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民
本文原刊于《举目》39期
有人问:“我敬重的两个神学家对同一段经文的意义有不同看法时,我该怎么办?”这是一个令人头大的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笔者个人也曾深受困扰。在这篇文章中,笔者要尝试与读者们分享一些个人的心得。
现象的成因
首先,我们要分析一下造成困扰的原因。基本上,一般信徒常接触到的,可分两类:
一、神学系统引起的问题。
我们解释圣经时不可能避免系统性的处理,因而产生不同的说法。在华人教会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四种现象:加尔文宗与卫斯理宗的差别;时代主义与非时代主义的差 别;灵恩派与福音派的差别;新派与福音派的差别。由于篇幅的限制,加上笔者自己学识有限,我们不能在这里详细说明,只能用两段经文做为例証,说明不同神学 系统对同一段经文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1) 《罗马书》8章29节。“他(神)预先所知道的人,就预先定下效法他儿子的模样……”这节经文谈到预定论的问题。卫斯理宗的人谈到这段经文,会说“预先所 知道”这个字(希腊原文是一个动词),表示神的预定是基于他先预知我们会信主耶稣。加尔文宗的人却会说,“预先所知道”这个字真正的意思,其实是指神看中 我们,是他的主权,不是因为预先知道我们会相信。
(2) 《使徒行传》19章1-7节。这段经文涉及圣灵充满的问题。灵恩派的人解释这段经文,常会指出这段经文谈的是一些“门徒”没有圣灵的洗,表示圣灵充满是在一个人信主以后才发生的事。有些福音派的人则会说:这里所说的“门徒”根本不是基督徒。
二、象征性语言引起的问题。
这是由于这种(象征性)语言基本上就是另有所指,因此我们解释经文时,难以准确地掌握经文本身的意思。我们也可以用二段经文说明。
(1) 芥菜种的比喻(《可》4:30-32;《太》13:31-32;《路》13:18-19)。这是主耶稣说过的比喻,顾名思义,用的是象征性的语言,内容相 当简洁,我们也知道它必定与天国有关。可是,这比喻要表达的是什么?有人说,这是表示天国扩展的时候,特别是基督教成为国教的时候,魔鬼会混进教会而使它 变质;另有人说,这是天国扩展的时候,天下万国的人都要接受主耶稣的福音。
(2)《启示录》6章1-2节的第一印。经文说约翰在异象中看到一个骑白马的,“拿着弓;有冠冕赐给他;他就出去,得胜并且要再得胜。”(新译本)这个异象的内 容相当简短,我们得到的印象是一位常胜将军。但是,倘若我们问:这常胜将军在人类历史中出现时,会是谁?有人认为这人是敌基督以武力征服世界,也有人认为 这是指基督以福音在普世传扬。
实际建议
一、基本要点:唯独圣经。
面对差异,我们必需先掌握基督徒信仰的一个基本要点,就是“唯独圣经”的原则,这是16世纪宗教改革时学到的功课。马丁路德为著自身罪恶的问题挣扎,从圣经 中找到因信称义的真理,可是这却与当时流行的教导不同。因此,在辩论中,对手问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以教皇为代表的教会与你的看法不一样,怎么办?在这情形 下,马丁路德说出了他信仰中另一个重要的信念:唯独圣经。也就是说,教会与教皇的看法都必须经得起圣经的检验。对马丁路德而言,这是一个非常痛苦的选择, 因为他敬重教皇,更是热爱教会。但是,他必须承认教会可能会错,教皇也会有错。
笔者在神学院进修时,读早期500年的教会历史,有一个现 象令笔者相当震惊,那就是:这几百年中有许多我们所尊敬的教父,他们都有相当独特的贡献,但是他们也都有错!后来,读新约《加拉太书》第2章,发现保罗认 为彼得在教义的理解上也曾经出错,而且错得相当离谱,因为他与一些违背因信称义的人妥协。不过,这并不表示保罗不敬重彼得。
我们华人信徒 多数是在威权社会中长大,凡事都有标准答案,有官方立场,加上我们不少人接受西方19世纪的科学观,认为一切都有绝对的客观真理,同时又深信圣经是上帝的 话,觉得必须绝对忠诚。因此,面对神学家彼此间的差异时,常会觉得问题显得格外严重。但是,我们需要接受一个痛苦的事实,就是我们所敬重的人都不是神,所 以会有出错的时候,因此所说的话都必须经得起圣经的检验。
二、解经的基本原则。
也许有些读者会说:“你说的我都知道”,但问题是:“我自己圣经的功力不足!”笔者的回应是:“恭喜你!因为你已经有这样的自觉,是有些步骤可以减少这种困扰。”
首先,面对不同的解释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也是最要紧的,就是自己一定要熟读圣经,因为圣经中有一些基本的底线:例如,只能敬拜独一的神,耶稣基督是道成 了肉身,并从死里复活,也是唯一的救主,等等。这些底线是一个虚心读圣经的人都可以看到的。因此,当我们听到一些不同的教导时,必须问一些重要的问题:这 个系统的基本精神何在?符合圣经的基本精神吗?有没有超越了圣经的底线?这是所有信徒都可以做得到的事;只要我们是真心要听神的话,圣灵必定会提醒。
