,又因那坟墓近,他们就把耶稣安放在那里。”

圣墓大教堂就是建造在这个地方,它包括加略山及坟墓。(有关圣墓大教堂的历史,请见附录“圣墓大教堂历史”。)

圣墓大教堂平面图

从2016年修建圣墓大教堂内的Edicule(小房子,圣墓就位于这建筑内)中采样,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找到了埋葬耶稣的坟墓。

美国《浸信会公报》报导,纽奥良浸信会神学院的旧约与考古教授华纳(Daniel Warner)认为,虽然科学家对耶稣坟墓的所在地,并没有百分之百的确定性,但是,一些物证表明,与另外一个被许多新教宗派所认为的耶稣墓地(花园坟场)相比,圣墓大教堂更有可能是埋葬耶稣的地方。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2017年11月28日发行的最新期刊中报导,他们所请的两家分析实验室的化验结果都指出,圣墓大教堂的Edicule修建时,科学家在大理石板及坟墓间所取得的泥沙填充物样品,应是西元345年左右的遗物。

这个时间与罗马历史所记载的,君士坦丁根据基督埋葬的地点,而建立圣墓大教堂的时间相符。也就是说,虽然圣墓大教堂的地上建筑经历过多次的摧毁与重建,但自从君士坦丁拆毁哈德良原来在130年左右所建造的罗马神庙,将其改建为圣墓大教堂之后,地下的坟墓一直被完整地保存。

主持修建工程的雅典国家科技大学的摩罗普鲁教授说,她当时并没有想到,他们收取的样品会有这么久远的时间。她告诉路透社记者说:“当我们打开坟墓,看到一个上面刻有十字架,但是已有裂痕的灰白色石板时,我们毫无概念,这会是哪个时代遗留下来的石板。”

圣墓大教堂内的Edicule 及修建工程中发现的灰石板。

根据罗马历史的记载,大约在西元325到326年间,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来到耶路撒冷。她在一个维纳斯神庙附近,发现了耶稣钉十字架的各各他以及附近安葬耶稣的坟墓。维纳斯神庙是西元130多年,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剿灭了犹太人反叛之后所建造的。但是,君士坦丁所建造的圣墓大教堂在1009年,被当时进占耶路撒冷的穆斯林彻底拆毁。造成最先的圣墓大教堂没有任何遗迹存在,因此后世对君士坦丁建造圣墓大教堂的真实性,报以质疑的态度。

《国家地理》杂志最新的报导说:“虽然从考古队角度来看,要确认这就是新约福音书中所记载的拿撒勒人耶稣的坟墓,是不太可能的事。但这次修建所得到的试验结果可以确定,最初的圣墓大教堂确实是在君士坦丁时期所建造的。”

《真新闻》(TruNews.com)报导:“君士坦丁在建造圣墓大教堂内的Edicule之前,他下令将原来哈德良所建的异教神庙完全铲除。当时,他还下令将地下的坟墓打开,让民众观看。在这之后的17个世纪里,基督徒络绎不绝地前来到圣墓大教堂朝圣。”

最近的这个发现表明,在许多世纪以来,虽然地面建筑不断被拆毁与重建,但是,在石板以下的坟墓却从未被破坏。

或许,以后还是会有人继续辩论,到底这是不是真正基督耶稣埋葬的地方。但是,至少目前为止,圣墓大教堂似乎最有可能是埋葬耶稣的地点。

 

附录:圣墓大教堂的历史

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是仍在被使用的、最早、最有名的基督教堂之一。这个教堂的建筑是经过好几次的变迁。

 

建造

第二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剿灭犹太人的反叛后,在这个地方建造了一座维纳斯的神庙。根据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乌所记载《君士坦丁的一生》中所描述的,这个地方原来是基督徒敬拜的场所。但是,由于哈德良憎恶基督教,所以他特意在加略山与安葬耶稣之间的洼地堆土,并盖上石板地,将之改建为罗马的神庙。(见下面国家地理杂志的示意图)。

哈德良所建的维纳斯神庙与君士坦丁首建的Edicule(《国家地理》杂志2017年12月)

在325-326年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下令将维纳斯神庙铲平,并将哈德良填充的土挖掘移走。他下令耶路撒冷主教马卡里奥斯在其上建立一座教堂,用以纪念耶稣基督的受死、埋葬与复活。

基督教最早的游记作者“波尔多的朝圣者”在西元333年曾如此记载:“如今,在君士坦丁皇帝的命令下,此处建了一座雄伟的教堂。”326年,君士坦丁的母亲海伦娜亲自来到教堂的建地,并参与挖地及建堂的事工。

天主教相信海伦娜在参与挖掘的工作中发现了“真十字架”,以及一个坟墓。但是,优西比乌的教会历史并没有记载她找到十字架,只提及了坟墓。

梵蒂冈博物馆内圣海伦娜找到钉耶稣的十字架的雕像

君士坦丁所建造的教堂,其实是两座相邻的教堂,一座是在各各他的大教堂(殉道堂),中间有一个带石柱的长廊,连接一个圆顶的大教堂(复活堂)。在复活堂有一大理石切割出来的小房间(拉丁文称为“Edicule”),是海伦娜所指认的埋葬耶稣的坟墓所在地。

