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鹿畫話:訪蔡蘇娟暗室、李曼故居(林鹿)2018.07.18

林鹿

本文原刊於《舉目》官網2018.07.18

照片1李曼家族的廊橋

2017年2月3日,我去參觀新修建好的蔡蘇娟紀念宿舍。

全新的宿舍,還沒有家具和窗簾,墻壁也未有裝飾布置,我心中有感動,若這裡有些畫該多好!——緬懷前輩的見證畫可以用來祝福來往賓客,引導人們看見上帝的奇妙作為。

站在紀念“使者協會”創辦人周主培牧師的摩西套房裡,窗外是廣闊的農田——這一百公頃的農田是李曼家族捐獻給“使者協會”的遺產。我被李曼家族對上帝、以及對中國人的愛而感動,我渴望走進這一家族,了解他們的故事。

照片2蔡蘇娟紀念宿舍前

從賓州樂園鎮回家後,我的旅行日記就是畫畫。大衛(編註:作者的丈夫)翻出珍藏已久的《暗室之后》,淡綠色的封面,扉頁上寫著1967年10月15日,那時大衛就讀於華盛頓聖經學院。有一年之久,他每周主日從學校去周主培牧師帶領的華人教會裡,帶孩子們的主日學,教30多個孩子唱詩歌,講故事。

大衛重讀《暗室之后》,每天晚上,他會與我分享這本書的內容,李曼家的宣教成為我們不間斷的話題。來家裡的客人也會聽到我們分享李曼家族宣教的故事,一個門諾教派的女士驚訝地告訴大衛,她繼母就是來自賓州樂園鎮李曼家族。

我開始一幅接一幅、不歇氣地創作李曼家族宣教歷史的系列畫。我無法停下對這個家族的緬懷,我想把心中積蓄的感動表達出來,這是一種呼召,當聖靈感動我帶領我時,我就跟隨。

照片4 中國馬利亞,林鹿畫

 

一、中國馬利亞李曼:沒有她,蔡蘇娟不能如此地向普世傳揚基督。

即使沒見過面,我對她也有一種很自然的愛。若沒有馬利亞·李曼對蔡蘇娟的細心照顧,蔡蘇娟也許會因病早故。1949年,她帶蔡蘇娟來美國賓州樂園鎮,為蔡蘇娟提供暗室,鼓勵並催生蔡蘇娟寫作《暗室之后》。我畫她,表達對她的敬意和愛戴。

馬利亞在中國事主60年,她一生的工作,顯明了對中國人的愛。她將整本中文聖經加上國語註音符號,讓目不識丁的人也可以讀神的話。“我如果不是身體有缺陷,不能承擔其他活躍的宣教工作,就可能永遠沒有時間投身於這項事工。慈愛的父神雖然讓我們身患殘疾,卻知道那對我們才是最好的。”她說。

她花了40年時間,照顧患上不治之症的蔡蘇娟,直到她自己離世為止。到了生命的最後一程,她幾乎全盲,必須借助聖經錄影帶靈修。90多歲時,她還學習盲人點字。疾病、貧窮、戰爭、監禁、瞎眼,在她的生命樹上成了年輪,而不是疤痕。她沒有結過婚,但是她有許多屬靈的兒女、孫兒女和曾孫兒女。

周主培牧師在《骨肉之親》這本書中這樣介紹馬利亞:

“她被昵稱為中國馬利亞,生於中國南京,是宣教士的女兒,在舉止、外表上,都十分像個中國人,說話還帶著濃濃的南京口音。由於小時候傷了脊椎骨,所以她的身體有缺陷,住在日本集中營期間,脊椎骨彎曲得更嚴重,以致造成駝背。

她總是穿著深藍色的中國旗袍,外面披著圍裙,腳踏黑色中國軟底布鞋,用她溫暖柔軟的手握住我的雙手,柔聲地對我說話,使我感到自己像是她們的貴賓。有主同在,使她臉面發光,因此,我從未留意到她臉上的皺紋。中國馬利亞提供了暗室和對蔡蘇娟畢生的照顧。我敢說:沒有她,蔡蘇娟就不能如此地向普世傳揚基督。”

