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然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専栏2019.8.12
《大梦想家》
坦白说,要不是金奖影帝Tom Hanks和影后Emma Thompson主演,我大概不会注意到《大梦想家》(Saving Mr. Banks)这部电影(直译:救赎班克斯先生,2013迪士尼与BBC合作出品),因为我根本不知道班克斯先生是何许人也,更遑论关心他为什么需要被救赎。
我只知道演技精湛的Tom Hanks如果连二战里的雷恩大兵(注1)都能抢救回来,还有什么不能救的?
《玛丽·包萍》:召唤童年记忆的符号
在《大梦想家》的世界,Tom Hanks演绎的是大名鼎鼎的华特·迪士尼,而Emma Thompson化身P.L. Travers女士,P.L. Travers正是风靡世界的童书《玛丽·包萍》(Mary Poppins)的作者。总之,两位剧中角色都是20世纪文化界极具份量的大人物。
《玛丽·包萍》系列共出版了八本书(1934-1988),其故事、音乐、电影、画册、舞台剧深植英美文化,在《哈利波特》登场之前,那位“撑著伞从天而降的神奇褓母”在儿童文学界独领风骚。
做为三个美国孩子的父亲,经常听到有关《玛丽·包萍》的故事,除了米奇老鼠以外,它是迪士尼最能召唤童年记忆的符号。因此我对以该书作者为主角的电影——《大梦想家》抱持着高度的兴趣。
《大梦想家》剧情看似聚焦在《玛丽·包萍》电影版权的谈判──看迪士尼如何与难缠的 Travers女士精彩过招,但其实真正的故事主轴是牵扯出的一段悲惨童年记忆:一个等待救赎却不幸失落的家庭。
一个悲伤故事
当一个小女孩儿面临父亲长期酗酒、失业、重病在床,家庭经济出现严重问题,母亲无力照料……她该怎么办?这是Travers女士的真实童年写照。
谁说童年都是无忧无虑,岁月静好?地球上不同的角落,仍在天天上演真人版的“悲惨世界”,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血泪斑斑:有的遭遇家庭破产、家暴、父亲外遇;有的孩子从小必须面对重病卧床的家人,或精神异常的父母;在中东,许多孩童因为战争、政治迫害,被迫逃亡迁徙,在海上飘流,遭遇饥饿、死亡……
对于每一个幼童而言,这些都是成长中可怕的梦魇,挥之不去的阴影。太早被迫面对人生的艰难困境,将对孩童的一生带来怎样的阴影和伤害?谁能伸出援手救赎他们破碎的家庭?
在《大梦想家》里,Travers女士回忆起,一位远房阿姨突然来访,阿姨告诉小女孩,不要担心,她有办法可以fix it(修复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当然,阿姨只是安慰小女孩,她并无能力解决这些困境。
可是,小女孩把所有希望都投射到这位阿姨身上,开始幻想一个无所不能的魔法保姆——起风的时候,她打着伞从天而降,施行拯救,这就是玛莉·包萍的角色原型,而那位长期失业,无力养家的班克斯先生的原型,正是Travers的父亲。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玛丽·包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但华人世界把1964的电影《Mary Poppins》译成《欢乐满人间》,将2018的《Mary Poppins Returns》译成《爱·满人间》,也许符合片商迪士尼的期待,却完全失了原味!
因此我完全能够理解,为何电影《大梦想家》里,P.L. Travers女士,总是对迪士尼的企划案嗤之以鼻,充满戒心。看到迪士尼想把她的“类自传”拍成欢乐歌舞片,还加入卡通人物,Travers如何能保持冷静和优雅?
《玛丽·包萍》的救赎论
两部《玛丽·包萍》系列电影相隔54年,第一部剧里的孩子麦可,在第二部剧里成了父亲,成了新的班克斯先生,成了新的救赎对象。时值1929-1933年经济大恐慌,麦可失业,抵押房产,又因借贷无力偿还,房子面临银行查封的困境,加上痛失爱妻,雪上加霜,面对三个稚龄幼子,麦可该怎么办?就在这个时候,玛丽·包萍回来了。
《玛丽·包萍》独树一帜的救赎论,折射出时下许多人的信仰观点,我认为很值得讨论,几点的观察和读者分享:
普世性的救赎:
《玛丽·包萍》的故事之所以能唤起普世心灵的共鸣,因它讲述了人们对救赎的渴望,而这种渴望是我们还在儿提时代就自然生发的。《玛丽·包萍》系列电影如此受欢迎再次证实,救赎题材永远不会“退烧”。
任务性的救赎:
《玛丽·包萍》的救赎只是任务性的,阶段性的。当问题解决,包萍很识相地说:“是时候了,该走了!”Travers用一阵风把她吹走,她不该继续留在人间,干预班克斯家的生活。这符合很多人对上帝的期待,当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上帝应该即时出现,这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当“任务”完成,上帝自己应该知所进退。
自助性的救赎:
《爱·满人间》有一幕,父亲感谢包萍解决了家庭困境,包萍说她什么也没做,一切都是孩子们的点子,她的角色只不过是帮助孩子完成他们的计划。
不少人的救赎观正是属于这种自助性的——上帝不过是一个教练,帮助我们完成我们的梦想。如果有一天进了天堂,那都是我们应得的,救赎完全是出于我们的计划,靠我们的努力,最终荣耀自然是属于我们的。
“事在人为”的心灵鸡汤:
“Everything is possible, even the impossible”(所有的事都是可能的,事在人为),包萍时常端出这碗鸡汤,鼓励孩子们不要放弃,继续努力。这一套“人定胜天”的哲学论述虽无新意,却极符合迪士尼一贯的主流思想。
消失的母亲
整个《玛丽·包萍》故事里耐人寻味的是,母亲角色稀薄如空气,她与孩子几乎零互动,对于家庭困境冷漠、无动于衷,而且随时可以被保姆取代。因为这角色太过尴尬,2018的《爱·满人间》干脆让母亲消失,电影一开始就宣告母亲过世。
这十分诡异。
根据维基百科的描述,P.L. Travers的晚境十分凄凉,她“死时心中无爱,也无人爱她。(Travers died loving no one and with no one loving her.)”Travers一生并无生育,曾收养过一个儿子,这孩子原是双胞胎中一个,却因她迷信星相术,只挑了八字较合的Camulius,多年后她甚至还拒绝让兄弟相认,此如冷血,如此无爱,如此自我中心,让我对她笔下的《玛丽·包萍》有了全新的视角。或许Travers从来不知道母亲的角色为何。
虚构的幻影
《大梦想家》的主题看似是救赎班克斯先生──那位深陷水热的父亲。但迪士尼在电影中凌厉地指出Travers的问题是,她不知道自己更需要被救赎。
然而,在商言商的迪士尼,端出的解药竟是劝她释出版权,拍一部商业电影,让《欢乐满人间》成为她重生的契机。为了说服Travers,迪士尼自述幼年如何艰苦,如何奋发向上改变命运……,在他的人生哲学里,救赎就是成功的事业。
剧情如此走向,只让人嗅到迪士尼的铜臭味。
“对爱绝望的P.L. Travers女士始终看不清楚,她救不了自己的父亲,即使万能的玛丽·包萍也爱莫能助,只能任由亏欠、抑郁缠扰她一辈子。”
“死时心中无爱,也无人爱她。”《玛丽·包萍》提供的救赎,毕竟是一个虚构的幻影,令人唏嘘。
(本文插图来自剧照和电影海报,图片版权属发行公司所有)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