圣墓大教堂与原先各各他及圣墓之间的关系图(《国家地理》杂志2017年12月)图中的浅蓝色线是耶稣时代可能的地面高度。

 

破坏与毁损 

西元614年,波斯的军队进占耶路撒冷,波斯王放火焚烧君士坦丁所建的教堂。16年后,罗马皇帝赫拉克留(Heraclius)收复耶路撒冷,重建圣墓大教堂。随后不久,伊斯兰哈里发王国又再次占领耶路撒冷,但是,这座教堂被得以保留。一直到300年后的966年,在一次暴动中,教堂的屋顶及大门被火烧毁。

1009年10月18日,哈里发阿尔哈金下令,在巴勒斯坦及埃及境内,全数拆毁基督教的教堂,包括拆除在耶路撒冷的圣墓大教堂。

欧洲对这次毁坏教堂的反应非常震惊。最终,导致了后来的十字军东征。

 

重建 

1027-28年间,拜占庭帝国与法提米哈里发王国长期谈判。最后谈判的结果是阿尔哈金的儿子——新任的哈里发阿里同意重建圣墓大教堂。但是,重建的费用由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九世及东正教教长尼斯佛鲁出。1048年,圆顶教堂部分完成。同时,东正教在耶路撒冷重新建立教长。

此时,中亚的塞尔柱突厥人兴起,一直攻打到巴格达。随后的数十年,法提米哈里发与塞尔柱突厥人经常交战,也因此造成耶路撒冷数度易手。一直到1099年,十字军东征来到耶路撒冷。

十字军时期 

1099年,法提米哈里发国刚刚从塞尔柱突厥国夺回耶路撒冷,之后,十字军就到达,同年7月15日,十字军从法提米哈里发的手中重新取得圣墓大教堂。当时,十字军认为自己是武装朝圣。他们朝圣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在圣墓大教堂献上祈祷。他们的统帅布利昂的葛福瑞亲王(Prince Godfrey of Bouillon)并没有自称是耶路撒冷王,而宣告他的头衔是“圣墓的守卫者”(Advocatus Sancti Sepulchri (Protector of the Holy Sepulchre))。

十字军在各各他教堂的东边加盖了一个小教堂,以纪念圣海伦娜,另外又加盖了一个钟楼,并且将原来的几个小教堂以罗马式的方式加盖,合并为一间大教堂。

1187年,塞尔柱突厥王国的萨拉丁重新夺回耶路撒冷。但他与弗莱德力二世签订协议,允许基督徒继续来到圣墓大教堂朝圣。13世纪初,弗莱德力又夺回耶路撒冷,但他此时被教廷开出教籍。所以,在那一段时间内,耶路撒冷出现由一个“前”基督徒统治的怪异现象。到了1244年,穆斯林再次夺回耶路撒冷。

后续发展

从1244年到1555年的300年间,圣墓大教堂虽然朝圣者不断,但是,整个教堂年久失修。1555年,方济各修会的修士们合力重建 Edicule。其后200年,圣墓大教堂的管理权在方济各修会与希腊正教之间摇摆不定。双方都请求奥图曼帝国(塞尔柱突厥的后代)的政权支持,有时甚至以贿赂的方式来取得管理权。到了1767年,为避免持续的争扰,奥图曼帝国决定宣布将圣墓大教堂分割给各个教派管理。

1808年,一场大火烧毁了教堂的圆顶,当圆顶坠落时甚至损毁了Edicule的外墙。1809-1810年间,教堂的圆顶与Edicule重新被修建,因此圆顶成了目前的奥图曼巴罗克式的建筑。

1853年,奥图曼的苏丹重申分割教堂管理权的喻旨。当时6大教派在许多事物上无法达成协议,比如最有名的事件是针对一个窗外的爬梯,由于各教派无法达成协议,这个爬梯迄今都留在原位,且得了一个“不得移动的爬梯”的名称。

目前的教堂圆顶建于1870年,但在1994-97年间被重新修建。在1970-78年间的整体修建工程中,人们发现在各各他与圣墓Edicule之间,最早是个采石矿场(即采集石灰石等的地方),同时,修建人员也发现在圣海伦娜小教堂的东边有两片矮墙,以用来支撑第二世纪哈德良所建的罗马神庙,上面还画有一艘罗马的帆船。在这矮墙旁边有另一较高的墙,显然是为支撑第四世纪君士坦丁所建的大教堂。这些残留的遗迹也多少“解释”了圣墓大教堂的历史发展。

2016年,以色列当局以建筑安全的理由提出要关闭大教堂。在这个威胁之下,管理教堂的6大教派终于同意修建Edicule。最终,这个修建工程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