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差传 ——大使命的第三重工作(刘杰垣)

刘杰垣

本文原刊于《举目》42期

         《举目》第28期(2007年11月),与第35期(2009年1月),登载了我写的大使命的第一和第二重工作——传福音及植堂。本文将继续叙述第三重工作——差传(Missionary-Sending):
一、使徒时代的榜样

          安提阿教会,是使徒时代第一个差派传道人到其他地区传福音,继之植堂的教会。为了推动这项巨大的工作,主差派圣灵,赐他们能力、智慧、知识与策略。

           安提阿教会之所以能成为第一间“差传的教会”,与其具备的属灵条件有关。扫罗在大马色路上遇见了主,生命改变,满足了被差遣者的先决条件(参《徒》 9:1-9,22:14);他成为主所拣选的器皿,领受了福音(《林前》15:1-4);在迦玛列门下受教(《徒》22:3);在亚拉伯三年,回顾且审思 明辨;主借着种种的过程装备他,以便日后为主所用;他去耶路撒冷,与雅各、彼得同住了15天,确信“神已经立他[耶稣]为主为基督了” (《徒》:2:36),这福音是神的大能,为要拯救世人,并“叫我把他传到外邦人中”(《加》1:16)……从此,保罗就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徒》26:18-25)。

          安提阿教会还有一个人,巴拿巴,是教会中的先知和教师(《徒》13:1)。他以往的经历,少有记载。但他与保罗合作无间,至为显著,《使徒行传》14与15章,曾多次提起他与保罗“二人”。

二、几点重要的原则

         《使徒行传》13章1至4节,原则性说明了:

          1. “在教会中”,说明差传工作是教会集体性的事工。

          2. “有几位先知和教师”,说明不是一人事奉,但事奉者同心合意,各尽其职。

          3. 在安提阿教会中,有保罗、巴拿巴、古利奈人、西面、路加等,说明这是一所多族裔的教会,无种族歧视,也没有教育程度与职业方面的歧视。

          4. “他们事奉主的时候”,团队的事奉至为融洽,同心等候神的灵感动与引导。

          5. “圣灵说”,对圣灵的感动、引导、启示与呼召,至为敏感。

          6. “为我分派”,对神、对人有属灵的分辨、审查与判断能力,是主的吩咐,呼召是主工作。

          7. “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差派是主的吩咐、主的工作,也是教会集体的工作。

          8. “禁食祷告”,一心一意,多次多方寻求,且确认是神的旨意。

          9. “按手”,承认他们是圣灵兴起、呼召;赞同他们的心愿;日后以祷告、财物奉献、信件鼓励与代祷,支援他们的事工。

          10.“打发他们出去”,是主呼召打发,主会负责与供应;亦是教会延伸、扩展的事工,承担应有的责任。

          11. “他们既被圣灵差遣,就下到……”去何地,工作的对象为何、如何做,全凭圣灵的引导。

          12. “就在犹太人各会堂里传讲神的道”,善用场所、环境,定下工作策略。

          这是完整的大使命中“差”与“传”的工作。

三、被差遣者与差派教会

          在第一次传道之旅中(加拉太与邻近地区,参《徒》13-15章),保罗与同工传赦罪之道;勉励门徒们,持守真道,务要恒久,站立得住,结出果子(《林前》 15:1-8);在各教会中选立了长老,又禁食祷告,就把他们交托给主(《徒》14:23);将牧养、教导、差传交托给他们。

           保罗与同工回到安提阿教会后,述说神借着他们在外邦人中间,开了通达的门。这是对差遣他们教会的汇报,而毫无个人的“地盘”观念;后又返回从前宣道各处,看望众信徒,关心神藉他们的手设立的教会;然后开始第二次传道之旅(《徒》15:41)。

           综上所述,保罗对安提阿教会有责任感;对创立的教会,有为父者的心肠……是美好的榜样。

四、差传策略

           使徒保罗,不仅是忠心的传道人,亦是深具远见的策略家(strategist)。从他和安提阿教会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差传的策略:

         1. 适切的地点。主后第一世纪内,罗马帝国及其属地,城市兴旺,商业繁荣,港口四通八达。且因希腊文/亚兰语(Aramaic)普遍通用于不同种族,对传福音甚为有利。

           保罗选择了港口(帖撒罗尼迦)、文化中心(雅典)、商业城市(哥林多)与宗教中心(以弗所)为据点及重点,以此向四周扩散,有利于广传福音。

          2. 从安提阿教会差遣保罗与巴拿巴,可以看出,差派传道人应出于圣灵的吩咐。将这种原则应用在21世纪的华人教会,笔者仅提出以下建议:

          a. 传道人应受到明确的呼召。主的呼召、圣灵的感动,因人,因时,因职业,因生活经历,而有不同的方式,很难一致,印证亦难一致。但被呼召者应深知且确定。

          b. 要出去传福音,当先有生活、事奉、成果的明证。圣灵兴起,为众人所共知、所承认与接受。

          c. 受差传之人,要“先受试验”(《提前》3:10),在本地、本教会有传福音的托付,且有工作的明证,才可以派至异国他乡;其个人的德性、人际关系至为重要。

          d. 应受“装备与神学教育”。圣经学院、神学院的教育,自有其重要性,无人可以否认。但这是否是唯一途径,可否使用其他途径获得装备,值得思考。然而毋庸置疑,传道人当受足够的训练。

           e. 在差传者的工作、种类与时间方面,我华人的传统观念是“专心以祈祷传道为事”。这定义似乎应扩大。近数十年来,传道人的工作范围大有扩张,涉及了医疗、教育、科技、会计、咨询与行政等多方面,有终生、短期、自由传道等多种种类。

           f. 各人当按照领受的恩赐不同,做不同的工作。这人“栽种”,那人“浇灌”,有一人“耕耘”,又有一人“立根基”,唯有神叫它生长。

          g. 有“差(Commending)”,有“传(Gospel Preaching)”,使教会后继有人,才是完整的工作,彼此促进,形成美好的循环!

          h. 基督教会自始就是一跨越种族与文化的工作。在21世纪内亦应如此。我华人占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来日方长!在人力、财力等力量允许时,应与其他基督教会合作。

           i. 21世纪内,科学与知识爆炸,科技日新月异,工商业全球化,交通便利,资讯快速,英语几成为世界言语,诸如此类,较之使徒时代,有更好的条件。我华人教会应抓住时机,尽力完成大使命。

           j. “有月亮的地方就有华人”,我华人遍布全球,应有全球性、区域性与地方性的策略与方针,考虑人口的组成、职业与教育水准、方言等各复杂因素,因地制宜,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竟其工。

结语

           前Overseas Crusades (归主协会)的创办人Rev. Dick Hillis(郝益民牧师),有一句名言:“Every heart with Christ is a missionary; every heart without Christ is a missionary field”(人有基督住在心内,他就是传道士;若没基督住在心内,他就是福音的禾田),实言之有理,激发每一位门徒以差传为心志。

作者为“织帐篷工人国际团契”的创立者。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