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垂不朽的阿弗雷德“大帝”(施克刚)2019.02.16

本文原刊于《举目》89期和官网2019.02.16

施克刚

 

 “不是我!历史上最伟大的英国人是阿弗雷德王。”——温斯顿邱吉尔

“哦,主啊!我期望在我有生之年,活得有价值。并且在我死后,能够留给后来的人,对我所做的好事情,有所纪念。”——阿弗雷德的祷告

 

阿弗雷德“大帝”是谁?

在英格兰岛上数个盎格鲁·萨克森王国并立期间,阿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849–899)于871到899年担任其中的威色克斯(Wessex)王国国王。他其实并不曾成为、英格兰历史上也从未有过皇帝,但因一生功业彪炳,被后世以“the Great”尊称,因此中文常译为“大帝”。

9世纪时,基督教文化圈的主要政治舞台是欧亚大陆。法兰克王国(Francia)卡洛林王朝(Carolingian Dynasty)的国王查理曼(Charlemagne),在主后800年的圣诞节被教皇利奥三世(Leo III)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神圣罗马帝国”于焉开始 。他雄才大略,不但在行政、法律、经济、军事制度及基督信仰各方面有杰出建树,更开始“卡洛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促进了欧洲的文明。有人称他为“欧洲之父”。

这段时期的欧洲大陆封建制度兴起,法、德和意大利等国家初现雏形。康斯坦丁堡大主教与罗马教皇分庭抗礼,东西方教会龃龉日增。查理曼大帝去世30年后,在英吉利海峡另一边、本不引人注目的小海岛上,英格兰的查理曼出场了——他就是阿弗雷德。

阿弗雷德,849年生于汪塔奇(Wantage),是威色克斯王阿瑟沃夫(Athelwulf)和第一任妻子奥丝馛(Osburh)所生5子中最小的。英国人对他几乎是神话式的尊崇,他对英国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等各方面有着空前的影响,其勇气、敬虔,对仇敌的宽大、及对英格兰的异象均为后代政治领袖提供了深奥的智慧,故而有“大帝”的称号。温斯顿邱吉尔在回顾11个世纪前,阿弗雷德的一生以后说:“我们正见证著一个国家的诞生。”

在叙述他的事蹟以前,我们先回顾一下9世纪前的英格兰基督教史。

基督信仰于一世纪被传到英格兰,在当时岛上居民凯尔特人(Celtic)中建立了一个强而有力的教会。凯尔特教会甚至还差派宣教士到爱尔兰(圣派翠,St.Patrick)和欧洲大陆。

当盎格鲁(Angles)和萨克森(Saxons)蛮族在4世纪入侵英格兰后,英格兰的基督徒被迫迁移,最后大多到了空沃尔(Cornwall)和威尔斯(Wales)。尽管英格兰基督徒在别处宣教颇有果效,却无法同化这些入侵者。直到教皇大贵格利(Gregory the Great)差派了坎特伯里的奥古斯丁(Augustine of Canterbury)在597年到英格兰,盎格鲁和萨克森人才开始归信基督,并逐渐与英格兰基督徒融合。

过了1个多世纪,教会的活力逐渐衰微。信徒过著无知、迷信和奢华的生活,而神职人员不学无术、腐败奢侈。许多人认为,8世纪末开始的维京人入侵是当时人们属灵衰退的惩罚。就在这个危急的时刻,阿弗雷德出现在英格兰的历史舞台上。

战士和国王

丹麦的维京人于786-802年之间入侵英格兰。开始只是劫掠骚扰,之后却愈演愈烈。到了865-866年间,被萨克森人称为“异教徒的大军”的丹麦人再度侵略,这时目的已变为征服并占领。870年他们占领了英格兰北部的诺森比亚(Northumbria)和东部的东安吉利亚(East Anglia),随后向西推进攻打威色克斯,整个英格兰几乎完全落入了异教徒手中。他们破坏教堂和各种建设,英格兰的基督文明岌岌可危。

