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鹿画话:访蔡苏娟暗室、李曼故居(林鹿)2018.07.18

林鹿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8.07.18

照片1李曼家族的廊桥

2017年2月3日,我去参观新修建好的蔡苏娟纪念宿舍。

全新的宿舍,还没有家具和窗帘,墙壁也未有装饰布置,我心中有感动,若这里有些画该多好!——缅怀前辈的见证画可以用来祝福来往宾客,引导人们看见上帝的奇妙作为。

站在纪念“使者协会”创办人周主培牧师的摩西套房里,窗外是广阔的农田——这一百公顷的农田是李曼家族捐献给“使者协会”的遗产。我被李曼家族对上帝、以及对中国人的爱而感动,我渴望走进这一家族,了解他们的故事。

照片2蔡苏娟纪念宿舍前

从宾州乐园镇回家后,我的旅行日记就是画画。大卫(编注:作者的丈夫)翻出珍藏已久的《暗室之后》,淡绿色的封面,扉页上写着1967年10月15日,那时大卫就读于华盛顿圣经学院。有一年之久,他每周主日从学校去周主培牧师带领的华人教会里,带孩子们的主日学,教30多个孩子唱诗歌,讲故事。

大卫重读《暗室之后》,每天晚上,他会与我分享这本书的内容,李曼家的宣教成为我们不间断的话题。来家里的客人也会听到我们分享李曼家族宣教的故事,一个门诺教派的女士惊讶地告诉大卫,她继母就是来自宾州乐园镇李曼家族。

我开始一幅接一幅、不歇气地创作李曼家族宣教历史的系列画。我无法停下对这个家族的缅怀,我想把心中积蓄的感动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呼召,当圣灵感动我带领我时,我就跟随。

照片4 中国马利亚,林鹿画

 

一、中国马利亚李曼:没有她,蔡苏娟不能如此地向普世传扬基督。

即使没见过面,我对她也有一种很自然的爱。若没有马利亚·李曼对蔡苏娟的细心照顾,蔡苏娟也许会因病早故。1949年,她带蔡苏娟来美国宾州乐园镇,为蔡苏娟提供暗室,鼓励并催生蔡苏娟写作《暗室之后》。我画她,表达对她的敬意和爱戴。

马利亚在中国事主60年,她一生的工作,显明了对中国人的爱。她将整本中文圣经加上国语注音符号,让目不识丁的人也可以读神的话。“我如果不是身体有缺陷,不能承担其他活跃的宣教工作,就可能永远没有时间投身于这项事工。慈爱的父神虽然让我们身患残疾,却知道那对我们才是最好的。”她说。

她花了40年时间,照顾患上不治之症的蔡苏娟,直到她自己离世为止。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她几乎全盲,必须借助圣经录影带灵修。90多岁时,她还学习盲人点字。疾病、贫穷、战争、监禁、瞎眼,在她的生命树上成了年轮,而不是疤痕。她没有结过婚,但是她有许多属灵的儿女、孙儿女和曾孙儿女。

周主培牧师在《骨肉之亲》这本书中这样介绍马利亚:

“她被昵称为中国马利亚,生于中国南京,是宣教士的女儿,在举止、外表上,都十分像个中国人,说话还带着浓浓的南京口音。由于小时候伤了脊椎骨,所以她的身体有缺陷,住在日本集中营期间,脊椎骨弯曲得更严重,以致造成驼背。

她总是穿着深蓝色的中国旗袍,外面披着围裙,脚踏黑色中国软底布鞋,用她温暖柔软的手握住我的双手,柔声地对我说话,使我感到自己像是她们的贵宾。有主同在,使她脸面发光,因此,我从未留意到她脸上的皱纹。中国马利亚提供了暗室和对蔡苏娟毕生的照顾。我敢说:没有她,蔡苏娟就不能如此地向普世传扬基督。”

 

二、蔡苏娟:信耶稣得救

照片5蔡苏娟信耶稣得救,林鹿画

 

蔡苏娟在照片上总是笑着,这幅画我想突出表达蔡苏娟因为救恩而有的患难中之喜乐。

蔡苏娟患有耳疾。她内耳负责平衡的神经管,充满了“不应存在”的液体,即所谓“耳水不平衡”(Meniere’s Disease 梅尼尔氏症),她早年又患过严重的疟疾,一度病菌深入骨髓,又加上某种遗传病,使她身体每况愈下。

她虽有病缠身,常年居住于暗室,但她却如同火中荆棘,充满光辉和温暖,喜乐和平安。她时刻高举基督,宣扬救恩之道,领人归主,一直活到94岁。

周主培牧师在《骨肉之亲》113页写道:“看见一个黑白两色、中英文对照的大型告示牌——信耶稣得救(Jesus Saves),竖立在草地上,里头一间棕色灰泥大屋,是李曼家族好几代的祖产。”原来,在李曼故居门前的高坡上,马利亚和蔡苏娟曾立了大横牌,为让每天行驶的千万驾车人和过路人知道,耶稣是救主。