 

二、蔡蘇娟:信耶穌得救

照片5蔡蘇娟信耶穌得救,林鹿畫

 

蔡蘇娟在照片上總是笑著,這幅畫我想突出表達蔡蘇娟因為救恩而有的患難中之喜樂。

蔡蘇娟患有耳疾。她內耳負責平衡的神經管,充滿了“不應存在”的液體,即所謂“耳水不平衡”(Meniere’s Disease 梅尼爾氏症),她早年又患過嚴重的瘧疾,一度病菌深入骨髓,又加上某種遺傳病,使她身體每況愈下。

她雖有病纏身,常年居住於暗室,但她卻如同火中荊棘,充滿光輝和溫暖,喜樂和平安。她時刻高舉基督,宣揚救恩之道,領人歸主,一直活到94歲。

周主培牧師在《骨肉之親》113頁寫道:“看見一個黑白兩色、中英文對照的大型告示牌——信耶穌得救(Jesus Saves),豎立在草地上,裡頭一間棕色灰泥大屋,是李曼家族好幾代的祖產。”原來,在李曼故居門前的高坡上,馬利亞和蔡蘇娟曾立了大橫牌,為讓每天行駛的千萬駕車人和過路人知道,耶穌是救主。

1984年8月25日,蔡蘇娟去世,1985年李曼故居被賣,這塊牌子也消失了。我在畫上特別加上這5個紅字,希望表達她們宣教的心願。有一個姐妹說加上這幾個字有些多余,但大衛特別支持我,說這正是這幅畫的使命,用畫繼續表達蔡蘇娟的心願:高舉主的救恩。

蔡蘇娟臥病40多年,在她陽光照射不到的暗室裡,是一盞點著的燈。她沒有怨恨過神,沒有咒罵過黑暗。藉著神的能力,她燃亮了自己,在暗室中發光,也照亮了別人。她的秘訣是從未問過神“為什麽”, 她只是求神啟示:你要我為你做什麽?她不讓疾病制服她,不讓黑暗腐蝕她,而是讓神掌握她的生命。

這兩幅畫創作結束后,擺在我的畫室裡,我喜歡注視著中國馬利亞和蔡蘇娟,即使幾十年之後我才與她們“相遇”,但在靈裡的相通卻是超越性的,我們之間似乎有一種屬靈的情誼,靈性間的契合。

 

三、共同事奉主: 中國馬利亞和蔡蘇娟             

照片6共同事奉主:中國馬利亞和蔡蘇娟,林鹿畫

 

中國馬利亞和蔡蘇娟的故事,也是拿俄米和路得的故事!聖經中路得一定要跟隨婆婆回伯利恒,1949年,中國馬利亞一定要帶著蔡蘇娟來美國。

我決定要畫馬利亞·李曼和蔡蘇娟在一起,穿旗袍,站在中國風格的紅木窗前。那時她們還年輕,忙碌於旅行布道,喜樂地服事主,服事中國人。

26歲的中國馬利亞在明德中學當校長,那時蔡蘇娟是學生,她認馬利亞為義母(乾媽),兩人相差11歲,都終身未婚。她們一起傳福音,終身奉獻給主,在一起共59年。

1949年,兩人離開中國回到美國賓州樂園鎮,馬利亞已經69歲,蔡蘇娟59歲了。此後數十年間,馬利亞照顧患上不治之症的蔡蘇娟,直到1972年,馬利亞自己離世為止。

蔡蘇娟回憶,“我41年久病中,是乾媽的手,慈愛而忍耐地照顧我。最初的16年,醫生診斷不出我的病因,我發高燒,所有的手指關節都裂了開來,8個指甲也脫掉了。乾媽將我的手浸在溫水中,輕輕地按摩我的手指,一日復一日。當我已經不能吞咽的時候,乾媽為了救我的命,強餵我吃,她每次一滴滴地把桔子汁滴進我口中,然後輕輕用手抹我的喉頭,把果汁抹下去。這樣小心地維護我的生命,足足整整一個月。