871年1月阿弗雷德初次出战,他与仅余的哥哥伊设雷德(Ethelred)(其他几个哥哥这时都已因抵抗维京人而牺牲)——也就是当时的威色克斯国王——在伯克山丘(Berkshire Downs)的艾斯顿(Ashdown)击败丹麦人,使萨克森人恢复了希望。但几周后伊设雷德(Ethelred)便死于莫顿战役(Battle of Merton)。阿弗雷德于4月23日继任为威色克斯国王,年22岁。

阿弗雷德任期之初不得不以金钱“贿赂”丹麦人,勉强维持了5年多的和平。878年1月5日,丹麦人突袭威色克斯的齐本汉(Chippenham),萨克森军队溃散。阿弗雷德带着一小撮人躲在埃森尼岛(Isel of Athelney)的沼泽区撒摩赛特(Somerset)里,这是他一生最黑暗的时刻。他每天虔诚地祷告禁食,匍匐在地求问神旨意。著名的“烤焦一位主妇的饼”和他假扮吟游诗人,刺探丹麦人军情的故事,都发生在这个时候。

到了5月初,阿弗雷德重新聚集3个郡的部队。萨克森人发现国王竟然还活着,士气大振。从6号到12号,阿弗雷德率领他们浴血奋战,终于在艾丁顿(Edington)大胜,丹麦人投降。这场战役改变了整个威色克斯与丹麦之间的关系,也是他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战后阿弗雷德与丹麦国王固瑟伦(Guthrum)签订了和约。阿弗雷德坚定却又有基督的怜悯,他要求丹麦人从威色克斯完全撤离,但允许他们在英格兰东部和北部定居。固瑟伦惊问他为何如此宽大,阿弗雷德说:“因为我在事奉一位和平之君。”固瑟伦感动之余,问他:“我是否有机会能成为这位和平之君的子民?”阿弗雷德就向他传福音。不久丹麦国王固瑟伦带领30位伯爵受洗,这是第一批维京人基督徒。

在886年,阿弗雷德更夺回伦敦并加以重建,因此得到“盎格鲁-萨克森之王”的称号。他为确保丹麦人不再成为威胁,在边界许多地方建筑防御城镇(Burh),设地方政府并派军队长驻,而这些城镇以后逐渐成为商业中心,防御效果显著。为了抵挡独立的维京人从海上攻击,阿弗雷德又设计新型战船,发展了英国第一支海军,让维京人不敢再攻击威色克斯。

 

明君

阿弗雷德不仅在军事上功勋彪炳,也看重司法和秩序。据说是他建立了陪审团制度,以及十户联保制(Frankpledge)。在893年左右,他编纂了一部国家法典“阿弗雷德王法典”(The Doom Book),将从前3部萨克森法典汇整归纳,再在前面加上十诫、摩西律法,登山宝训和其它基督徒伦理原则。传说在他依法治国的熏陶下,人们甚至可以将珠宝挂在树上,而不必担心被偷。

牛津的历史学家J.R.Green说,阿弗雷德是“基督王国历史上,第一个基督徒国王。他将他个人的野心和目标搁置一旁,就是为了他所统治的臣民的益处。”

 

教育家和学者

阿弗雷德从小就有强烈求知欲,但却如查理曼大帝般没有机会受教育。直到当王以后,才开始学习当时的萨克森英文与拉丁文。

阿弗雷德认为要有效治理国家,需要3种人:祷告、作战和做工的人;但若无良好的教育,治理起来也困难重重。所以他要求他的贵族都要读书,并且学习基督教历史和传统。他也希望每一个英国人都能用英文读书,所以设立了教育普及计划,并奉献一半个人收入给教会学校。