1984年8月25日,蔡苏娟去世,1985年李曼故居被卖,这块牌子也消失了。我在画上特别加上这5个红字,希望表达她们宣教的心愿。有一个姐妹说加上这几个字有些多余,但大卫特别支持我,说这正是这幅画的使命,用画继续表达蔡苏娟的心愿:高举主的救恩。

蔡苏娟卧病40多年,在她阳光照射不到的暗室里,是一盏点着的灯。她没有怨恨过神,没有咒骂过黑暗。借着神的能力,她燃亮了自己,在暗室中发光,也照亮了别人。她的秘诀是从未问过神“为什么”, 她只是求神启示:你要我为你做什么?她不让疾病制服她,不让黑暗腐蚀她,而是让神掌握她的生命。

这两幅画创作结束后,摆在我的画室里,我喜欢注视著中国马利亚和蔡苏娟,即使几十年之后我才与她们“相遇”,但在灵里的相通却是超越性的,我们之间似乎有一种属灵的情谊,灵性间的契合。

 

三、共同事奉主: 中国马利亚和蔡苏娟             

照片6共同事奉主:中国马利亚和蔡苏娟,林鹿画

 

中国马利亚和蔡苏娟的故事,也是拿俄米和路得的故事!圣经中路得一定要跟随婆婆回伯利恒,1949年,中国马利亚一定要带着蔡苏娟来美国。

我决定要画马利亚·李曼和蔡苏娟在一起,穿旗袍,站在中国风格的红木窗前。那时她们还年轻,忙碌于旅行布道,喜乐地服事主,服事中国人。

26岁的中国马利亚在明德中学当校长,那时蔡苏娟是学生,她认马利亚为义母(干妈),两人相差11岁,都终身未婚。她们一起传福音,终身奉献给主,在一起共59年。

1949年,两人离开中国回到美国宾州乐园镇,马利亚已经69岁,蔡苏娟59岁了。此后数十年间,马利亚照顾患上不治之症的蔡苏娟,直到1972年,马利亚自己离世为止。

蔡苏娟回忆,“我41年久病中,是干妈的手,慈爱而忍耐地照顾我。最初的16年,医生诊断不出我的病因,我发高烧,所有的手指关节都裂了开来,8个指甲也脱掉了。干妈将我的手浸在温水中,轻轻地按摩我的手指,一日复一日。当我已经不能吞咽的时候,干妈为了救我的命,强喂我吃,她每次一滴滴地把桔子汁滴进我口中,然后轻轻用手抹我的喉头,把果汁抹下去。这样小心地维护我的生命,足足整整一个月。

上帝在我们的共同的事奉中,赐给我们深挚的友爱与和谐。我毛遂自荐时,干妈总是静静地说:‘愿主耶稣引导你。’李曼小姐实在没有留住我,是主自己领我俩在一起事奉祂。

干妈从主得的恩赐是深沉安静的那种。她的工作在幕后:为人祷告,对个人证道,思考属灵的话语,从中得到启示和亮光,她在中国各地领会旅行的时候,要平躺下来让人擡著走才行。因此,当两人合作共同事奉主的时候,上帝便预备我站讲台的事奉,我一向怕这种事情,但她总是推我到前面去,又帮助我学习忘记自己,让主使用。”

 

四、查理·李曼、露西·李曼夫妇

1874年(同治十三年),查理·李曼(Charles Leaman)先生舍弃一切,离开宾州乐园镇富丽堂皇的家,去中国南京开荒布道。

那时的中国鄙视外人,传教士到了中国不易租到地方居住,当地人士也不愿出卖或出租地皮,给他们自建住所或教堂,所以查理教士有时只好睡在人家的屋檐下,白天则借茶馆与人谈道,在街头传讲福音。查理后来在中国认识了露西 (Lucy),他们结为夫妻。结婚后,他们一家人仍然屈身住在秦淮河里的小船上。4年后,即1879年,女儿中国马利亚(China Mary)出生于南京。(参考《暗室之后》章力生的访问记)

照片8查理李曼先生在南京读报,网上资料(我认真查询相关资料,但只在网上搜索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在南京坐在藤椅上读报的照片,才有了他是大胡子特征的面部轮廓)

1884年10月,查理和露西所属的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创办了明德女子书院,那是南京最早开办的学校之一。现今是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的校址。(注)

据说当年明德女子书院招生很艰难,他们费了很大的努力,门房的女儿终于同意来读书了。但到中国马利亚当校长的时候,已经有1500个女孩子来读书了。查理和露西是宣教和教育的开拓者。

照片9遇见了李曼家族后人

照片10 差派查理李曼的乐园镇长老教会 Leacock Presbyterian Church

照片11耶稣永不离开我们,中国马利亚,蔡苏娟和露西的合葬墓碑

2月26日,我和大卫去了曾经差派查理去中国的这间教会聚会,会众正唱诗歌:“Shine Jesus Shine,Lord the Light of your Love is Shining (真光普照,主爱之光普照)……”查理·李曼一生为主发光,这首歌恰当地表达了查理·李曼家族的宣教使命。

教堂外边,我们去参观了马利亚、露西和蔡苏娟的墓地,缅怀她们。大卫到处寻找查理·李曼的墓碑,可是找不到。

3月22日晚,大卫读到《暗室之后》14章,其中提到,蔡苏娟母亲的遗愿是死后葬在基督徒墓地,“于是我们就将她葬在基督徒的墓地里,靠近李曼先生的墓碑。”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查理·李曼的墓地是在中国南京啊!