上帝在我們的共同的事奉中,賜給我們深摯的友愛與和諧。我毛遂自薦時,乾媽總是靜靜地說:‘願主耶穌引導你。’李曼小姐實在沒有留住我,是主自己領我倆在一起事奉祂。

乾媽從主得的恩賜是深沉安靜的那種。她的工作在幕後:為人禱告,對個人證道,思考屬靈的話語,從中得到啟示和亮光,她在中國各地領會旅行的時候,要平躺下來讓人擡著走才行。因此,當兩人合作共同事奉主的時候,上帝便預備我站講臺的事奉,我一向怕這種事情,但她總是推我到前面去,又幫助我學習忘記自己,讓主使用。”

 

四、查理·李曼、露西·李曼夫婦

1874年(同治十三年),查理·李曼(Charles Leaman)先生舍棄一切,離開賓州樂園鎮富麗堂皇的家,去中國南京開荒布道。

那時的中國鄙視外人,傳教士到了中國不易租到地方居住,當地人士也不願出賣或出租地皮,給他們自建住所或教堂,所以查理教士有時只好睡在人家的屋檐下,白天則借茶館與人談道,在街頭傳講福音。查理後來在中國認識了露西 (Lucy),他們結為夫妻。結婚後,他們一家人仍然屈身住在秦淮河裡的小船上。4年後,即1879年,女兒中國馬利亞(China Mary)出生於南京。(參考《暗室之后》章力生的訪問記)

照片8查理李曼先生在南京讀報,網上資料(我認真查詢相關資料,但只在網上搜索到了一個白胡子老人在南京坐在藤椅上讀報的照片,才有了他是大胡子特征的面部輪廓)

1884年10月,查理和露西所屬的美國基督教北美長老會創辦了明德女子書院,那是南京最早開辦的學校之一。現今是南京幼兒高等師範學校,江蘇教育學院,南京學前教育分院的校址。(註)

據說當年明德女子書院招生很艱難,他們費了很大的努力,門房的女兒終於同意來讀書了。但到中國馬利亞當校長的時候,已經有1500個女孩子來讀書了。查理和露西是宣教和教育的開拓者。

照片9遇見了李曼家族後人

照片10 差派查理李曼的樂園鎮長老教會 Leacock Presbyterian Church

照片11耶穌永不離開我們,中國馬利亞,蔡蘇娟和露西的合葬墓碑

2月26日,我和大衛去了曾經差派查理去中國的這間教會聚會,會眾正唱詩歌:“Shine Jesus Shine,Lord the Light of your Love is Shining (真光普照,主愛之光普照)……”查理·李曼一生為主發光,這首歌恰當地表達了查理·李曼家族的宣教使命。

教堂外邊,我們去參觀了馬利亞、露西和蔡蘇娟的墓地,緬懷她們。大衛到處尋找查理·李曼的墓碑,可是找不到。

3月22日晚,大衛讀到《暗室之后》14章,其中提到,蔡蘇娟母親的遺願是死後葬在基督徒墓地,“於是我們就將她葬在基督徒的墓地裡,靠近李曼先生的墓碑。”我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查理·李曼的墓地是在中國南京啊!

這兩位宣教先輩,是無數宣教士的縮影。我們不願忘記他們將生命獻上,為主所做的一切。我懷著愛和感恩畫他們,不希望只表現在技術層面上,我渴望更多地認識他們,我默想當年他們因中國環境、文化不同所面臨的艱難,我“凝望”他們,他們不像馬利亞和蔡蘇娟喜形於色,他們穿著中式衣服,嘴唇緊閉,眼神堅毅,表情深沉凝重,是早期拓荒宣教士的形象。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使我的畫從模糊到定型。

周主培牧師在《骨肉之親》中120頁說:

“我深深地敬重並感激那些將生命裡最美好的日子獻上,把福音傳給中國同胞的西方宣教士。他們在困難的環境下,願作福音的先鋒。其中很多人,把一生獻給中國,甚至埋骨在他們所愛的土地上。他們對主的愛,使他們甘心犧牲了家鄉舒適的生活,追求拯救靈魂而得的永恒賞賜。我祈求華人基督徒,也能追隨他們敬虔的榜樣,願意在主耽延再來的日子裡,去到天涯海角,將福音傳給這一代和以後世代的人,願我們能忠心地接下他們的火炬,向普世的人見證福音。”

