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90期和官网2019.2.23
慕善牧
2018年年底,网络上有个关于“守贞运动”的热帖,引起了不少争论。这风波肇因于一本2018年9月出版的新书:柯莱恩·琳达(Linda Kay Klein)的新作《贞洁:深入了解让年轻女子羞愧一世代的福音派运动、以及我如何脱离》。书名相当耸动,也清楚地揭橥,她是从“守贞运动”局内人的身份,陈述她的心路历程、反思与反叛。
新书甫出版,著名的评论家葛若诗·萜莉(Terry Gross),立刻在“全国公共无线电广播网”(National Public Radio)采访了柯莱恩·琳达。这个已经被遗忘多年的“守贞运动”的议题,立即成为热门议题。之后,一些以妇女议题为导向的网站也迅速跟进评论。
这些评论中所提到的“福音派运动”,即所谓的“守贞运动”,都指向了1997年的一本畅销书:哈理斯·约书亚(Josh Harris)的著作《我与约会吻别》(I Kissed Dating Goodbye)。因着这些严厉批评所激起的千层浪,哈理斯在2018年10月发表声明,表达他在《我与约会吻别》中的观点已经转变,并向许多因此而受到伤害的女性表示歉意,并要求出版社停止再版该书。
然而,就如所有网络议题一样,来得疾,去得快。几个月后,关于此议题,网络上便悄然无声了。那么,一个原本已经烟消云散的“守贞运动”,还有继续思考、探讨的价值与意义吗?当然有。
守贞运动
“守贞运动”(Purity Movement),是指在上世纪1990年代起源于美国中西部的运动,其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年轻女性免于社会上性丑闻的危害。此运动在美国中西部福音派教会的青少年群体间,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它的正面意义是帮助了成千上万在摸索成长中的年轻人,使他们得以保守身体的圣洁,进入婚姻的祝福之中。
然而,这运动的后遗症也不少,近来更是受到严厉但算为中肯的批评。负面的评价大约是以下4点:(1)此运动仅针对年轻女孩,却没有对年轻男孩作出相对等的要求,有双重标准的疑虑;(2)此运动导致父母对女孩有过度保护的倾向;(3)缺乏更全面的性教育;(4)此运动使许多女孩产生了一生难以消除的罪咎感与羞耻感。
作为一个运动,“守贞运动”其实影响范围很小。它也并没有很突出的、外界所公认的领袖或领袖群,没有明显的教义与诉求。在更广大的教会中,譬如更正教主流教会、天主教、圣公会、东正教之中,这运动似乎寂然无声。
很明显,“守贞运动”失败了,甚至可谓彻底失败。姑且先不论如今有人起来针对此运动大加批评挞伐,你只要翻开报纸,打开手机,电脑,这社会还有在谈论贞洁的事吗?当今高中生、大学生的性生活调查报告,比起20年前,恐怕是令人侧目吧!
那么,这表示“守贞运动”就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吗?作为基督徒,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守贞运动?
守贞运动与贞洁
在此,先要厘清两个概念,即“贞洁”的观念与推动“守贞运动”,这两者是桥归桥,路归路,两码事。当然,这并非是说,“贞洁”与“守贞运动”毫无相干。
贞洁的观念自古就有,而且深入古今中外所有文化系统之中。即使到了今天讲求性开放、性解放的世俗世界,贞洁的观念依然无法被抹去。但,“守贞运动”只是一个非常局部,非常短暂的运动。
有此分辨是重要的,因为我们可以反对“守贞运动”,但并非表明我们可以否定,或反对 贞洁。当一个立意甚好的运动,也许因为时间、推动的手段、诉求的方式、推动者与对象等等,造成偏差,甚至使人们产生法理或道德的疑虑,予以反对,甚至严厉禁止。但一股脑地反对任何“贞洁”的概念,是倒掉洗澡水的同时,也把婴孩倒掉了,显然这做法是错误的。
如今人们对“守贞运动”的评论,其实是向“妇女身体自由与解放”的进路倾斜,而鲜少讨论“贞洁”的内涵与神学意义。这是公共论坛上的盲点。但是,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明白:
1.圣经看重贞洁,但没有贞洁,并非死罪;圣经从未如此律法教条式地定罪,贞洁背后所指向的关系才是重点。许多书籍常将“贞洁”与“羞耻”对立起来,这并不符合圣经的思路。所谓从羞耻当中解放的书籍,往往谈论的多是个人的自由、身体的释放、除罪化、消除羞耻感等等。这些观点与圣经的观点有天渊之别。
2.“守贞运动”要求少年人克制性欲,对不依靠神保守的年轻人来说,当然是犹如逆水行舟,也会有许多年轻人无法胜过,而产生罪咎或伤害。然而,这个运动的正面果效与贡献,也不应当被抹杀,需要更客观与全面地评估。