这两位宣教先辈,是无数宣教士的缩影。我们不愿忘记他们将生命献上,为主所做的一切。我怀着爱和感恩画他们,不希望只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我渴望更多地认识他们,我默想当年他们因中国环境、文化不同所面临的艰难,我“凝望”他们,他们不像马利亚和蔡苏娟喜形于色,他们穿着中式衣服,嘴唇紧闭,眼神坚毅,表情深沉凝重,是早期拓荒宣教士的形象。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动,使我的画从模糊到定型。

周主培牧师在《骨肉之亲》中120页说:

“我深深地敬重并感激那些将生命里最美好的日子献上,把福音传给中国同胞的西方宣教士。他们在困难的环境下,愿作福音的先锋。其中很多人,把一生献给中国,甚至埋骨在他们所爱的土地上。他们对主的爱,使他们甘心牺牲了家乡舒适的生活,追求拯救灵魂而得的永恒赏赐。我祈求华人基督徒,也能追随他们敬虔的榜样,愿意在主耽延再来的日子里,去到天涯海角,将福音传给这一代和以后世代的人,愿我们能忠心地接下他们的火炬,向普世的人见证福音。”

 

五、蔡苏娟暗室的原址: 李曼故居

李曼家族故居地址在宾州乐园镇,它建于1795年,华盛顿总统曾在这里住过一夜,1802年由李曼(Charles Leaman)的祖父买下。1985年11月,有着190年历史的李曼故居被卖并被拆除。

在宾州乐园镇,中国马利亚,露丝,堂妹马利亚以及蔡苏娟将中国的家延伸到了美国,她们都曾在中国宣教,她们虽然身体都不健康,但对访客从不拒绝,“一个月内,客人平均是每天43名”。(《暗室之光》151页)中国马利亚从早忙到晚,她穿深蓝色旗袍,围裙几乎没有时间解下。她总是微笑从容地招待每一个人,她是最完美的女主人。“安静候用”是马利亚的座右铭——她们四人随时等候主使用,等候主引领她们去接触他人的生命,服事他人,荣耀上帝的名。

中国马利亚曾雇用了几个邻居女孩子,来帮忙接待、服事大量的访客,她们也引领这些女孩子认识主、亲近主,女孩们的生命被改变,连带她们的家人、男友也都被影响了。一个邻居女孩说:“虽然我只有十多岁,她(马利亚)已经92岁了,她的信仰对我来说,并不觉得老旧,因为她在每天的生活中都将信仰更新了。”(《暗室之光》158页)

照片12 七个女孩站在李曼故居前,在等候着服事各地来访的人们,四人组:中国马利亚,妹妹露丝Lucy,堂妹马利亚以及蔡苏娟,她们穿着中式服装。

中国马利亚与妹妹露丝和蔡苏娟共同决定将她们在地上的产业——超过一百亩的农地和多幢建筑物奉献给“基督使者协会”。她们渴望神使用这些产业,透过传福音、门徒训练、团契和宣教工作,来延续她们的异象。

我和大卫是在“使者协会”相遇认识的,用大卫的话说:2012年情人节早上,我在使者讲了一篇道,神赐给了我一个妻子。

没有李曼家族宣教的故事背景,没有中国马利亚、露西和蔡苏娟的捐献,就没有后来“使者协会”从华盛顿迁到宾州的乐园镇,也没有我2010年来乐园镇工作的机会,更不用说2012年大卫和我在使者总部的第一次见面!我看见上帝布局的棋盘,所有神的儿女都是一个个小棋子。

照片13,14保罗和大卫搬运画

我希望藉创作这些属灵前辈的肖像画,向主献上感恩赞美,用视觉艺术来表达蔡苏娟的肺腑之声:“但愿我主耶稣自己的香气,借着我沉重的担子、长期的病痛、人们的误会、日渐衰弱的身体、经济的困顿、对未来的茫然,在这个幽暗的房间、黑暗的角落里,自由放送。”(新版《暗室之后》203-204页)

照片15 林鹿和大卫在画前

 

注:Nanjing Infant Higher Normal School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女子中等专业学校是南京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位于南京市莫愁路419号,其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北美长老会于1884年10月创办的明德女子书院,是南京最早开办的学校之一。1986年,这所百年老校转轨为南京市最早和优先发展的职业学校,定校名为“南京市女子中等专业学校”。1989年,南京幼师迁入,两校合并。2005年江苏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原南京市幼儿师范学校升格为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同时增挂江苏教育学院南京学前教育分院校牌。学校融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于一体,尊崇“明德尚美”的校训。

 

若读者想去参观南京明德女子书院的旧址,可查询: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4/26/5979090_0.shtm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