 

五、蔡蘇娟暗室的原址: 李曼故居

李曼家族故居地址在賓州樂園鎮,它建於1795年,華盛頓總統曾在這裡住過一夜,1802年由李曼(Charles Leaman)的祖父買下。1985年11月,有著190年歷史的李曼故居被賣並被拆除。

在賓州樂園鎮,中國馬利亞,露絲,堂妹馬利亞以及蔡蘇娟將中國的家延伸到了美國,她們都曾在中國宣教,她們雖然身體都不健康,但對訪客從不拒絕,“一個月內,客人平均是每天43名”。(《暗室之光》151頁)中國馬利亞從早忙到晚,她穿深藍色旗袍,圍裙幾乎沒有時間解下。她總是微笑從容地招待每一個人,她是最完美的女主人。“安靜候用”是馬利亞的座右銘——她們四人隨時等候主使用,等候主引領她們去接觸他人的生命,服事他人,榮耀上帝的名。

中國馬利亞曾僱用了幾個鄰居女孩子,來幫忙接待、服事大量的訪客,她們也引領這些女孩子認識主、親近主,女孩們的生命被改變,連帶她們的家人、男友也都被影響了。一個鄰居女孩說:“雖然我只有十多歲,她(馬利亞)已經92歲了,她的信仰對我來說,並不覺得老舊,因為她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將信仰更新了。”(《暗室之光》158頁)

照片12 七個女孩站在李曼故居前,在等候著服事各地來訪的人們,四人組:中國馬利亞,妹妹露絲Lucy,堂妹馬利亞以及蔡蘇娟,她們穿著中式服裝。

中國馬利亞與妹妹露絲和蔡蘇娟共同決定將她們在地上的產業——超過一百畝的農地和多幢建築物奉獻給“基督使者協會”。她們渴望神使用這些產業,透過傳福音、門徒訓練、團契和宣教工作,來延續她們的異象。

我和大衛是在“使者協會”相遇認識的,用大衛的話說:2012年情人節早上,我在使者講了一篇道,神賜給了我一個妻子。

沒有李曼家族宣教的故事背景,沒有中國馬利亞、露西和蔡蘇娟的捐獻,就沒有後來“使者協會”從華盛頓遷到賓州的樂園鎮,也沒有我2010年來樂園鎮工作的機會,更不用說2012年大衛和我在使者總部的第一次見面!我看見上帝布局的棋盤,所有神的兒女都是一個個小棋子。

照片13,14保羅和大衛搬運畫

我希望藉創作這些屬靈前輩的肖像畫,向主獻上感恩贊美,用視覺藝術來表達蔡蘇娟的肺腑之聲:“但願我主耶穌自己的香氣,藉著我沉重的擔子、長期的病痛、人們的誤會、日漸衰弱的身體、經濟的困頓、對未來的茫然,在這個幽暗的房間、黑暗的角落裡,自由放送。”(新版《暗室之后》203-204頁)

照片15 林鹿和大衛在畫前

 

註:Nanjing Infant Higher Normal School南京幼兒高等師範·女子中等專業學校是南京市教育局直屬學校,位於南京市莫愁路419號,其前身是美國基督教北美長老會於1884年10月創辦的明德女子書院,是南京最早開辦的學校之一。1986年,這所百年老校轉軌為南京市最早和優先發展的職業學校,定校名為“南京市女子中等專業學校”。1989年,南京幼師遷入,兩校合並。2005年江蘇省教育廳正式批准原南京市幼兒師範學校升格為南京幼兒高等師範學校,同時增掛江蘇教育學院南京學前教育分院校牌。學校融師範教育和職業教育於一體,尊崇“明德尚美”的校訓。

 

若讀者想去參觀南京明德女子書院的舊址,可查詢: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4/26/5979090_0.shtm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