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書睿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天下事専欄2018.06.01
如果您是因為看到《第一次短宣就上手》的標題而點進這篇文章找那七百字箴言,這裡有更短的三個字給您,那就是:“不可能”。個人也好,機構也好,教會也罷,我們必須更謹慎認真全面地看待短宣行動。
短宣的争議
提到短宣的爭議,多來自於長期在工場服事者的心聲,這是可以理解的。持平而論,對於宣教工場,短宣能夠做到的“衝擊”也許很大,長期下來卻“影響”很小。
也許去內地服事了一週,雖說是宣教行動,但很有可能沒談過一次福音,因為是去培訓或辦營會,對象都是基督徒,甚至神學生。
過去這些年,拜訪了不少教會,看到不少教會在大門旁擺了個世界地圖或中國大陸地圖,上面標示著短宣隊曾經去過的足跡。每年派隊去大陸這個省那個城,去年去泰國金三角,今年去印度,明年東歐行程已經在規劃當中,好像若地圖插滿了旗,就已經把福音帶到地的四極。
其實每一個點,若只是蜻蜓點水,沒有延續性,倒不如直說是組個團去觀光。短宣不是換了一個場域的教會活動,不是帶著比較豐裕的資源來賞賜的施捨,不是給年輕人學習吃苦的機會教育,更不應該是教會消化差傳預算,或宣教委員會對教會交差的項目(專案)。
短宣的誤區與建議
在《宣教心視野》(溫德、賀斯德編,台北:橄欖華宣,2016)第四冊《策略視野》中,羅格· 彼得森(Roger Peterson)的那篇擲地有聲的《神的使命還是“我的宣教”》當中,提出三個短宣常會踩線的誤區。
第一個是不識神已經在做的宣教旨意,用著熱情與主觀意識來“服事”,把我的宣教(Missio Me)當成上帝的宣教(Missio Dei)。
第二個是沒有聆聽在地的聲音,包括本土教會與已經多年服事該社群的差會,因此帶來祝福或傷害都不知。
第三個更是常見,那就是把短宣當作門訓的經歷,拿短宣地的對象與環境,當作訓練年輕沒有經驗的弟兄姊妹的“教材”與“教室”。
這裡有幾個問題,從“動機”的角度幫助我們在出發前好好思考,也挑戰牧者與差傳委員會,到底什麼是宣教。Training Leaders International的創辦人以及總幹事Darren Carlson幫The Gospel Coalition為文的一系列短宣的文章,值得大家參考。
他對短期跨文化事工(將短宣STM正名為Short-Term Cross-Cultural Ministry)的建議,也呼應了彼得森的看法。
第一個重要的觀念就是要成為在地事工的延伸(An Extension of Local Ministry);
第二、就是諮詢有經驗宣教士(Ask the Missionaries);
第三、專注在與當地教會的長期夥伴關係(Long Term Partnership with Local Churches);
第四、適當的時機點淡出援助的角色(Move Away From Relief When Appropriate);
最後一點,則是要好好的籌備(Really Prepare)。
對短宣的期許
這麼説來我是反對短宣嗎?誠然不是。筆者在《今日華人教會》2014年的〈複雜任務的簡單說法:短宣淺碟經驗的再思〉中,其實給予短宣經驗非常正面的評價:
“…此(短宣)過程的意義卻非常鉅大,我們不可輕忽。透過短期宣教體驗,來經歷自己的不足,與不熟悉的團隊一起服事,也許能發覺自己的軟弱或驕傲,或體諒在工場長期付出的傳道和宣教士甘苦,打破自己既有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在短短幾天或是幾星期中,我們能不能學會這寶貴的功課?參與服事並不是施捨與給予,而是更多的感激與犧牲。一次短宣的經歷,也許會成為人生的轉捩點。”
你們教會安排短宣的行程了嗎?出發前從語言到心態多作準備,籌備時多思考“能為上帝普世的計劃帶來貢獻嗎?”“有做財務的好管家嗎?”“有以當地的需要做為我們的優先嗎?”在服事地時多向配搭的對象與夥伴學習,在跨越文化的環境中多聆聽,而不是只有高姿態的教導和給予。更重要的,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短宣過程當中與事工結束之後的反思與跟進(若需要表單,網路上很多,可以參考)。
真誠的希望短宣的經驗可以讓每一位参與者謙卑,更多地認識神愛世人的心,更深地付上禱告的代價,更積極地支持在跨文化的族群中長期委身的宣教士。那麼這看似“淺碟”的短宣經驗,就真值得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