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书睿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天下事専栏2018.06.01
如果您是因为看到《第一次短宣就上手》的标题而点进这篇文章找那七百字箴言,这里有更短的三个字给您,那就是:“不可能”。个人也好,机构也好,教会也罢,我们必须更谨慎认真全面地看待短宣行动。
短宣的争议
提到短宣的争议,多来自于长期在工场服事者的心声,这是可以理解的。持平而论,对于宣教工场,短宣能够做到的“冲击”也许很大,长期下来却“影响”很小。
也许去内地服事了一周,虽说是宣教行动,但很有可能没谈过一次福音,因为是去培训或办营会,对象都是基督徒,甚至神学生。
过去这些年,拜访了不少教会,看到不少教会在大门旁摆了个世界地图或中国大陆地图,上面标示著短宣队曾经去过的足迹。每年派队去大陆这个省那个城,去年去泰国金三角,今年去印度,明年东欧行程已经在规划当中,好像若地图插满了旗,就已经把福音带到地的四极。
其实每一个点,若只是蜻蜓点水,没有延续性,倒不如直说是组个团去观光。短宣不是换了一个场域的教会活动,不是带着比较丰裕的资源来赏赐的施舍,不是给年轻人学习吃苦的机会教育,更不应该是教会消化差传预算,或宣教委员会对教会交差的项目(专案)。
短宣的误区与建议
在《宣教心视野》(温德、贺斯德编,台北:橄榄华宣,2016)第四册《策略视野》中,罗格· 彼得森(Roger Peterson)的那篇掷地有声的《神的使命还是“我的宣教”》当中,提出三个短宣常会踩线的误区。
第一个是不识神已经在做的宣教旨意,用着热情与主观意识来“服事”,把我的宣教(Missio Me)当成上帝的宣教(Missio Dei)。
第二个是没有聆听在地的声音,包括本土教会与已经多年服事该社群的差会,因此带来祝福或伤害都不知。
第三个更是常见,那就是把短宣当作门训的经历,拿短宣地的对象与环境,当作训练年轻没有经验的弟兄姊妹的“教材”与“教室”。
这里有几个问题,从“动机”的角度帮助我们在出发前好好思考,也挑战牧者与差传委员会,到底什么是宣教。Training Leaders International的创办人以及总干事Darren Carlson帮The Gospel Coalition为文的一系列短宣的文章,值得大家参考。
他对短期跨文化事工(将短宣STM正名为Short-Term Cross-Cultural Ministry)的建议,也呼应了彼得森的看法。
第一个重要的观念就是要成为在地事工的延伸(An Extension of Local Ministry);
第二、就是咨询有经验宣教士(Ask the Missionaries);
第三、专注在与当地教会的长期伙伴关系(Long Term Partnership with Local Churches);
第四、适当的时机点淡出援助的角色(Move Away From Relief When Appropriate);
最后一点,则是要好好的筹备(Really Prepare)。
对短宣的期许
这么说来我是反对短宣吗?诚然不是。笔者在《今日华人教会》2014年的〈复杂任务的简单说法:短宣浅碟经验的再思〉中,其实给予短宣经验非常正面的评价:
“…此(短宣)过程的意义却非常钜大,我们不可轻忽。透过短期宣教体验,来经历自己的不足,与不熟悉的团队一起服事,也许能发觉自己的软弱或骄傲,或体谅在工场长期付出的传道和宣教士甘苦,打破自己既有的刻板印象。更重要的是,在短短几天或是几星期中,我们能不能学会这宝贵的功课?参与服事并不是施舍与给予,而是更多的感激与牺牲。一次短宣的经历,也许会成为人生的转捩点。”
你们教会安排短宣的行程了吗?出发前从语言到心态多作准备,筹备时多思考“能为上帝普世的计划带来贡献吗?”“有做财务的好管家吗?”“有以当地的需要做为我们的优先吗?”在服事地时多向配搭的对象与伙伴学习,在跨越文化的环境中多聆听,而不是只有高姿态的教导和给予。更重要的,也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就是短宣过程当中与事工结束之后的反思与跟进(若需要表单,网络上很多,可以参考)。
真诚的希望短宣的经验可以让每一位参与者谦卑,更多地认识神爱世人的心,更深地付上祷告的代价,更积极地支持在跨文化的族群中长期委身的宣教士。那么这看似“浅碟”的短宣经验,就真值得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