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才能活着更像个人?——读《尊贵的设计》小柒(2019.10.07)

小柒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栏目2019.10.07

弥尔顿曾在他的《失乐园》中,描述了人类因着犯罪离开了伊甸园的悲惨命运。他后又在《复乐园》中描写基督胜过试探,使人重回伊甸园。在柏瑞特牧师的《尊贵的设计》中,也讲述了一个相同的故事,即人在伊甸园中失落后,如何在上帝一步步的带领下,重新获得人被创造时的尊贵,而这一切的高峰指向了那一位完美的神人二性的——基督。

重获失落的形象

《尊贵的设计》是我读《圣经神学》这门神学课时,要求的必读书目之一。不过,不用担心,此书不仅不枯燥,还特别“亲民”。正如开篇的前言所提到:“理查德有一个很特别的恩赐,他可以把一些艰涩难懂的神学观念,用深入浅出和非常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不过,本书的目的还不只是在简化一些难懂的观念,它也把我们带回那使人耳目一新且历久常新的圣经真理里面。”(注1)

本书一共有10章内容,全书按著历史的进程,或者说按著圣经神学的脉络,将人类尊严的主题和上帝国度的圣经教义并行,从人是如何失落了自我,然后讲到如何重获失落的形象,正如作者在第一版序中所言:“我在这本书中处理三个基本的主题:第一,起初上帝把我们造成什么样子的人?第二,我们把自己变成什么样的人?第三,上帝要把我们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注2)

第一章和第二章,作者阐述了第一个主题:起初上帝把我们造成的样子。作者着重阐述“形象”以及人在神国度中的尊贵的职分。人的双重呼召决定了人本应该按著上帝的心意生活,并能够回应上帝,成为以神为乐的人。

第三章标题为“坠入毁灭”,是第二个主题,即我们把自己变成了什么样的人。作者通过回到伊甸园中人类的第一个犯罪现场,让我们看到人类的代表——亚当夏娃如何陷入毁灭之地,因为他们忘记了他们被造时的尊贵,因此使人世世代代活在了罪中以及罪所带来的咒诅中。

第四章到第十章,作者展开他的第三个主题:上帝把我们塑造成什么样的的人。第四章让我们看到被罪侵蚀和玷污的世界何等可怕,世界上迅速满了强暴。但也透过上帝与挪亚立约,让我们看到上帝因着慈爱存留这个世界,使有神形象的人有回归的机会。当上帝的计划在历史中展开之时,神的国度再次推进。

第五章的中心人物是亚伯拉罕,由一个人开始向一族发展,人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再次被上帝带领,学会信靠上帝,耐心等待,忠心的坚忍。第六章围绕着摩西和约书亚,我们看到上帝所赐的福气以及我们需要面对生命中的争战;第七章通过大卫以及大卫的王朝,借着大卫的诗歌,围绕形象这一主题,表明人何等的渺小和罪恶,但上帝却在人身上彰显出极大的恩慈。

在人类的历史中,上帝不断地作为。在旧约中,祂为祂的形象做了许多事情,在挪亚、亚伯拉罕、摩西和大卫的时代,我们既看到上帝的赐福,但也同时看到,人因罪的缘故,虽有这诸多的祝福,人仍无法活出上帝形象的尊贵来,所以作者很自然地引到了第九章,也是本书的高峰,那就是耶稣基督,祂自己不但活出人的尊贵,也带领信靠祂的人,重新回到上帝的尊贵中。如此,看似全书可以在此结束,但作者在第十章中继续展开,写到基督徒现有的困惑和如何过成圣的生活,如何面对生命的不完全和苦难。

作者写作的目的十分明确,他希望透过“形象”来重新审视人,审视人的被造时的尊贵,审视人如何走向堕落,以及如何在堕落的形象中,重获尊贵。

全书十章每一章都围绕着“尊贵的设计”这个主要的主题来发展,每一章各有不同的侧重。从人类的代表“亚当”开始,最后回到人类的另一个代表“基督”身上;从失落的悲惨,最后重回荣耀的盼望中。

精彩的小标题

在本书中,作者虽然围绕着“形象”这一主题,但在每一章中,又有各自侧重的小主题。

谈到“形象”,一定要回到圣经《创世记》,才能一窥它的全貌。比如第一章标题是:“寻找人在神国度中的地位”。在这章中,作者带我们回到伊甸园。他不仅仅是在文字上解释“形象”,而且让我们回到当时的文化以及处境中来看,因为圣经首先是对着第一代读者说话。当回到摩西那个时代的文化中时,我们对“形象”的内涵就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般当说到人是上帝的形象的时候,我们可能会侧重于人的“尊贵”而忽略“卑微”。在现今的时代,更加如此。这种人为偏差到了极点,就是“我们是创造主的延伸,有成为神的潜力。世俗的人文主义想尽办法把人类高擡到与上帝同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也大致相似。一些异端宗教也表达类似的看法。近几年来,西方世界因为东方宗教的渗透,使“人类的神性”这个说法越来越流行。”(注3)

