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2019.08.17
以笏
中国的传统与文化中,充满了各种美好的理念,真切表达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满”和“足”两个字,就深具代表性。“满”有“美满”、“饱满”、“金玉满堂”等,足有“充足”、“富足”、“足足有余”等,都表达了人们的向往与追求。
然而,到底什么是满足呢?为什么人会乐极生悲?为什么纵情狂欢过后,却是更大的空虚和欲望?天底下到底有没有可以让人真正满足的东西呢?
满足感的缺失,带来了种种危害——成瘾、焦虑、无节制的索取和追求……给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带来极大的伤害和破坏。而社会问题专家提供的解决办法、开出的“药方”,却让人觉得不过是压抑或中庸——“知足常乐”似乎只不过是输家的借口和懒惰者的遁词,或是吃不到葡萄就说酸的风凉话罢了。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人对“满足”有极大的误解和认识偏差。
越多就越幸福?
圣经中的《箴言》,是全人类公认的充满智慧的书卷。书中有一句话直击要害、发人深省:“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恐怕我饱足不认你,说:耶和华是谁呢?又恐怕我贫穷就偷窃,以致亵渎我神的名。”(《箴》30:7–9)
这句话看似直白,却让人有些琢磨不透。首先,没有人喜欢贫穷,尤其经历过赤贫和匮乏的人;作者为什么求“不富足“?谁会讨厌富足呢?财富不仅可以自己使用,还可以用来祝福和帮助他人!有人以此揶揄基督徒果然“中庸”和“不求上进”!
其次,作者向耶和华所祈求之事,与他祈求的目的,似乎毫无关联——他祈求耶和华让自己既不贫穷,也不富足,可是他具体要求的,却是“虚假”和“谎言”离开他。我们不禁要问,贫富与“虚假”、“谎言”之间,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吗?
《箴言》指出,贫富与“虚假”、“谎言”之间,确实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现今这个拥有更多物质财富就意味着享有更多满足的时代,几乎每个人都会将自己不幸福和不满足归咎于“贫穷”或“不够富足”。然而,让我们每个人诚实地问自己:“拥有更多,真的可以让我更满足和幸福吗?”
答案是明确的“不”!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今天所拥有的感到满足,他(她)也注定不会为自己明天将要得到的而满足。中国古话云:“人心不足蛇吞象!”西方谚语则更加直接:“贪婪人的眼睛比胃口大!”(The greedy ones’ eyes are bigger than their stomachs)。而贪婪的座右铭就是“永远不够”(never enough)。深陷其中的人,渴望攫取更多,却拒绝与人分享,因为他们的生命格言就是“越多越好”。
这样的虚假和谎言,使人觉得自己贫穷困顿,使人无法感到满足,无法感到幸福!
只有死亡会阻止贪婪,并揭露其愚昧。耶稣基督警告人:离开世界的那一天,只有在永恒中不会失去的东西才有用处。因此,智慧的做法,乃是积存那些不会被死亡吞灭、被神看为有价值的财宝。
奥古斯丁说:“坏习惯不加以遏制,不久就会变成你生活上的必需品了。”把“坏习惯”改为贪婪,更为适用:“贪婪若不加以遏制,就会变为你的必需品”,即:你再也离不开贪婪了。
在“永远不够”的驱使下,人会做出各种疯狂之事,超出自己的体力、精力、智力和情感的承受极限,从而导致上述各个方面的损伤,甚至死亡。越来越多的吸毒、性乱、过劳死、人际关系破裂……这些不都是明证吗?
人若寄希望于任何有限之物,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也许可以得到暂时甚至长期的满足,然而,这种用受造物替代造物主来满足自己,实质是拜偶像,最终会导致灵性的枯竭和死亡。这就是为什么《箴言》的作者说,他害怕自己由于富足而不认耶和华。
何为“满”、“足”?
“满足”实际上由两方面组成——“满”和“足”。如果 “满”与“足“两者之间没有达成平衡,即会造成各种问题,让人无法享受真正的满足,无法汲取足够的力量来面对未来。然而,满足并非靠自我安慰或暗示,按照圣经的教导,满足是一种操练——信心的操练。
圣经中的“满”,意味着承认和接受自己的局限,同时也承认一切受造之物的有限,并且相信这是上帝充满智慧和恩典的安排。这并非懦弱,而是勇气的体现,更是与生命的和解与拥抱。只有承认受造的有限和自身的局限,方能在局限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尽力探索生命的极限,充满激情地燃烧。
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更是上帝赐给人的极大祝福与享受——“满了一把,得享安静,强如满了两把,劳碌捕风”(《传》4:6)。
令人诧异的是,这个时代也有很多人,一方面觉得不满足,另一方面却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他们觉得自己一切都不错,不需要任何改进。这种自满的状态,在年轻一代身上越来越凸显,这些人是啃老巨婴,责任感缺失,超前消费,信用透支……他们活得没有丝毫朝气与激情。无怪有人说:“有些人25岁就已经死了,只不过等到75岁才埋葬而已!”
这种状态后面,隐藏着一种很普遍的心态:“人生苦短”——反正人注定一死,所以,“及时行乐”方为上策。现实既然骨感,梦想再丰满也毫无意义——自己的能力、努力和资源,跟不上自己的梦想,所以再努力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然而,正是这“虚假”与“谎言”,蒙蔽了人的眼睛,让人不知何为真正的“足”。
C. S. Lewis说:我们也许知足于作一个“普通人”,然而神的计划却完全不同。“从这个计划面前退缩,绝不是谦卑,而是懒惰和懦弱;承担这个计划,绝非自负或自大狂,而是顺服。”
可见,真正的知“足”,是如同保罗所说:“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4:13)这句话绝对不是说我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或者可以任意妄为。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未必有我们想要的一切,但神一定会给我们需要的一切,让我们能成为祂要我们成为的人,完成祂托付给我们的工作。
因此,真正的“知足”,乃是知道自己足够拥有完成任务的一切所需。诚如圣经所说:“神为爱祂的人所预备的,是眼睛未曾看见,耳朵未曾听见,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神赐恩典给人,因此人能和神交往——祂没有给我们应得的,而是给了我们不配得的。这意味着人需要充分意识到,不管我们拥有什么,若离开了神,我们就是赤贫。同时,我们还要清楚看到,自己倚靠神,便会丰丰富富,哪怕环境和自身的感觉并非如此。
同在里,同行中
这一切都需要人们操练和使用信心,而信心正是人与神打交道的方式。信心的奥秘属于神,同时却也简单到:每个愿意来到神面前的人都能经历与享受——透过凡事看到神,用神的眼光来看凡事。前者为活在神的同在里,后者为活在与神同行中,而这才是生命的真实。
只有这样,我们方能享受神所赐给人类的一切,不再试图用有限之物填补内心的渴望之虚幻。人心中的空洞,唯有神才能满足!并且,因与神同行同工,人可以开启超乎人的想像、超越人的限度的探索之旅,活出神为我们预备的精彩与丰富。
这样因信心而见的真实,不会让我们不择手段,以至于亵渎神;也不会让我们狂妄自大,以至于不承认神。
只有这样的信心,才能产生真正的“满”和“足”。而这样的满足,才能够带来真正的平安,让人欢呼雀跃,发自内心地赞美神:“我的泉源都在你里面!”(《诗》87:7)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