第二,有人说:教会中有些神学系统的差异,其实是像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间的差异,彼此间的共同点往往多于差异之处,并非敌人。倘若没有超越圣经的底线,这 句话非常有理。最近笔者应邀参加了一个小组,组员来自不同的神学系统,结果大家却可以获得一些基本的共识,而签署同意这共识的人,更是具有广大的代表性, 读者们可以参考(注1)。也就是说,要注意自家人的共同点,不要过分渲染中间的差异。
实际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也许我们可以用一两个例子来说明。
我们在上文分析现象时,曾提到《罗马书》8章29节,指出神学家对经文中“预先所知道”这个字真正的意思有不同的解读,而双方都说这是希腊原文的意思。谁对 呢?要解决这个争执,当然最理想的条件就是自己能精通原文,直接找到这个字在原文圣经中所有出现之处比照。倘若自己的条件不足,则可以找一两本具有学术水 准的《罗马书圣经注释》(注2),看看谁说得比较有理。
检验了証据以后,我们会发现,以用词而言,双方都有理,因为这个字在原文是可以有 不同的含意。因此,我们必须采用释经学另一些原则,来决定这个用词的意思,就是从上下文和《罗马书》,以及保罗神学整体的取向来看这个问题。(编按:可参 考陈济民著,《保罗神学的10堂课》,校园,2008,页67-96。)
可是,当我们进入这个层次解经的时候,我们便会发现释经学中讨论的一个现象会呈现,就是个人的背景、世界观和灵命的情况,都会影响我们的看法,因此同样严谨解经的神学家,还是可以有不同的结论。
不过,话说回来,倘若我们不讨论这个细节的用字问题,而仅是说:保罗在这段经文中谈到救恩的时候,强调的是上帝在救恩过程中所做的事,事实上双方都可以同意,也就是说,在差异中仍有基本的共识。
我们在上文分析现象时,所提到的另一段经文《使徒行传》19:1-7,呈现的是类似的问题。
倘若我们问:“教会中有没有人是没有圣灵的?”这段经文的答案是:“有”,没有人敢说:“没有”。倘若我们问:“基督徒是不是应该受圣灵的洗?”这段经文的 答案也是:“当然要”,很少人敢说:“不要”。问题是:这段经文提到的是一个特例(讲到一件不寻常的事),或是一个泛例(所有的人都是这样)?我们是不是 可以说:基督徒要在得救以后再接受圣灵的洗?在这两个问题上,我们就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问另外几个问题:经文中说这些人是“门徒”(第一节),为什么?如何介定“门徒”这个用词?圣灵的洗又是怎么一回事?(注3)这些都涉及整体性系统的理解,也是有不同的意见。在这里,我们也是看到共识中有细节的差异。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就要否认差异的存在。神学家解释某些经文时有不同的解读,是避免不了的事实。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还是要回到唯独圣经这个基础,按照基本解经原则处理,注意听上帝说些什么。
若是经过仔细解经还不能解决问题,就要学习在爱中彼此接纳,等候圣灵继续指引。有些大问题确实是需要长期的研究,才能得到完满的答案。这并不表示圣经的真理 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说,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有限的人,读经时往往受到自己都看不到的限制,因此某些看法在某些人看来是显浅不过,另一些同样是对神开放的 人就是看不到,甚至会觉得莫名其妙。在教会史上,我们看到三位一体的真理是经过二三百年的讨论才得到定论,目前的一些争执相信也需要时日。
保罗在《以弗所书》4章1-16节教导我们:在同一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的基础下,在爱中运用圣灵的恩赐,彼此建立,直到大家都满有基督的身量。在 这个前题下,信徒对不同意见的神学观点也就要有三种态度:第一是承认有差异;第二是学习接纳不同意见的人;第三是为他们祷告,求圣灵继续光照引领。
注:
1. 参看《圣经中救恩的要点》,大使命双月刊75(2008年8月),37-39页。
2. 例如,冯荫坤,《罗马书注释》,卷二(台北,校园,1999年),或Douglas Moo,The Epistle to the Romans(Grand Rapids, Eerdmans, 1996)。这类的圣经注释常会提供正反双方的理由和証据,并加以评论。
3. 可参看马歇尔,《使徒行传》(台北,校园,1987年);张之信,《使徒行传》,卷三(香港,天道,2001年)。
作者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住美国洛杉矶。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