查理曼大帝在英吉利海峡对岸所催生的卡洛林文艺复兴曾影响过阿弗雷德的父亲,如今阿弗雷德便从欧陆邀请卡洛林学者,加入其他英格兰学者来当顾问,帮助他改进威色克斯的文化水平。他自己也向这些学者学习,并为了贵族的教育,参与将许多经典著作从拉丁文翻译为当时的英文,包括《伊索寓言》,博休斯(Boethius)的《哲学的慰藉》,贝德(Bede)的《英吉利教会历史》,欧罗修斯(Orosius)的《世界历史》,及部分大卫诗篇。他自己也写了一些书,其中有一本是《论不公平的法官》,并主持编纂了《盎格鲁萨克森编年史》。

 

虔诚的基督徒

阿弗雷德在4岁时曾到罗马参见教皇利奥四世(Leo IV)并被其收为教子(Godson),此后一生都是虔诚的基督徒。

对当时英格兰的属灵低迷状况,他感叹说:“过去神职人员在教导和学习上,在一切他们服事神的分内圣职上,是何等热切……但如今,如果我们想要学习这些事,却必须往别处寻求。”所以他要求所有的神职人员都要学习神学、传统和基督教历史,并翻译了大贵格利的《教牧关怀》和《对话录》,送到全国各教区让神职人员阅读。

贝德的《英吉利教会史》对他如何做一个基督徒国王有极深的影响。阿弗雷德相信神将祂的臣民交托他治理,臣民们的世俗与属灵状况需求都是他的责任。

有一位认识他的修士说,“国王每天都参加教会的敬拜。他常常祷告,唱诗。他在晚上去教堂,自己暗中祷告,不让其他贵族知道。”

他创建了两所隐修院和许多学校,广行施舍,关照贫苦民众,并将收入的八分之一奉献给穷人。他又立法禁止异教崇拜,让教会免税且受到国家保护,并邀请神职人员加入顾问团。

虽未经正式册封(Canonize),罗马天主教、东正教和圣公会都看他为圣徒。不论是学术界还是民间,都公认阿弗雷德有着最崇高的基督徒品德,是一位深信自己的责任是牧养臣民的国王。

结语

威尔斯主教阿瑟(Asser)于893年写《阿弗雷德大帝统治史》(Annals of the Reign of Alfred the Great),使阿弗雷德流芳千古。而英国后世著名作家查理·狄更斯更曾这样评价阿弗雷德:“我回想起这位高贵的国王的时候,不由心生敬意,因为在他一个人身上竟体现了萨克森人全部的美德: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什么也无法动摇他的意志,胜不骄,败不馁,热爱正义、自由、真理和知识,热心教导他的人民,他为保护美丽的古萨克森语所作的努力,也远超过我们的想像。没有他,我在写本书时所用的英语也许只能表达出一半的意思来。在我们制定英格兰一些最好的法律时,他的精神仍能给我们以灵感。”

他是英国历代君王中,唯一有“大”(the Great)尊号的,英格兰王国在他任内初见雏形,因此他被后世认为是英国国父。他的统治是英国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在领导、教育、文化、法律、宗教各方面,他被认为是中世纪最明智、最敬虔、最勤奋和最有能力的君王之一。而在信仰上,他挽狂澜于既倒,重建了神职人员属灵的深度及广度,振兴教会,一生以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和他的臣民,为后人所敬仰尊崇。

在1849年,为纪念阿弗雷德大帝的千年诞辰,人们想在其出生地汪塔奇建一座雕像。几经波折,阿弗雷德的全身雕像终于1877年7月14日由威尔士亲王和王妃揭幕,立于汪塔奇广场的中央。雕像下有这样的铭文:

阿弗雷德看到学术衰亡了,他复苏它。教育被忽视了,他复兴它。法律软弱无力了,他加力量给它。教会猥劣世俗了,他提升它。国土被可畏的仇敌蹂躏了,他拯救它。只要人们尊重历史,阿弗雷德的名字将永垂不朽。

作者在美国中西部一所华人教会牧会。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