3.持守守贞原则,或立志将贞洁献给婚姻关系中的丈夫或妻子的人,仍然应当被鼓励。
4.诚然,强迫“守贞”确实给人们造成许多负面的结果,尤其是单方面对女性的要求,显然不公。但性解放与性开放,并非解决人类性欲的万灵丹。
“生命关系”与“肉体关系”不可切割
首先,圣经并未讨论“约会”的问题。无论中西,我们所理解的约会,其实都是近代的作法。古代人虽然没有约会,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懂得如何确认自己的伴侣。事实上,认为现代人婚姻就比古代人高尚、美满、幸福,可能是一种骄傲。
圣经看待“肉体关系”与“生命关系”,是密切相关的;“生命关系”包含了“性关系”;但“性关系”并不一定包含“生命关系”;“生命关系”远在“肉体关系”之上;“肉体关系”重点是在于生命的契合与连结,甚至与永恒生命有关联。以上观点贯穿了整本圣经。使徒彼得说得很透彻清楚:“你们作丈夫的,也要按情理和妻子同住,因她比你软弱,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敬重她。这样便叫你们的祷告没有阻碍。”(《彼前》3:7)
因此,若将“生命关系”与“肉体关系”作切割,是不可思议的,是对圣经的错误解读。从这个层面上看,圣经看重贞洁,对贞洁的要求是高标准的,而且毫无疑问地给“守贞”极高的评价。保罗如此劝勉:“论到童身的人,我没有主的命令,但我既蒙主怜恤,能作忠心的人,就把自己的意见告诉你们。因现今的艰难,据我看来,人不如守素安常才好。”(《林前》7:25-26)
圣经并非是从男人大沙文主义的角度来看待贞洁,而是针对女性的价值与尊严来劝诫。旧约圣经有一个十分清楚的定规:“若有男子遇见没有许配人的处女,抓住她与他行淫,被人看见,这男子就要拿五十舍客勒银子,给女子的父亲,因他玷污了这女子,就要娶她为妻,终身不可休她。”(《申》22:28-29)这种精神,在新约之中仍然可见。肉体关系是一种终生的约定。
这在今天声色情欲泛滥的社会之中,听起来似乎有些可笑。但若你观察全世界的婚姻问题,网络情色上瘾问题,乱伦等等问题,你就明白,圣经为何这样严肃看待“性”的问题。
结论
综上,笔者想做几点总结:
1.圣经对肉体的观念是平衡的。婚姻关系,包含性关系,是上帝给人的赏赐。“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神赐你在日光之下虚空的年日,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传》9:9)
2.圣经认为贞洁是美善的。现代人轻看、甚至嘲笑贞洁的观念,取笑婚前守贞的迂腐与愚拙,但于深信圣经对生活有权威与指导原则的基督徒而言,我们要确认圣经是重视贞洁的,男女皆同,婚前婚后都需追求圣洁;守贞是表达对自己婚姻对象的忠诚、专一与生命的委身。
3.神期待我们能维持贞洁。保罗正是这么劝勉年轻的提摩太:“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后》2:22)
3.若我们因为一时的软弱而失败,神接纳我们的认罪悔改,再次给我们赦免与机会。耶稣基督向因为行淫被公审的妇人所说的话,最是经典:“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罢。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8:11)
4.守贞并不一定保证婚姻幸福,或讨神喜悦;但轻忽贞洁的事,肯定违背神的心意与要求。
5.若有人在情色的事上跌倒了,唯有耶稣基督才能除去罪孽与羞耻。后现代的世俗心理学设法除去人的羞耻感,但那终究是空洞的承诺,是饮鸩止渴的毒药。人怎么可能没有羞耻?羞耻与认错悔改,必然息息相关。唯有耶稣基督才能除去人一切的羞耻与罪孽。
6.所有基督徒都在不断迈向更加“贞洁”的路上。圣经既然断言“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3:23),那么在情色或其他道德问题上,没有人是完全贞洁的。但在耶稣基督十字架代赎的救恩之中,所有基督徒都要不断迈向更加“贞洁”。就如使徒保罗所言,“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旧事已过,都变成新的了。”(《林后》5:17),这是基督徒成圣的道路。
归根结底,神喜悦一切依靠祂的恩典与能力,努力迈向更加成熟的人。
作者于美国基督工人神学院教学。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