而在此书中,作者谈到,“摩西在写《创世记》的时候反驳这些错误的观点,他对以色列人宣告:所有人都是泥像的后代。从最伟大的到低微的,人人都是从地上的泥土而来,与上帝相比,所有的人都是脆弱与卑微的”(注4),这让我们以平衡的视角重新认识人的形象。

又比如第二章的小标题是“认识人在国度中的职分”,作者进一步描写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情形。借着历史文法,作者提醒我们不忽略圣经作者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这思路也提醒我们如何看待旧约与现今文化的距离,以及如何看待圣经的有机默示。

比如“生养众多”作者没有将之仅仅局限于字面的理解,指要生育很多,而是告诉我们,所生育的要有着上帝的形象。也正如在《诗篇》127篇中所说:“儿女是上帝所赐的产业”,在上帝所赐的很多产业中,唯独这一产业有着上帝的形象。所以教养敬虔的儿女何等重要。还属灵的含义,应用在我们生活中,是对我们很好的提醒,除了要教导儿女认识神,还要广传福音,生育属灵的儿女。另外,关于“治理这地”,作者也提醒我们重新看待工作的真谛,工作不是咒诅而是上帝给人的呼召和严肃的责任。

在第四章中作者让我们重新认识罪的可怕。作者的提醒全面而中肯,“第一,罪不是处于冬眠的状态,它正在蜷伏前行,企图伺机制服你我;第二,我们没有什么抗拒它的能力”。(注5)作者不仅道出了罪的侵略性,而且也说明了人根本没有行善的能力,所有人都是全然败坏的。很多人会承认自己不好,有缺点,却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全然败坏的。很多基督徒称自己是罪人,但骨子里仍然不承认自己是全然的败坏,以至于总想靠着自己的行为称义。

在第九章中,作者的每一个小标题都颇有意味。“基督与亚当”、“基督与挪亚”、“基督与亚伯兰罕”、“基督与摩西”、“基督与大卫”,当把基督与每个人物与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既让我们看到基督的救赎工作的伟大,也避免了将这些历史中的人物“道德化”。同时也让我们从旧约看到基督、上帝是如何一步步完成祂自己的计划,使信靠祂的人有盼望和恩典。

三点启发

整本书给我几点启发。

第一,神学的平衡。

在本书的一开始中,作者就提到人容易走到极端,舍弃人本身认识神,忽略了人的重要性;人也有另一种极端,即成为人文主义,忽略了神。“一个以上帝为中心的神学,若不能对人类有认真的关注,就不是真正的以上帝为中心”。

这种平衡体在本书很多处可以看到。包括对人的形象之“尊贵”和“卑微”的看法;包括对罪的认识;如何看待神的恩典;神的律法和人的责任;以及基督徒的称义和成圣的生活。这些平衡使基督徒正全面看待恩典和救恩,不落入反律主义中,又不进入了律法主义的生活中。

在最后的一章中,作者既让基督徒看到了基督已经成就的救恩和得胜,基督给人带来了终极的尊贵,又让我们看到我们处在已然未然神国中的张力中,让人带着忍耐走在成圣之路上,在苦难中带着喜乐的盼望迎接基督的再来。这种平衡还包括在一些解经上,如“生养众多”作者不仅强调字面的意思,也强调属灵的含义。

第二,以基督为中心。

本书提供了以经解经的好范例。尽管作者以形象为主题穿起整本书,但在处理每一个小主题下,作者都尽量回到圣经作者的背景,在显明的经文外,来推导出作者隐藏的含义。其次,从整本书来看,作者力图“以基督为中心”,尤其在旧约中带领读者看到基督,避免道德主义式的释经。

第三,不简单的说教和讲大道理。

作者在真理的阐述后,总会有具体的“应用”。根据每一章的侧重点,作者或鼓励,或让我们反思,不论怎样,都是为要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这一切究竟和我的关系是什么,这些应用让我对恩典、对形象都有更多可操练的地方。

只有基于圣经真理的著作才是有力的,也只有定睛于基督的真理才能带来真正的乐园,也只有基于圣经,我们才能使人在现今的时代中,活的像个“人”。盼望此书给我们带来提醒、光照、更深刻的认识和盼望。

注:

1、《尊贵的设计》理查德 L.柏瑞特博士著,庄婉玲译,P6。

2、同上,P9。

3、同上,P19。

4、同上,P20。

5、同上,P83。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Discover more from OC举目网站

Subscribe now to keep reading and get access to the full archive.

Continue reading